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课 汉代儒学,董仲舒,汉武帝,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一、“焚书坑儒”,背景,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具体步骤:焚书、坑儒,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影响,(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焚书“遗迹,秦始皇,李斯,坑儒谷,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 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者)、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课堂探究1 为什么儒学在秦朝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课堂探究2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二、罢黜百家 1、背景: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2、表现: (1)尊儒: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起用“贤良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2)倡儒: 兴办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结果: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2)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3、影响: 积极方面: (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达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2)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于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 消极方面: 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消极影响。,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比较,秦刚刚统一;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西汉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排斥、打击,尊崇,简单粗暴,倡导、劝勉、教化,儒学发展进入低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思想控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三、太学的出现,1、创立: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太学;,2、命各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材料二:据后汉书,汉明帝曾亲自去太学,就儒学经典的内容和诸博士相互讨论,前来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儒学地位的提高,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太学规模十分有限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50名博士弟子,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有30000多人。,请思考太学的建立对儒学的影响?,3、太学的影响:,(2)对社会风气: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3)对统治基础:使大官僚和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阅读课本总结太学生参政意识的表现,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确立: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 (2)特点: A、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B、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3)历史影响:,积极:,消极:,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B、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A、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B、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补充: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 察举制: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两汉实行。,科举制: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1905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官制度。,被漠视,沉重打击,春秋战国,秦,汉,成为正统,1概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2、总结儒学兴起的主要表现:,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地位上升。,汉武帝时期,太学的设立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科举制度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制,更不能依靠暴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