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中考预测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802141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中考预测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中考预测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中考预测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 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中考预测,(一)她用绿色守护生命 记青蒿素抗疟药发明者、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5年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A_,“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B_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C_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索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根据网络文章改编),1请结合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说说“屠呦呦”这个名字寄托了她父母对她怎样的美好期待?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描写了小鹿呦呦地叫着,在原野上吃着鲜嫩的青草的美丽、和谐之景,而自古以来小鹿又象征人才,所以,可以说,“屠呦呦”这个名字寄托了她父母这样的期待:热爱家园,热爱祖国,健康成长,不断增长才干,将来报效国家。 2下面是选文的三个小标题,请将它们分别填在文中的A、B、C处。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3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改用乙醇冷浸法,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 4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员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员的精神品质: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锲而不舍、默默耕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百折不挠、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例如:屠呦呦团队历经190次失败,但屡败屡战,从不灰心气馁,而是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终于成功。 5画线句子运用了具体的数字,这些具体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这些具体的数字有力说明了为了研制青蒿素,屠呦呦团队经过了无数次的艰苦实验,表现了他们埋头苦干,不怕失败,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精神品质。,6结尾对青蒿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结尾运用了象征手法,青蒿的朴实无华、芳香四溢、绿意盎然象征了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追梦人朴实无华、执着追求、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二)故乡眼 凸 凹 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无人能讲得清它的来历。好像它是个天然的存在。即便是古井,也不长青苔,也不深,一人多高,清澈见底。一些怨妇也不在此寻短见,因为它清浅,不存留死亡。所以这口井,始终纯净。,在平常年份,虽供奉全村人畜的饮用,也不见水位下降,好像它用之不竭。只有到了大旱之年,人们才对它有了深刻记忆,才觉得它是人畜的生命之源。持续的干旱,使井水干涸,人们取水,要下到井底。井底有一凹陷,是水眼,洇着一汪水,只能容得下一把瓢,舀过一瓢之后,要等待片刻,等到它重新盈满,才能再舀。这么一个小小的凹陷,人们总担心它会被舀干了,有危悬一线的恐惧。但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不让人绝望。古井就是这样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 到了平原,到了水量丰沛的地方,人们回望,不禁感慨:故乡的井才真的是井呢,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 故乡的石碾与古井一样,也久远得不知来历。也因为是唯一,它要昼夜碾动。石碾的背后,是一堵石头花茬的墙,在墙缝里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一把一把的笤帚,这是村人约定俗成的秩序证明。张三碾完了谷物,就把代表自己的那把笤帚取走,把下边那把移上来,意思是该你李四了。其实各家各户的笤帚都有相同的形状,一眼看去,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然而,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 现在看来,故乡的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故乡人对我说,“慧”字是“心”字上边有个向里的笤帚,这就形象地告诫人们,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说到故乡的老柳树,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儿时的那棵老柳树遭过一次雷劈,后来就朽了。但是从它的侧畔,又萌发了新芽,多年,之后,也壮大、也老,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村里也不做严格的区分,认为它从来就是“本来”的那株。如此一来,就乡情凝聚,即便是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 至于老柳树上的那口钟,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钟,它只是一块铸铁,能敲出钟声。对这口钟,人们特别留恋。因为在过去的日子,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无论尊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它一响,你就得起床出工,不能懒。