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53913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前练习: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后回答1-2题。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A B C D 2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 A B C D,(A),(A),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A 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B 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 C 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 4 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人口迁移量 5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 主要任务是 A 遏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人口的迁移”结合图1.8和图1.9,能够描述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及特点。 通过阅读 P10,结合案例2,总结概括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国际人口迁移的概念,归纳总结19世纪以前,二战后两个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方向及意义。 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归纳总结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迁移原因、特点是什么?,空间移动,时间较长,居所改变,探究一:,以下事例是不是人口迁移? 你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是什么?,同学们周末到利群购物、节假日去青岛游玩 王艳随全家从平度搬到黄岛区并转入黄岛一中就读 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外省市来我校支教的老师,一、人口的迁移,1、世界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合作探究,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向未开发国家,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 非洲-美洲、亚洲; 中国、日本、印度人-东南亚和美洲,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形式多样化,北美、欧洲、大洋洲变为迁入地区; 亚洲和拉丁美洲为迁出地区,2. 国内人口迁移 (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 、频繁的战争、 的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 体制和严格的 制度下, 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 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 ,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经济,自然灾害,计划经济,户籍管理,有计划、,有组织,改革开,放政策,增大,吴老师,现在也是山东胶南人。能在山东胶南教书很不容易。话说这个吴姓氏起源于姬姓吴国,即今陕西北部。很久之前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春秋时期,不幸吴国被越国灭亡,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吴亡国后,吴老师的祖先流亡到江西,安徽一带。南朝时发展至湖北,秦汉时期迁居山东。转眼到了和平年代,吴老师的爸爸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上山下乡到了黑龙江,后通过请愿返回山东。80年代吴老师出生,先到烟台读书,2004年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战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经济,探究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东北五大湖地区环境恶化,于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量脱离工作岗位的老年人开始迁往美国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相对于美国中高纬地区,北纬35以南地区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特别是南部沿海各州气候环境更为适宜。,小王马上要从青岛正式调往爱人工作所在地济南了,引起这一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婚姻),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明清时期很多山东人去那开荒定居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增加到1800多万,到1933年人口已达2910万。 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纯收入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经济增长迅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又出现了“雁南飞” 现象,问题,、吸引山东人“闯关东” 的原因是什么?,学以致用,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思考:,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中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2010年2月26日环球网讯 在国际移民大潮中,中国海外移民呈扩大趋势,目前的移民人数已达3500万人,被认为是国际上的最大移民群体,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经济相对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相对落后;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易造成人才和劳动力流失、资金外流,探究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带来就业、交通、居住等问题,迁出地,迁入地,小结,一、人口的迁移,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概念,分类,2.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特点,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2019/11/8,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内迁移( ) 哪些是国际迁移( )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2.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人口迁移,其空间移动距离需在1000千米以上,AB,CD,巩固练习,B,C,4、二战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因老龄化吸收移民 B.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C.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 D.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5、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东南部劳动力充足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 B C D 6、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重大政治改革 C经济发展变化 D矿产资源的开发,B,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