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局长在城建座谈会发言.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1979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局长在城建座谈会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副局长在城建座谈会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副局长在城建座谈会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讲:_副局长在城建座谈会发言姓名:_单位: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副局长在城建座谈会发言城市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一座好的城市,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不断提高我市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其服务效能是继续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城管工作者的职责和不懈的追求。下面我就我市城市管理现状、问题、打算与建议四个方面作简单发言。一、我市城市管理现状(一)、城市管理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财政供应情况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于XX年12月,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正县级事业单位,机关设办公室、监察室、计划财务科、市容市貌管理科、公共事业管理科共5个科室。下设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市政工程管理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园林绿化管理局和自来水公司、燃气办公室、建设综合发展公司共7个单位,其中,城管监察支队、市政工程管理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园林绿化管理局均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燃气办与建设综合发展公司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而自来水公司是自收自支企业。全局在编999人,其中在职646人,离退休353人。全年财政拨款312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602万元,办公经费554万元,城市设施维护费967万元。目前,除信州区与经济开发区外,我市各县(市)于XXXX年相继设立城管局,人员编制配置都基本到位,财政供应方面各有所不同,但各县(市)城管局机关都已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些都为开展正常的城市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我市城市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我市的城市管理主要是对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管监察执法以及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的管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市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五城同创”、“绿色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发挥了很大作用。市城管局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管理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开拓创新,逐步完善领导机制、考核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局面,城市管理开始迈入规范化、制度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轨道。自市城管局成立以来,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对赣东北大道、中山路、带湖路、五三大道等主干道实施了“五位一体”改造,城区主次干道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善,绿化、洁化、亮化、序化“四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至XX年底,中心城区人均绿化公共面积达8.9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82,绿地率34.94;环卫设施齐全,道路整洁美观,做到17小时保洁,垃圾落地不超过10分钟,城区沿街店面的垃圾容器化、袋装化率达98%,垃圾处理率达1%;市政公用设施得到很大改善,道路完好率达95%,下水道通畅率达98%,路灯量化率达98%;供水供气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用水普及率达99.94%,用气普及率为91.07%;仅07年110月份,我局组织人员强制拆除违法建筑198次,面积达690,清理城市“牛皮癣”360余处,清理各类占道经营、流动摊点210余次,大大改善了我中心城区的市容市貌。二、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市城市管理较有效地实施了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管理,为城市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也日益凸显。一是市城管局执法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根据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市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市城市管理局为市建设局管理的正县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城管局执法权要受建设局委托,故城管局执法资格也无法办理。这种职能配置不仅与实际工作不相符,而且也影响城市执法效率。二是中心城市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信州区与经济开发区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城管机构,区级部门在中心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盲区,比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等。同时,在中心城区的管理中,市、区、县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统一、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三是街道(乡镇)、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我市街道(乡镇)普遍存在环境卫生、违章建筑管理困难的问题。街道、社区还没有把城市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还没有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里弄小巷的公用设施管护上过多依赖于市里,比如下水道的清掏等,出现问题就是找我们。四是财政供应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随着我市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市政公用设施管护、环境卫生保洁、市容市貌整治等城市管理任务日益加重,但又缺乏相应的财政供应增长机制,导致出现管理经费紧张。另一方面,我市大部分县(市)城管局下设机构(主要是市政所、园林所、环卫所、城管大队)是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的单位,从反映的情况来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经费紧张问题。五是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该承认,随着我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市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对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关注与参与的热情不断提高。但总的说来,由于“主人翁”理念的缺乏,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仍然较低,“与我无关”的思想还广泛存在,大多数人只意识到自身是城市管理的对象,却没有认识到自身也是城市管理主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乏责任感,从而加重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六是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脏、乱、差的环境卫生死角在一些县市还存在,占道经营、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还经常出现,违章建筑时有反弹。三、工作打算(一)、继续把环境建设放在城市管理首位,确实经营好城市以服务城镇化发展大局。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是我局当前的一项突出任务。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园林绿化优美、街景风格各异、市容市貌良好、城市卫生清洁。