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它是第20窟的主佛,为释迦坐像, 高13.7米,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云冈石窟十五窟北壁雕像,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洛阳龙门石窟,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北方,南方,魏 蜀 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朝,南朝,东汉 公元25,隋朝 公元58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线索、时代特征及民族融会,一、历史线索,二、时代特征,(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2)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3)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4)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1、概念: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2、特点: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三、民族融合,3、内容: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前提条件:,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但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2、历史趋势:,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内迁的少数民族改变了原来以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转向以农业、定居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北魏初期还设立太学重用士人,这些经济、政治政策既得到了汉族地主支持,也使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 有政治远见的孝文帝利用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趋势,适时地进行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前提条件: 2、历史趋势: 3、社会因素: 4、个人作用:,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 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起义不断发生;,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了社会矛盾。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出发点。,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孝文帝具有良好教育、远大的政治抱负。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改革。,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总之,面对动荡局势,冯太后和孝文帝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适应民族融合、缓和矛盾、促进北魏发展,(基础),(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可能性),(必要性),(直接目的),(根本目的),二、目的,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直接); 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巩固北魏政权(根本)。,时间:471490499年,三、主要内容:,孝文帝于485年颁布了均田令,494年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三、主要内容: 1、经济:推行均田制缓和矛盾、巩固统治,背景: 北魏历史上曾实行计口授田,“劝科农桑”,这是均田制雏形。 由于战乱,北魏政府掌握大量无主土地。(前提) 时间:485年 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国)有制。(桑田:农民土地所有制) 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和官吏,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农民:领露田(即无主荒地:死后归还,不得买卖)和桑田(即已耕种土地:可继承和买卖)。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徭役兵税。 官吏和地主: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保障统治阶级利益)。 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内迁民族的封建化。,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主要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种露田40亩,妇人20亩。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所谓“均田”,不能理解为“平均土地”,只是将掌握在国家手中的那部分公田,进行有限度的授田、还田。受田农民对土地只有经营使用权,不准随意买卖;农民在获得使用土地权益的同时,要承担义务,从而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地主来说,他们的土地占有不受任何影响。对农民来说,由于有了小块土地耕种,徭役赋税相对较轻,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因此均田制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官田),土地私有制,三、主要内容: 1、经济:推行均田制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2、政治:整顿吏治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原因:北魏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阶级矛盾。 措施: 官吏任期不再固定六年,改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处死。 实行俸禄制,按官吏品第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 影响: 对贪赃枉法严惩不怠,相对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恢复发展北方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三、主要内容: 1、经济:推行均田制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2、政治:整顿吏治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3、迁都洛阳以利于汉化、封建化 ,促进民族融合,原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平城改革遭抵制;而洛阳是中原政经中心,改革阻力小。 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且常有水旱疾疫之灾;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 地理上:平城偏居塞上,控制中原地区困难。 目的:更充分地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改革鲜卑落后的文化习俗,摆脱旧势力的阻碍。 措施:493年孝文帝以讨伐南朝为名率军南下,宣布定都洛阳。 既对阴谋叛乱者予以镇压,又在不影响改革的前提下,允许大臣“冬则居南,夏则居北”。后又规定迁入洛阳的鲜卑人葬在洛阳。 影响:定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革除旧俗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利于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行;促进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发展;推动洛阳的繁盛。,措施: 仿汉制: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修官制礼仪; 穿汉服: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说汉话:30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 用汉姓:把拓拔氏改姓元,抹去皇室鲜卑族标志;鲜卑族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 通汉婚:提倡皇族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地主联系; 重汉臣:汉族官员由原来1/4上升到1/3,后来出现胡汉官员各半局面。 影响:巩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三、主要内容: 1、经济:推行均田制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2、政治:整顿吏治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3、迁都洛阳以利于汉化、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 4、实行汉制、革除旧俗以利于汉化、封建化 ,促进民族融合,四.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影响深远的汉化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五、历史作用,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1、缓和了社会矛盾,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六、成功的原因:,1、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2、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3、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七、认识:,1、先进(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请阅读下列两幅图片:,请回答:左边的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一历史现象有 何影响?,答:,(1)反映了鲜卑族服饰、生活方式逐渐汉化;,(2)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08江苏单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1)按人口分配土地,(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