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7141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预案:_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1制订预案的目的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原因等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当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惟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或场所,应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救援计划,组织、培训精于抢险队伍和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设施,而在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就能从容及时地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灾害后的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能够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2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生产安全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一种状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一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一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2)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快速反应,投入救援。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第 4 页 共 7 页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六要素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仗要确保打得赢,制定完备的预案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职责。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增强单位自防自救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不少单位在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时假定对象为整个单位,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且预案中的灭火、疏散程序和措施概念含糊不清、条理混乱,一旦发生火灾,预案很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必须明确六点:一、部位清楚,情况明白。假设的事故地点应该是具体的部位,这样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部位一般是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或人员伤亡多、影响大的重点部位,如配电房化工库(车间)、监控室、大型机房、人员聚集场所等。假设部位的基本情况和火灾危险性以及火灾特点、火势蔓延方向等要交待清楚。基本情况是指该部位设备、物品名称、数量、价值、使用功能、灭火设施种类等情况;火灾危险性是指假设部位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发生火灾后的危害性。二、建立组织,确定人员。预案组织网络分三级:一级为指挥员,下辖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安全防护救护组、技术抢修组等,各组组长为二级,各行动组成员为三级。各行动组成员向组长负责,各行动组服从指挥员统一指挥。指挥员一般由单位消防责任人或消防管理人担任。各行动组组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义务消防队员组成。各行动组主力人员应以假设部位工作人员为主,他们熟悉情况,便于组织演练,一旦发生火灾可迅速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不同部位的预案,各行动组人员应有不同。各行动组人员数量多少,应以假设部位危险程度、面积大小、工作人员多少、初起火灾的蔓延时间等因素考虑确定。三、程序清晰,措施得当。每一个行动组都应当有一定的程序和措施。预案中的程序是指针对火灾发展情况,先采取什么措施,后采取什么措施;措施是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预案中程序要清晰、规范,比如扑救电气火灾,应先断电后灭火。不同场所、不同物质燃烧发生火灾,需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措施要得当,否则易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电气火灾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灭火人员易被电伤电死。另外,报警和接警处置应有一定的程序。四、图文并茂,标注明确。应针对假设部位制定灭火进攻和疏散路线平面图。平面图比例应正确,设备、物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灭火设施和器材分布位置应标注准确,假设部位及周围场所的名称应与实际相符。灭火进攻的方向,灭火装备停放位置,消防水源,物资、人员疏散路线,物资放置,人员停留地点以及指挥员位置,图中应标识明确。五、注意安全,加强防范。火灾扑救中人员有中毒、触电、滑倒、跌落、炸伤等可能,火灾现场也常有倒塌等现象。预案中应将灭火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填写清楚。以加强安全防范,保障灭火人员安全。六、拍摄照片,利于参照。为便于发生火灾后进行参照,迅速进行灭火和灾后的索赔,应配有假设部位的内外部彩照数张,重要危险源需重点拍,如内部出现装修、设备增减、移位等情况,应及时重拍。照片应贴于白纸上,并附有文字说明。综上所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应有六个部分:假设部位基本情况;组织网络、人员;各行动组的程序和措施;灭火进攻和疏散路线图;灭火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假设部位内外部彩照。当然,只有通过定期的灭火演练,在演练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提高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才能增强单位自防自救的能力。第 6 页 共 7 页方案预案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