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1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814019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1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1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1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板块 从命题角度把握复习方向,1,2,3,1.(2015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宋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答题感受,1,2,3,(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了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答题感受,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两句中,“湿”和“迷”都是动词,是这两句的“诗眼”。“湿”,沾湿,显示了露之重;“迷”,迷失,突出了氛围的朦胧。赏析时,先解释这两个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再分析其表达效果。,1,2,3,(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答题感受,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句中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据说晋代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而起床舞剑,有恢复中原之志。联系注释中说作者是宋代爱国词人可知,情感之一是爱国之情;“酒未醒”,说明诗人忧愁多,据此可知,情感之二是空有一腔爱国之情而报国无门;“秋江冷”,既是环境,也是心情,更是遭遇。据此不难看出作者的情感。,1,2,3,2.(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宋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答题感受,1,2,3,(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艳丽;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答题感受,解析:“园花经雨百般红”侧重于描写雨后园林中花开之美景,而“乔木峥嵘明月中”侧重写深夜乔木高耸入云的特点。两种风格,两相对比,截然不同。解答时应抓住“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及园花“百般红”、乔木“峥嵘”的特点加以分析说明。,1,2,3,(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答题感受,解析: 由“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可以看出陈居士喜欢饮酒,举止自然洒脱;由“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可以看出陈居士一天不停地寻诗,沉迷其中,情趣高雅而富有乐趣。,1,2,3,3.(2013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答题感受,1,2,3,(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参考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答题感受,解析:诗歌的第一、二句交代了月下山中“烟”雾腾腾的景象,第三、四句写特点。第三句要抓住“如云白”这一比喻进行概括,第四句要紧扣“流”来总结。,1,2,3,答题感受,(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解析:这首诗以漂泊、思归为内核,在表现上,前四句写景,第五、六句通过“惜”表现出对眼前夜景的喜爱。第七句交代了原因:自己漂泊在外。抓住这几点总结即可。,1,2,3,答题感受,1,2,3,答题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