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1570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地球的运动(加试),知识点1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读下图,回答问题。,(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A、B、C、D四点的角速度变化规律是_。 (3)A、B、C、D四点的线速度变化规律是_。,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A点是北极点;二、除南北两极点外,地表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即每小时转15,南北极点的自转角速度为零;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 答案 (1)北半球 (2)A点为零,B、C、D三点相同 (3)DCBA,知识点2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图表示的半球为_。 (2)图中晨线为_,昏线为_。 (3)晨昏线MPN移动的方向是_。 (4)若图中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则图示日期为_前后。,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结合昼夜状况和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线和昏线。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P点,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据此判断日期。 答案 (1)南半球 (2)弧PM 弧PN (3)自东向西(在图中呈逆时针方向) (4)12月22日,知识点3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解析 赤道上无偏向力,物体无偏转现象。 答案 C,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三个方面:地球上能划分日期的经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注意中心点为北极,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过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据此判断NB为180经线,NA则为新的一天的起点3月22日0时。根据NA与NB两条经线之间的夹角120和地球自转方向,推算出NA为60E,进而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2日4时。 答案 (1)60E 180 (2)22 4,知识点5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黄赤交角及图示 5.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日期是_前后,速度_(快或慢),这时地球的位置接近_(近日点或远日点)。 (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太阳直射在_纬线上。 (3)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AB、BC、CD、DA四段中的_段,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_纬线移动。,解析 据地球公转方向知,该图为北极上空的所示二分二至日图,在图中先画出赤道,A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故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由此可推出B为春分日,C为夏至日,D为秋分日。其他问题由此较易回答。 答案 (1)12月22日 快 近日点 (2)赤道(0) (3)BC 北回归线,知识点6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6.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_。,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天顶以南的天空中,说明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 答案 ,知识点7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7.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A、C、D三地的地理纬度: A_;C_; D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全年昼夜_。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地全年昼夜平分,应位于赤道上,B地冬至日白昼最长,应位于南半球,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应位于66.5S上,D地从春分到秋分极昼、从秋分到春分极夜,应位于北极点上。由此可判断出A、C、D三地的地理纬度。第(2)题,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第(3)题,结合图不难发现,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答案 (1)0 66.5S 90N (2)A 平分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知识点8 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 8.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2)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解析 从图中冬、夏季分布长短可知,自上而下依次是广州、北京、哈尔滨和武汉。高纬度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 答案 (1)D (2)C,易错点1 近、远日点和北半球冬、夏至日的区分,(1)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2)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对图中四个位置节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秋分 B.B为冬至 C.C为秋分 D.D为夏至,2.当地球大约公转到_位置时,离太阳最近(即近日点附近)( ),A.A与B之间,靠近B B.B与C之间,靠近B C.C与D之间,靠近D D.D与A之间,靠近D 解析 第1题,注意从图中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B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D为冬至日;C为秋分日;A为春分日。第2题,近日点为1月初,位于冬至与春分之间,靠近冬至日。 答案 1.C 2.D,3.下图中、四点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在处标示出自转方向。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当地球运行至_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到_点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3)、四地中,昼夜平分的是_处,绍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处。 (4)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角速度最慢的是_。,解析 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递时针方向旋转。第(2)题,根据太阳位置和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四点分别表示北半球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第(3)题,春、秋分日昼夜平分;绍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第(4)题,地球公转到位置,近日点附近,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地球公转到位置,远日点附近,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慢。 答案 (1)在地轴上端标出逆时针即可。 (2) (3) (4) ,易错点2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2)区时的计算,1.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 ),A.24日2时52分 B.24日2时08分 C.23日3时08分 D.22日2时52分 解析 当太阳直射在103W时,当地的地方时为23日12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120E地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24日2时52分。 答案 A,读经纬线(全球范围)示意图,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别为8日和7日,据此完成23题。,2.甲地时间为( )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3.北京时间可能为( ) A.1月7日4时 B.1月8日11时 C.7月7日11时 D.7月8日4时,解析 根据日期变更规律得知,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因为阴影部分表示8日,非阴影部分为7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确定甲左侧经线为180经线,右侧是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第2题,根据经线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甲所在经线与0时(24时)经线之间相差45,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即可求得甲地的时间为21时。第3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月8日11时。 答案 2.C 3.B,易错点3 光照图上的时间点判断 光照图中,应注意七个时间点:,下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12题。,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60E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2.此刻,北京时间为( ),A.23日15时20分 B.23日15时40分 C.21日15时40分 D.22日15时20分 解析 第1题,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半球,则昏线所在的经线为160E经线。第2题,此时太阳直射70E,70E为12时,则120E为15时20分。 答案 1.B 2.D,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此时的时刻是_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月_日前后的光照图。 (3)此时以_和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解析 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即地方时12时经线)为45W,由此可计算出A点时刻。此时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故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图中日界线除180经线外还有0时所在经线135E经线。 答案 (1)3 (2)12 22 (3)135E 180,易错点4 日出、日落方位,(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1.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完成下题。