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鲁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56977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的概况 (1)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3)地表特征: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对当地的主要危害。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2)对下游的主要危害。 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思考讨论黄土分布区和黄土高原的范围相同吗? 提示:不同。黄土分布区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大得多,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只是黄土在我国分布最为集中、典型的区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2)破坏植被。 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思考讨论在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时,为什么要注意结合当地人口问题? 提示: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地关系紧张,会导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建设活动加剧对植被及地表土壤的破坏,进而加重水土流失。,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合理利用土地 (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 农林牧综合发展。 (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压缩耕作用地,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 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2.原则 (1)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2)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3)治理与开发相结合。,3.具体措施,思考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中,其根本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生物措施。森林和草地具有蓄水保土、护坡、固沟、保塬等功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探究一,探究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主题活动 材料一 “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山坡挂满坡耕地,下籽十升打一斗。”这是对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景观的描述。 材料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0.9%,黄土高原地区几乎到处都存在水土流失。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能很弱,沟道崩塌、滑坡等混合侵蚀异常活跃。过度放牧、陡坡开荒、工程建设中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也加速了水土流失。,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三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是窑洞,这与黄土质地有何关系?这种土质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 提示:黄土直立性较强,适宜建窑洞,但是黄土极易受到流水侵蚀,导致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的降水特点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 提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是什么?该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提示:轮荒耕作制度。 对环境的影响:林草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探究一,探究二,(4)黄土高原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提示:黄土高原位置特殊,地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和土质疏松。此外,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因而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5)黄土高原的现代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为原因。,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有关。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为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人类活动改变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从而影响水土流失的程度,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本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平方千米,其中北部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其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如延安地区为47人/平方千米,榆林地区为64人/平方千米,有的县甚至超过100人/平方千米。人口严重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二 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2007年相关统计资料。,(1)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分析材料二可知,该地在30年间,耕地面积、气温年较差、水土流失范围、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数量,都在增加。耕地面积扩大,而森林、草原面积减小,主要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们毁林开荒,乱伐滥垦;植被破坏导致当地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大。第(2)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 2.思路展示:(1)首先,明确该题以黄土高原为背景,考查与水土流失相关的地理知识。(2)其次,根据材料,可以直接读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3)最后,根据以上结论,结合材料一,分析该地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人为原因。,探究一,探究二,答案:(1)耕地面积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减小。因为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们毁林开荒,乱伐滥垦。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2)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轮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等。,探究一,探究二,延伸思考为什么说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示: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黄土高原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地表被切割成千沟万壑,加重了风蚀、水蚀、重力侵蚀的相互交融,增加了洪水及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植被破坏、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探究一,探究二,小流域综合治理 主题活动 材料一 小流域指坳沟和河沟等的沟道流域,这种沟道遍布黄土高原地区。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材料二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石项目区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的立体防护模式,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目前,生态农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探究一,探究二,材料三 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 (1)小流域在黄土高原是怎样分布的? 提示:分布较广,遍布黄土高原地区。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3)小流域治理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林草覆盖率提高,人均粮食产量提高,人均纯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4)小流域治理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对小流域进行自然条件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小流域自身的特点,综合治理需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在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等谚语。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1)关于小流域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流域相当于一条河流的完整流域 B.小流域治理中主要采取生物措施 C.小流域治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D.农业技术和社会经济水平对小流域治理的影响不大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3)关于a、b、c、d四处利用和治理的措施,分别是什么?,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小流域不是一条河流的完整流域,可以是支流或支流的支流;小流域治理以工程措施为主;农业技术和社会经济水平对小流域治理的影响大。第(2)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第(3)题,农业生产要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c、d分别位于塬面、缓坡、陡坡、沟口,治理时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 答案:(1)C (2)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3)a处为常用耕地;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c处是陡坡,应植树种草、保持水土;d处宜打坝建库。,探究一,探究二,延伸思考为什么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应以“脱贫”为重心? 提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是人类活动,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经济发展压力增大,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水土流失的治理应以“脱贫”为重心。,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完成第12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2.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形崎岖,溶洞广布 C.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解析:第1题,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形态,呈孤立的黄土丘状,顶部浑圆,坡面向四周倾斜,状如馒头。第2题,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答案:1.B 2.C,3.“轮荒”耕作制度引起的后果是(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水土流失得到抑制 C.原生林草资源被破坏,无法恢复 D.林草生长更为茂密 解析:“轮荒”是指当开垦的土地水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弃荒,另择较好的荒地开垦。如此方式长期进行下去,必然导致荒地面积的扩大,地面植被不断破坏。所以,“轮荒”是一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它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等养分大量流失,因此,肥力很难恢复。 答案:C,读下图,完成第45题。 4.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A.种草护坡 B.打坝建库 C.平整土地 D.修筑梯田 5.“平整土地”可以减少( )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下渗 D.蒸发 解析:第4题,根据四处的位置可知,处较平坦,可以平整土地;处是陡坡,应种草护坡;处为沟谷,应打坝建库;处坡较缓,可修筑梯田。第5题,平整土地可减小坡度,从而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4.D 5.A,6.读我国某区域图(图A)及该地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模式图(图B),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示区域所属的地形区名称及其主要地形特征。 (2)简述该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作用。 (3)图示乙地附近有我国一大型水利枢纽。对当初水库大坝选址方案的确认,你认为需搜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可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沟谷发育。第(2)题,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模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第(3)题,考查影响水库大坝建设的因素。 答案:(1)黄土高原。沟谷发育(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2)拦沙蓄水,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 (3)气象、气候资料;地质、地貌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与否、聚落分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