村里发生了事情,它一旦响过,就代表着对众人的召唤,不能缺席地参与论辩。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现在再看那口钟,不禁生出化不开的忧伤。过去的钟,天天要经受敲打,所以钟的表面闪闪发光、伤痕累累。但是,它不疼,因为被击打,,它所以欢快,而欢快的响声给人的生活带来警醒,让人活得清明。而今天的钟被闲置了,锈迹斑斑,不过是一块废铁。所以我感到,它特别疼。因为死痂的下面,往往是不流通的血脉,预示着肌体的败腐。不被敲响的钟,意味着它已心死,是更深刻的疼痛。 而没有钟声响起的日子,常常是死寂、慵懒、昏聩这类东西无声登场。 所以我想,在生活中,怎么能够容忍没有钟声敲响的时光?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5日 8 版),1选文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式 B总分式 C分总式 D并列式 2古井、石碾、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过去的故乡中分别意味着什么? 古井:_ _ 石碾:_ _ _,B,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老柳树:_ 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它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3说说你对题目“故乡眼”的理解。 作者将故乡的石井、石碾、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的悬挂的钟比作故乡眼,形象地写出了古井、石碾、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在故乡过去时的重要,写出了这四件事物当初的神韵,突出了这四件事物所凝聚的情感、精神将永恒的存在,说明故乡永远关注、挂念游子,游子永远思念故乡。,凝聚乡情,是故乡的标示,让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4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示例:这句话的含义是: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经常剔除心灵的杂质以保持心灵的纯净,并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生活和事业的双丰收。 5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写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将过去闪闪发光、伤痕累累的钟和现在锈迹斑斑、死气沉沉的钟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钟声能警示人的行为,激活人的勤勉,给人的生活带来警醒,让人活得清明,告诫人们:不能在没有钟声的生活中死寂、慵懒、昏聩。,6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作者借故乡的古井、石碾、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抒发了对故乡人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守信守诚、勤勉警醒、不忘故乡的赞颂之情,抒发了对故乡、对乡情的深深怀念之情,表达了因一些优良传统渐渐丧失而产生的忧伤。,(三) 走在青春的河边 周海亮 那一年初三,在王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终于摆脱了落后的帽子,无论是学习和还是各项活动,都走在了年级的前列。要知道,从初一这个班级组建开始,我们一直落后,每次考试的百名榜前20名里,没有我们一个,无论是运动会还是歌咏大会我们都排在后面 王老师从初二开始接手这个班,带着我们一路追赶,终于在这个学期走上了正轨,当然,我作为班长也感到非常光荣。 一天下午,王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程刚,明天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你安排一下座位,照顾好他。”班里来新同学是好事,我高兴地向全班宣布了一下,并给他安排好了座位。,第二天,我们在晚自习时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他姓顾,对我们的欢迎很惊诧,眼泪就在眼里打转。第二天,我们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学习中,可刘同学却在课间操时悄悄靠近我,对我说:“班长,顾同学是三中转来的,那里有我朋友,说他是因为打架斗殴被处分才过来的。”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袋顿时嗡的一下,我们班才刚刚走上正轨,要是收留这样一位同学惹点事,我们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带着担心,我找到了王老师,如实地向她说出了顾同学的情况。我原以为王老师会找学校把顾同学调到别的班,可没想到,王老师不但没有把他调走的想法,而且还准备让他加入我们班的化学竞赛小组,参加学校的竞赛。 王老师的决定,遭到了我的强烈反对。可她没有与我争辩,而是给我讲道理,告诉我每个人都可能在人生中犯错,每个人都应得到宽容和改正的机会,可我心里转不过弯来,坚持我的想法。,那个周末,正值春暖花开,刚刚结束的月考我们又考出了好成绩,王老师带着全班去野炊。正好顾同学家里有事没来,我再次向王老师提起顾同学调班的事。王老师没有言语,看向前方的河,对我说:“程刚,你看前方的河水清吗?”我立即回答说:“当然,清澈见底呢!”老师听后没说话,继续带着我往前走。不久,前方出现一个叉口,另一条小沟里的水汇集到这里,沟水很急,夹着泥沙流进河里。“程刚,小沟里的浑水注入了这条河里,但它影响河水的清澈了吗?”老师指着河水问我。“当然没有,一点浑水当然影响不到大河的清澈。”我回答说。“那就对了,它不但影响不了,在大河中它还会把泥沙沉淀,变成清水融入河里。”王老师对我说。,我听后略有所思,感觉到了王老师还想跟我说什么。果然,还没等我开口,王老师便对我说:“程刚,顾同学来时学校便和我说了他的情况,当时就是因为没有班级愿意接纳他,所以我把他接到了我们班。如果说我们班是条河,那我们也曾经浑浊,但我们努力自清后,就不再怕任何浊水,而且有能力净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这条河的优势。你们都走在青春的河边,都有自己流淌着的故事,千万别拒绝任何一条河流,因为它加入就会增加我们的力量。”王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从那一刻起,我的心里接受了顾。 从此,我发动同学给顾送温暖,任何一项活动,任何一件事都把他当成班级的一员,顾很快融入进来。在不久后的化学竞赛中,正是他99分的高分,让我们竞赛小组的总成绩领先第二名0.2分,惊险夺冠,再,后来,顾为了救治班上一位同学,第一时间献血,再后来,他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心理与健康2015年4期) 1文中的“我”对顾同学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知道了顾同学转学的原因后,“我”非常担心;当老师决定让他加入我们班的化学竞赛小组,参加学校的竞赛,“我”强烈反对;经过老师的教育,“我”欣然接受了顾同学,并发动同学给顾送温暖,让他融入到班集体中,并和他一起取得优异的成绩。 