重点突出这些内容,我们将继续着力实施好“四化工程”。一是绿化工程。继续加大公园广场、街头绿地、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力度。尽力做好中心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性工作,争取在XX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同时,着力提高各县城镇绿化水平,今年力争三至四个县城成功申报省级园林城市。二是洁化工程。首先,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加快垃圾处理厂建设步伐,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切实保护好水资源和应用水资源。同时,狠抓管理,把整洁卫生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做好门前卫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实行废旧塑料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第三,重点整治,清理整顿户外广告牌匾,规范广告设置,加大对乱贴、乱书写的整治力度,打造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三是亮化工程。以路灯、沿街建筑及店面亮化为主体,以户外广告为村托,以车站、广场、桥梁亮化为点缀,形成一街一景、一楼一式、风格各异、交互辉映的亮化格局。四是序化工程。清理占用城市道路的乱设摊点、乱堆杂物等现象。取缔马路市场,还路于民、还路于车。对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实施严管重罚,确保车辆停放整齐有序。(二)、继续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素质,努力形成“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格局。苏荣书记指出:“提高市民素质,既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义,也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根本之策。”为此,作为城市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努力培育市民“主人翁”精神,营造“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加强宣传,加强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并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来,如搭建“我为城管献言献策”的平台和开展“城管知识竞赛”活动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不断促进广大市民热爱自己的城市,关心自己的城市,增强对自己城市的责任感、认同感与归宿感,大力提高城市的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三)、继续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文明执法、和谐执法。为更好地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服务市民,提高市民满意度,应极力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效率高、作风硬的执法队伍。定期加强对城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健全完善执法工作制度建设,严格执法程序,纠正以罚代管的行为,以为民服务、便民服务来推动执法,把执法和服务融为一体,树立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的执法理念,把人性化理念贯彻城市管理始终。在城市管理中,既要城市的“面子”,又要兼顾百姓的“肚子”。一方面,对违章建筑、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等现象,我们要继续强化执法力度。另一方面,极力打造解决群众问题、服务市民的技术平台,对失业人员、外来民工等弱势群体出现无照设摊的违规行为,我们要尽力做到教育与引导,讲清“法理”、讲明“道理”、要讲“情理”,进一步规范其经营行为,坚决杜绝“一跺脚、二瞪眼、三踢摊子、四罚款”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并根据实际申请开辟专门市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四)、继续加快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与信息化。一是继续推动我市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现有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我们应继续推动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今年我市力争出台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规划管理办法、市城市绿地认养办法、市城市应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市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意见、市中心城区袋装生活垃圾暂行管理办法、市中心城区卫生设施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拾遗补缺,尤其是各县、市城管局要紧跟形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主动为县委、县政府起草有关城市管理的各项规范性文件,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完善城市管理效能评价体系,健全城市管理考核机制。为了切实促进城市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将广开渠道,广泛接受市民、社会媒体对城管工作的监督,积极建立城市管理效能评价体系,制定出评价标准。同时,不断健全城市管理考核机制,继续完善市局对下属单位、各县(市)城管系统的考核与督查。三是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步伐。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效能,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我们将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建立数字化城市化管理体系,将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公共厕所、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统一编号,纳入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切实提高城管工作效能。四、建议对策为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城镇化的加速进程,针对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此,我提几点建议。(一)、进一步明确市城管局执法主体地位。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执法效率,应赋予城市管理执法主体地位,建议市政府给市城管局重新下发“三定方案”,认定市城管局为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明确市城管局执法主体地位,认定执法资格。(二)、进一步健全中心城市管理机制。一是为了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变市、区、县条块分割状态,建议在信州区与经济开发区成立城市管理分局,接受市城管局与区政府或管委会的双重领导,重点管理街道、社区、里弄小巷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与违章建筑等,明确职责,市区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二是为更好协调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应整合各种资源。首先,建议市城管局与区、县领导干部实行交叉任职。其次,加强城管执法部门与公安的合作,建立城管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建议市城管监察支队领导在市公安局兼职。(三)、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落实城管工作与服务市民,应将管理重心下移,把管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将社区纳入城市监管、服务范围,建议市城管监察支队下属各个大队的领导与对应的街道办领导实行交叉任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落实街道(乡镇)的责任机制,强化其对环境卫生、违章建筑等监管力度,建议把环境卫生、违章建筑等纳入街道办(乡镇)领导干部考核内容范围。(四)、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财政保障机制。为了适应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实现我市资源的最优利用、整体功能最优化,充分发挥城市集中集聚效应,更加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做到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建议各县(市)政府继续加大对城市管理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确保城市管理经费充足,敢于肯花钱买管理、买服务。第 9 页 共 10 页演讲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