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13555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4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4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白血病定义与分型,一、定义,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和组织,抑制正常造血。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二、分型 1976年,FAB分型。 1986年,MIC分型。 2001年,WHO分型。,FAB分型(30%,而WHO 20%),M0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微分化型;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 分两型,M2a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2b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M3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又分为两型,即M3a(粗颗粒型)、 M3b(细颗粒型); M4 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此型白血病骨髓中及外周血中有粒系及单核细胞系两种细胞均增生; M4E0 M5 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分化程度,又分为M5a(未分化型) 、 M5b(部分分化型) M6 红白血病 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L1、L2、L3,ALL共3型,MIC分型,1986: M:Morphology(形态学)FAB为基础 I:Immunology(免疫学)流式细胞术 C:Cytogenetics(细胞遗传学)染色 体分析,系列相关分化抗原,T细胞:CD2、CD3、CD7 B细胞:CD10、CD19、CD22 粒细胞:CD13、CD33 单核细胞:CD14 造血干/祖细胞 CD34 红细胞:抗血型糖蛋白 巨核细胞:CD41、CD42、CD61,ANLL免疫标记,ALL免疫表型,白血病免疫学积分系统(EGIL,1998),分值 B系 T系 髓系 2 CD79a CD3 MPO CyCD22 TCR- CyIgM TCR- 1 CD19 CD2 CD117 CD20 CD5 CD13 CD10 CD8 CD33 CD10 CD65 0.5 CD14 CD24 CD7 CD15 CD1a CD64,根据积分系统,AL又分为: 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 AUL;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 和伴淋巴系抗原表达的ANLL,,WHO分型,2001年 基础:MICM分型 形态学 (morphology) 免疫学 (immunology )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WHO ALL分类,1 B祖细胞ALL:L1L2 1.1 t(9;22)(q34;q11) BCR/ABL 1.2 t(4;11)(q21;q23) AF4/MLL 1.3 t(1;19)(q23;p13) E2A/PBX1 1.4 t(12;21)(p12;q22) ETV/CBF-,2 T祖细胞ALL: L1L2 t(11;14)(p13;q11) RBTN1/TCRA/D t(10;14)(q22;q11) HOX11/TCRA/D t(8;14)(q24;q11) MYC/TCRA/D,WHO ALL分类,3 伯基特细胞白血病: B,L3为主 t(8;14)(q24;q32) MYC/IGH L3 t(2;8)(p12;q24) IGK/MYC t(8;22)(q24;q11) MYC/IGL,WHO ALL分类,三、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 一、正常造血受抑表现: 贫血(RBC减少)乏力、苍白、头痛、耳鸣等。 发热(正常WBC减少 免疫力下降 )感染性; 白血病本身发热:肿瘤性。 出血:(PLT减少、凝血异常、感染、淤滞、浸润) 皮肤、粘膜出血,月经过多,颅内出血, DIC等。,二、增殖浸润的表现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50%ALL有淋巴结肿大; 多数T-ALL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 骨骼和关节: 胸骨下端压痛是最主要的临床体征。 关节及骨骼疼痛,儿童多见。 眼部 突眼,绿色瘤,见于急粒。 口腔和皮肤: 齿龈肿胀 ,多见于ANLL-M4和M5。 皮肤斑丘疹、结节。,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血脑屏障) 脑膜浸润或脑实质局部浸润或颅神经直接浸润的表现,如头痛、头晕,呕吐、颈强直、昏迷。ALL多见。 睾丸: 白血病细胞浸润,单侧无痛性肿大,多见于ALL。 其他器官,如肺、心、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并不一定有表现 。,(一)、血象: 大多白细胞增多,10109/L。 白细胞不增多白血病 WBC1.0X109/L。 血涂片可见原、幼细胞。 不同程度正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四、急性白血病实验室和其它检查结果情况,(二)、骨髓象,1、骨髓增生多呈活跃到极度活跃,少数增生低 下称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2、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NEC的30%以上,中间 阶段细胞缺如,成熟细胞减少呈裂孔现象。 3、正常骨髓成分受抑制。 4、ANLL可见Auer小体。 ANC:全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NEC:非幼红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1 :1 1:10,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1 :20 1:50,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 1 :300,增生极度减低,正常骨髓象,AML 骨髓象,正常和白血病骨髓涂片所见,(三)、细胞化学,正常骨髓,(四)、免疫学检查 (流式细胞仪),AML-M3,(五)、染色体和基因检测,白血病常见的染色体和基因特异改变,一、根据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的改变,大部分病例可作出AL诊断。 二、确定白血病类型以便选择适当治疗方案。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或免疫学、染色体等技术,对AL作出分型诊断。对少数难以识别者,须采用分子生物学或电镜检查综合分析。,四、急性白血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有白血病细胞浸润和颅内压升高之症状和体征者。 脑脊液改变: 压力0.02Kpa(200mm水柱)或60滴分; 白细胞0.01109L; 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 蛋白450mg/L。 