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课 宋明理学,请饱览书院的风彩神韵,惊叹书院今朝风彩依然,。感慨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3、儒学体系的更新,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 能治国的学说理学。,三教合一,(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2)主要思想观点,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3)主要理论著作:,朱熹四书章句集注,4)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2、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张,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B、王守仁: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拓展训练 一、单项选择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C,二、材料辨析题 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 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 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回答:,二、材料辨析题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参考思路:、 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