2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插叙。交代了顾同学转学的原因,也为后面“我”的担心,“我”反对顾同学加入我们班的化学竞赛小组、参加学校的竞赛的情节做铺垫。,3王老师用什么方法教育“我”使“我”接受了顾同学?这体现了王老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王老师用设喻说理的方法教育了“我”,努力自清后的河水一定有能力净化浑浊的河水,这正如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集体有能力让犯过错误的同学成为优秀的同学一样。王老师的性格特点:心胸开阔,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善于教育学生,具有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 4文中的“我”和顾同学分别是什么样的学生? “我”:热情善良,热爱班集体,乐于助人。_顾同学:心地善良,知错能改,乐于助人,聪明智慧。 5假如老师将一个不爱学习、不太遵守纪律的同学安排为你的同桌,你怎么办? 示例:首先真诚地接受他,然后委婉地指出他的缺点,督促他改正错误,和他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四)一诺如山 葛 闪 1975年,国家研究决定,准备花10年的时间编纂多达160种语言的中外语文词典。三年后,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工作的车洪才接受了这个重任。彼时,他郑重地说:“这是国家给我的任务,我一生所学就是为了这一天。”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国家“任务”,车洪才和助手们又找来了普什图语俄语、波斯语、波斯语英语、乌尔都语等多种版本,进行反复的比较和研究,以确定一个又一个艰难晦涩的词汇。有时候,为了确定一个词,车洪才要忙一个上午,甚至一天也搞不出几个词。工作尽管再难,但车洪才和他的助手们仍然信心满怀,为了这本巨作的诞生,为了三年前的郑重一诺,再多的苦难他们也能坚持。,然而,就当他们的工作进展越来越顺利的时候,麻烦来了。1979年,中阿关系恶化,车洪才担心政策会有变化,但又不忍心放慢工作的速度,只得在一半坚定一半担心中继续工作。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感觉到,关注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别说亲自过问,就是连打个电话过来都已经很少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让编纂组里的很多人知难而退,唯有车洪才带着剩下的几个助手还在忙碌着。 1981年,车洪才和助手将整理出的10万张词汇卡片塞进文件柜,足足装了30多箱。也就在这时,院里领导派他去做某项调研,车洪才只好把那些卡片锁在办公室。谁知道,这一锁,就锁了20多年。,往后,车洪才院里的工作越来越忙碌:开设广播函授班,被借调去巴基斯坦大使馆,学术调研接踵而来的各项新任务,让车洪才忙碌至极。但是车洪才知道,那个国家“任务”重如山岳,心中一直未曾忘记过。带着零星的时间。 车洪才继续战斗,且一斗就又是20多年。2008年,72岁的车洪才又叫上了原来的同学张敏,作为共同的主编来完成这部巨作。彼时,车洪才还不知道,他的这项工作其实已经被许多人所淡忘,只是他自己还蒙在鼓里,兀自奋斗不止。 4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4月,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书稿完成,车洪才带着书稿怀着无比郑重的心情走进了商务印书馆。那天,阳光像是一朵朵迎春花绽放在春季里,也绽放在车洪才的脸庞上。当他进入,商务印书馆时,突然像个孩子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蓦然想起,时间过去30多年了,自己现在竟然都不知道该找谁了。 他向一脸狐疑的门卫道出来意,门卫告诉他应该去找外文室。车洪才找到外文室,是一个小姑娘接待了他。当车红才再次说明来意时,小姑娘一愣,根本就没弄明白什么叫做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更别说知道还有这么一项国家“任务”。车洪才一急,忙解释说,这是一部他伏案30多年创作出的含有5万个词条、250万字的词典。小姑娘一惊,连忙将此事报告给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亲自接待了车洪才,并通过史料查证,1975年,国家确实有过这么一项任务。看着眼前厚厚的书稿,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曾想到,车洪才居然用了36年的光阴,打造出了这部空前巨著。且当岁月淡忘这项任务的时候,而车洪才却始终没有忘记,一直在静默的时光背后默默耕耘,辛勤劳作。其间甘苦,唯有自知。,36年的光阴,36年的伏案耕耘,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是为了36年前的承诺,更是为了做人处事的诚信如金。诺许下了,就是诚信立下了,就是重如山岳,就是道义和责任,任光阴更迭,岁月轮回,都不会有半分变动。 (知识窗2015年第10期)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的事件。(50字左右) 车洪才先生在人们淡忘的情况下,用时36年,经历了无数波折最终完成了250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比作迎春花,并且绽放在春季里,绽放在车洪才的脸庞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光的明媚温馨,写出了车洪才笑容的灿烂,烘托了车洪才兑现诺言、胜利完成国家任务后的高兴、激动、自豪的心情。,3选文多次写到人们已淡忘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这件事,这对表现车洪才有什么作用? 人们的淡忘和车洪才的坚守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车洪才淡泊名利、信守诺言、热爱祖国、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4结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主旨,高度赞颂了车洪才先生不为功名,不为利禄,信守诺言,坚定执着,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 5读了选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做事要信守诺言;成就一番事业,要不辞辛劳、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甘于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