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 古诗核心知识突破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85558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 古诗核心知识突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 古诗核心知识突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 古诗核心知识突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古诗核心知识突破,一、古诗常见抒情方式,突破古诗常见抒情方式,【注】 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二、提升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杂诗六首(其一) 刘 挚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 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 【注】 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含冤而死。,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答案 运用衬托手法。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檐角,以哀景衬哀情,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氛围。通过描写江上的枫叶已一片火红,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的悲凉之感。,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这两首诗都写出了“清明日暮”的景色,其共同的景色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两首诗,都抓住“清明日暮”的景色优美宜人、明丽清新这一特征进行歌咏。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一、古诗常用艺术技巧,突破古诗常用艺术技巧,【注】 描写是古诗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除这里介绍的“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外,描写还有“观察角度多变”“声形色描写”及“多种感官描写”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是抒情方式,也是艺术手法,两者重合,参见前面“古诗常见抒情方式”。,二、提升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病起春尽,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 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拟人。花在春风中欢笑,燕子在东风中欢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了“楚宫吴苑”的无边春色。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的欢笑和燕子的歌舞来反衬作者的伤心,虽然春光无限,但国家覆亡,诗人无心赏景,倍增伤感。对比。花的笑、燕子的舞与作者的伤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在金日作三首(其一),宇文虚中 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 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 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 莫邪利剑今安在,不斩奸邪恨最深。 【注】 金国陷汴京,掳徽、钦二帝。宇文虚中因出使金国而被软禁,后因谋划南归而被杀。摧颓:蹉跎失时。抱朴:恪守质朴。胁肩:谄媚讨好的样子。,诗歌的第二、三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第二联,用典,“南冠楚囚”“北雁”“上林”运用了晋侯、苏武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愁苦和思乡之情。 第三联,对比,自己“抱朴”(恪守质朴)与奸佞的“胁肩”(谄媚)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一、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突破古诗鉴赏答题常用术语,二、提升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答案 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飐(zhn):吹动。薜荔:木莲,一种蔓生的木本植物。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本诗颔、颈两联写景角度有变化,请赏析。 答案 由近及远,动静结合。颔联描写风雨袭击鲜花香草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