,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A.1月1日16:00 B.3月1日6:00 C.7月1日6:00 D.8月1日16:00 解析 结合该市经纬度,据图分析,此时刻日影朝向西南,说明此时刻该地日出东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此时为上午,故C项正确。 答案 C,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因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庙有一条长61米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其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23题。,2.神庙隧道口朝向为(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3.如果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是有规律的,那么拉姆西斯二世选定的登基日期最有可能为( ) A.4月22日 B.8月21日 C.10月21日 D.11月23日,解析 第2题,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日出东南方向,故只有隧道口朝向东南方向,阳光才能平行于隧道口并穿过隧道。第3题,据材料分析,拉姆西斯二世生日和登基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2月21日距3月21日一个月左右,一年中,当太阳直射点再次位于该纬度时,应为9月23日过后一个月左右,故C项正确。 答案 2.A 3.C,易错点5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 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H90B、C纬度差90(1023.5)56.5。,读图(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12题。,1.、两地( ) A.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所在时区相同,A.地大于地 B.地小于地 C.地等于地 D.两地大小无法确定 解析 第1题,、两地不位于极点,纬度和经度不同,只有A项正确。第2题,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地与赤道的纬度差较小,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地。 答案 1.A 2.A,2.春分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 ),3.读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四地楼房建设中,楼间距最小的为_,最大的为_。 (2)在地,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_。 (3)根据图示内容判断出四地所处的纬度位置。,解析 第(1)题,为了充分采光,楼间距的大小与该地一年中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有关,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四地中地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最小,由此可判断出地的楼间距最小,地的楼间距最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为43。根据相关公式,可计算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47。第(3)题,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赤道为中心,可判断出其位于赤道上;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情况与地相反,位于北回归线上;地一年中恰好出现一次极夜,除此之外正午太阳位于南方,说明其位于北极圈上。,答案 (1) (2)47 (3)地:赤道;地:南回归线;地:北回归线;地:北极圈,1.(201510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某区域略图。,当乞力马扎罗山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请计算地(1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比较该日、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解析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一年内日出最早的一天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据此可计算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该日、两地均昼短夜长,且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地位于地以北,地昼长时间小于地,该日两地昼长差距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地日落地方时数值比地小,且该日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答案 54.5;地日落地方时数值比地小,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2.(20164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美国西部略图,图中85号州际公路沿线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分布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缓慢,棉花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图2为85号州际公路在洛杉矶市的一块标志碑(南北朝向)。,6月22日,某观测者测得图2中标志碑影子的最小面积是0.3平方米;另于该日某时(北京时间10:30)观测到该碑影子朝向东南。判断上述两种观测结果是否正确,并分别说明理由。,解析 洛杉矶的纬度大约为34N,6月22日标志碑影子最小时,即当地正午时,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9.5(大于45),影子长度应小于0.5米,最小面积应小于0.3平方米。当北京时间10:30时,洛杉矶时间约为18:38,当地接近日落,6月22日日落西北,影子朝向东南。,答案 面积错误:6月22日,洛杉矶市正午时太阳高度79.5(大于45),影子长度小于0.5米,面积小于0.3平方米。朝向正确。(6月22日北京时间10:30时,当地地方时18:38,接近日落,)太阳位于西北方,影子朝向东南。,知 识 体 系,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知 识 清 单,方法技巧 自转线速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线长。在圆周运动中,V2R/t。由于地球上各点自转周期相同,所以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该点自转半径(即该点到地轴垂线距离)的大小。 (1)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赤道上各点线速度最大(约为1 670 km/h),两极为零。纬度为的某地线速度约为 1 670 km/hcos 。 (2)地势:同一纬度,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2.昼夜交替现象,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以18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180经线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以西十二区自西向东到东十二区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5.国际日期变更线,方法技巧 日期变更的计算方法 解答有关日期变更线的问题时,可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找出某条经线上的地方时,计算出0时(24时)所在经线,然后作一辅助图来直观地反映日期状况。若有其他条件,如东西半球,昼夜状况可同时转绘在辅助图上。例如,当北京时间4点时,全球新旧一天范围可作辅助图如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新的一天,非阴影部分为旧的一天),6.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方向:自西向东。 速度:每天移动约59;每年1月初较快,7月初较慢。 周期:1年,约为365日6时9分。,7.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1)地球公转的轨道及其图示,读图要求: 了解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注意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时间和地球公转的速度。 注意地球公转的方向(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和标注“二分二至”的时间及位置。,8.黄赤交角及图示,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66.5的夹角。 读图要求: 能够在图中找到赤道面、黄道面和黄赤交角。 了解黄赤交角是23.5,注意地轴与赤道面是垂直的,即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5。 知道地轴向北延伸所指的恒星是北极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9.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1)空间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时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为夏半年,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冬半年较小。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会随直射点的远离而减小,随直射点的靠近而增大。,(3)“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分布规律 春、秋分日(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有两次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机会。,10.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除赤道外各地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都在发生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密切相关。 (1)具体变化规律为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则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扩大。,从赤道到极圈之间,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为0小时;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为24小时。 (2)“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相反。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方法技巧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1.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1)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五带分布:,注:回归线,是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分南、北回归线(23.5S和23.5N);极圈是昼夜交替现象消失(即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分南、北极圈(66.5S和66.5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