排除其他原因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脊液的类似改变。,一、MDS-RAEB和MDS-RAEB-T: 病态造血,骨髓原始细胞30,活检见ALIP等。 二、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传单,病毒感染等,血中可出现异淋,但骨髓骨髓原始幼稚细胞不增多。 三、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有明确病因,短期内骨髓恢复正常。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 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PAS-。,五、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一、一般治疗 二、抗白血病治疗 原则、策略 ALL ANLL M3,七、急性白血病治疗,(一)、一般治疗, 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 白细胞单采、化疗药物(ALL用地塞米松、AML用羟基脲)、同时水化、碱化尿液等。 防治感染: 层流病床,病原学培养,抗感染药,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G-CSF)。 成分输血支持: 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滤器、照射。, 防治高尿酸血症: 高白多见,别嘌醇,水化(每小时尿量150ml/m2),碱化尿液。 维持营养: 饮食宣教,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静脉营养。,(二)、抗白血病治疗,基本原则: 早期、联合、足量、间歇、 个体化、注意髓外白血病。,联合化疗,药物组合条件: 作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 药物有协同作用 毒性作用不重叠,治疗策略,分两个阶段: 1、诱导缓解治疗 2、缓解后治疗(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1、诱导缓解治疗的目的:通过化疗,尽快获得 完全缓解(CR)。 CR标准: 白血病症状、体征消失;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1.5109/L, 血小板100109/L ,分类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原始细胞5%。 达到CR的时间对生存长短至关重要。,2、缓解后治疗的目的: 根除残留白血病细胞,预防复发,争取长期 无病生存和治愈。 当体内白血病数量: 1012 1089 1045 102 临床表现 CR 巩固、强化 带瘤生存,1.诱导缓解治疗: VP、VDP、VLDP、大剂量甲胺喋呤(HDMTX)、HyperCVAD等方案。 VDLP: 长春新碱 VCR、 柔红霉素 DNR、 L-门冬酰胺酶 L-ASP、 强的松 Pred。 CR率75%92%。,ALL化疗,主要药物不良反应: VCR: 末梢神经炎、便秘; DNR: 心脏毒性; L-ASP: 肝损、胰腺炎、凝血因子减少、过敏; Pred: 高血压、高血糖、柯兴、骨质疏松、 溃疡、抵抗力下降; HD MTX:粘膜炎、肝肾损害;处理:水化碱化、 亚叶酸钙解救; CTX: 出血性膀胱炎。,ALL化疗,ALL化疗,对预后差的年轻患者,选择较强烈的化疗方案,CR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预后较佳的或高龄患者,降低化疗强度。,成人ALL的不良预后因素 年龄大于35岁 发病时WBC数:B30109/L,T100 109/L 细胞遗传学:t(9;22),t(4;11),8 三体 髓外病灶 CR时间大于46周,2.缓解后治疗:3年。 巩固早期强化治疗:68疗程,可用原诱导方案、EA、AA、MA方案、中或HD MTX、中或HD Ara-C交替。 维持治疗:6-MP和MTX交替使用。,ALL化疗,CNSL防治: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或HDMTX、鞘内给药、头颅照射。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适应证: 复发难治性ALL; ALL-CR2; 高危ALL-CR1。,ALL化疗,鞘内注射 Intrathecal chemotherapy,头颅照射 Cranial irradiation,ANLL化疗,30%50%的患者可望治愈。AML-M3治愈率70%。 ANLL危险分层 低危: t(15;17) ,t(8;21) ,inv 16; 中危: 正常核型,除外低、高危的其他单个核型 异常; 高危:5q- / del 5,7q- / del 7 ,9 or 11号染色 体异常,3个或更多核型异常。,ANLL化疗,1.诱导缓解治疗: DA方案: DNR 45mg(m2d),dl3 Ara-C 100mg(m2d),dl7 其CR率可达5075。 该方案基础上: IA、MA、EA、HA (Ara-C的剂量可标准剂量或大剂量)。,ANLL化疗,2.缓解后治疗: HDAra-C:至少4个疗程。 并发症:小脑共济失调、发热、皮疹、结膜炎。 处理:掌握好适应征、停药、糖皮质激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根据危险分组 高危组,首选HSCT; 低危组,首选HDAra-C,复发后再行HSCT; 中危组,HSCT、HDAra-C均可选择。 无需维持治疗。鞘内治疗次数少于ALL。,ANLL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APL ANLL-M3),治疗方法不同于其他ANLL。第一个可治愈的AL。 为此,中国血液学专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6年,首次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获得成功。 1989年,阐明了维甲酸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的机制。 1990年,首次发现了APL中变异型易位t(11;17),和PLZF(由中国命名)RARa,是APL的新的临床亚型。 1992年,首先报道了静脉滴注As2O3治疗APL达到很高的完全缓解率。 1996年,发现As2O3可诱导APL细胞凋亡和部分分化。,诱导分化治疗: ATRA 20mg Tid 机理:诱导早幼粒细胞分化。CR率85%。 维甲酸综合征:发热、呼吸困难、浆膜腔积液、水肿、低血压急性肾衰等。 处理:停药、地塞米松、吸氧、降白细胞。,APL的治疗,最佳方案:化疗+ATRA 降低复发、降低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 化疗药:蒽环类(去甲氧柔红霉素、DNR、米托恩醌) DIC的防治是避免早期死亡的关键。,APL的治疗,缓解后治疗: 化疗、ATRA交替;HSCT在CR1不作为首选。 复发难治者:三氧化二砷(As2O3)、HSCT 三氧化二砷:10mg/天4周一疗程,2疗程不缓 解为无效。 机理:小剂量诱导分化,大剂量诱导凋亡。,APL的治疗,八、急性白血病预后, AL不治疗,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 ALL中,19岁且WBC50109/L的患者预后最好,大部分可长期生存至治愈。 APL若能避免早期死亡,则预后良好,多可治愈。 染色体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高龄、高白细胞、继发于放、化疗、MDS、复发、耐药、合并髓外白血病的白血病,均预后较差。 某些指标的预后意义随治疗方法的改进而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