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16547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元素周期律2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8的周期性变化(H、He除外),2、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小经过稀有气体后,又重复出现 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3、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 +1+7 (O、F除外);最低负价呈现 -4 -1 0 的周期性变化。,二、元素周期律,教材P14-P15表格,注意: 金属元素无负价。 O、F化合价的特殊性。,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 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 8 (H为2),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3.两元素X、Y均为18号以前的元素, 它们可以形成化学式为X2Y和X2Y2 两种化合物,已知X原子半径大于 Y,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 ) A. 9 B. 18 C. 19 D. 39,1.有18号以前的X、Y两种元素,已知ZX2+ 比Y2-少8个电子,则Y的原子序数为( ) A. Z + 2 B. Z + 4 C. Z + 6 D. Z + 8,C,B,2.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XY2型化合物的是( ) A. 6 和 8 B. 12 和 17 C. 16 和 8 D. 13和16,D,微粒半径比较的一般规律:,1、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讨论:比较 r H 、 r H+ 、r H-,r H+ r H r H-,2、不同种元素的微粒:,(1)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 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减小。,例如:rNa rMgrA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例如:rLi rNa rK rRb rCs,(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减小。,例如:,微粒半径主要是由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1、X元素阳离子与Y元素阴离子具有相 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比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 B.X原子序数比Y原子序数小 C.X离子半径比Y离子半径大 D.X原子半径比Y原子半径大,D,3、 X元素的阴离子,Y元素的阴离子和Z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大,则X、Y、Z的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分别用r1、r2、r3表示)( ) A. r1 r2r3 B. r2 r1 r3 C. r3r1 r2 D. r3r2 r1,B,B,(二)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 弱 只与原子失(得)电子的 难易有关,与失(得)电子的多少无关。,(1)直接 判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注意:,(2)间接判据,a、元素的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的难易。 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b、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1、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标准,a、元素的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和气态 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容易,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b、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 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2、1117号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情况,Na Mg Al Si P S Cl,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电子层数: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逐渐增加,逐渐减小,逐渐增多,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金属性: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1) 元素的金属性递变规律,与冷水剧烈反应,与水反应很困难,反应很剧烈,反应剧烈,反应不太剧烈,NaOH,Mg(OH)2,Al(OH)3,沉淀不溶,沉淀溶解,碱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与冷水微弱反应, 滴入酚酞,溶液 为浅红色,加热 后产生大量气泡, 溶液红色加深,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2)元素的非金属性递变规律,SiH4,PH3,H2S,HCl,H4SiO4,H3PO4,H2SO4,HClO4,反应越容易,稳定性逐渐增强,很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酸,酸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综上所述可知:,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得出:,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Ar,稀有气体元素,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 周期性的变化。,(三)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与实质,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有1117号中三种元素X、Y、Z,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有关 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 最高正化合价XYZ,2、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R,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则关于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B. 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C. R的气态氢化物在常温下都能稳定地在空气中存在 D. R的非金属性一定比磷的非金属性强,B,A,3、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某金属反应时,非金属甲得电子数目比非金属乙多,则 甲比乙非金属强 B非金属单质甲能与非金属乙的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 甲比乙非金属性强 C金属丙比金属丁最外层电子数少,说明丙比丁金属性强 D1 mol金属丙与酸反应比1 mol金属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少,说明 丙比丁金属性弱,B,B,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