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57542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概念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这些审美特征的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及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的作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 2.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是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的,使得许多自然景观对人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的是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4.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思考讨论 色彩美在我国北方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 提示:在四季变化分明的我国北方,色彩美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变化。,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人工美 1.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古典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造园艺术家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成为大自然的缩影。 3.古建筑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这些形式美的因素决定了古建筑的审美特征。 4.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其他 除了自然美和人工美之外,许多风景区往往流传着一些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这给风景区增添了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自然美 1.概念和类型 (1)概念: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类型: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2.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1)概念: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地貌的形象美: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山水审美的历史中,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有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象美:茫茫大漠、浩淼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广袤荒原之野,也成为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重要方面。,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3.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4.动态美 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山为水动,水回山转。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5.朦胧美 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朦胧美展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创造出“仙境”的意境,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例题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的是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解析: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色彩美是指自然景观的色彩美感和色彩变化;动态美是指自然景观富有动感的美;朦胧美是指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使自然景观呈现出的一种若隐若现、烟雨迷蒙之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因而体现的是动态美。 答案:C,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拓展延伸自然景观的听觉美 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赋予游人以听觉之美。溪流山涧、瀑落深潭、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起松涛、鸟语幽林、虫鸣寂夜等特定环境,能给人以音乐般的享受。正因为如此,大凡名山名园,多设有“松涛亭”“听泉亭”“留听阁”之类景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 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右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体现的审美特征。 解析: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相比,三沙市纬度低,位于热带海域,岛礁景观独特。海域风光和珊瑚礁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既有形态展示,又有动态美感。 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审美特征:形象美、动态美。,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人工美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主要表现类型: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1)古典园林: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2)古建筑: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古建筑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美),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例题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理念是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B.风景区中流传的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与审美特征无关 C.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楼阁、桥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D.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 解析:古典园林美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使之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除了自然美和人工美之外,许多风景区往往流传着一些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这给风景区增添了许多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 答案:A,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拓展延伸我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1)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功能美和造型美。 我国古代建筑多是木构架建筑,用木立柱与木横梁组成构架,然后盖以斜坡式的屋顶。这种木构架建筑屋顶是通过椽、檩、梁,而由立柱承重的。墙壁只是分割空间,而不承受建筑重量。所谓“墙倒屋不倒”便是这种木构架建筑特征的概括。木构架建筑的特点还在于建筑空间的组合有较强的灵活性,房屋的前后左右都可相通,形成多种空间组合;还有就是门窗安排的灵活性,由于墙体不承重,门窗的多少和大小都可以自由灵活,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审美要求。在一些宫殿、寺庙和大型建筑中,多采用斗拱作为屋顶和屋身的过渡,以把伸出屋檐的重量集中于立柱上。这种梁架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屋顶的曲线,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造型美。,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2)群体组合布局美。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以组合式的建筑群体为特征,也就是常常以多座房屋组成庭院,又以多个庭院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所以中国古代建筑的序列,由一连串的庭院沿纵深方向排列,构成具有深度空间的建筑群。这种组群布局一般都采用中轴对称的方法,即重要的建筑都分布在中间的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分布在两边和后面。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在宫殿建筑中尤其强调这一点,以表现帝王的权力和封建的伦理秩序。这种布局还有着强烈的节奏性,以北京皇城的建筑序列为例,自南向北顺次看去,中轴线宛如展开一幅长长的画卷:以前门为序幕,天安门、午门为正场,以三大殿为高潮,随后大小宫殿依次登场,以景山、钟鼓楼收尾,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气势磅礴。,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3)建筑形象美。 中国古代建筑还用多种艺术进行加工装饰,与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工艺美术、园艺等相互结合,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形象。我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色彩的装饰,一般来说,红、黄、绿是主色调,宫殿和庙宇常有绿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用白色的台基。彩绘和雕刻也常用在建筑上,所谓“雕梁画栋”正是这一特色的写照。中国古代建筑还常用匾额、楹联等进行装饰,有的还点明建筑形象的主题和景观的奥妙之处。另外,建筑组群中还往往用石狮、牌楼和照壁点缀其中,制造某种意境和气氛,使得建筑产生引人入胜的妙趣。,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迁移应用 下列属于旅游景观中体现人工美的是( ) A.华山之险 B.故宫之规模 C.名人之轶事 D.民间之传说 解析:华山之险属于自然美;名人之轶事和民间之传说既不属于自然美也不属于人工美。故宫的庞大建筑规模属于人工美。 答案:B,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架构,华山之险、峨眉之秀图的判读 【判读方法】 1.根据景观和名称确定景观类型。图示景观为自然景观。 2.根据景观类型确定其审美特征、价值特点。图示景观主要体现自然美、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 3.联系地貌成因,分析形成因素。如庐山是断块山。,【分析问题】 (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形象美。 (2)峨眉之秀可反映出哪些自然美? 答案: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