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40509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目标】: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秦 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郡县制,郡国并行,加强,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加强;但三冗;积贫积弱,行省制,宣慰司, 宣政院辖地,加强,重大变革,省制开端,形成,巩固,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完善,加强,推恩令,加强,削弱,新发展,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三省六部制,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三,相权反弹,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建立专制主义制度 丞相权力很大,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国家公务员考试,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品行,门第,才学,举荐,评定授官,考试,标准: 选官权: 选择方式:,A、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B、发展规律:,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从地方收归中央,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君权不断加强,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本课小结:,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Good bye! Good luck!,1、以(2006年天津题)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2、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 加强了中央集权 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 A. B. C. D、 ,A,C,3.宋初和明初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的地方在于 A.废除了丞相 B.改变、分散了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4. 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筹集用于议和的“岁币”,B,B,5.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6.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的职能在汉武帝时演变成为( ) A.决策机构 B.监察机构 C.执行机构 D.军事机构,C,C,7、(2006天津卷)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C,8、(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 1)西周实行分封制 2)西汉设置刺史 3)唐朝实行三省制 4)宋朝设置参知政事,(3) (4) B. (1) (4) C. (2) (3) D.(1) (2),A,9、 (2007年高考. 天津)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C,1、汉朝:,郡国并行制度,探究一: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为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异同:,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度,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影响:,出现王国问题,分裂割据,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特点:,“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诸卿) “有所损益”:郡国并行制-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汉景帝,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 割据,中央集权削弱,唐玄宗 广设藩镇,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2、唐朝:,探究二:阅读教材P12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材料1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有何特点?,地方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 你得出了什么认识?,探究三:,()措施: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 特点:从军权入手,()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武将权力过大容易危机皇权,()利: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因此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3、北宋:,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时代,元朝,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1、调整原因:,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2、过程,汉武帝,尚书令 侍中,中朝,决策,三公 九卿,外朝,执行,光武帝,尚书台,中枢,3、结 果:,相权一分为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 执行,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两汉:,中外朝与尚书台,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吏 户 礼 兵 刑 工,三省六部制,对当时:A、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B、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中书门下,皇 帝,(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3、北宋:,1、汉朝实行察举制度 目的: 概况:创立?依据? 影响:,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依据: 影响:,3、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 背景: 概况: 依据:,搜罗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汉武帝;品德和才能,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汉的强盛,门第,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世家大族衰落,隋文帝隋炀帝唐宋元(详见教材P15),考试成绩,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