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1篇 第2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79998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1篇 第2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1篇 第2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1篇 第2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基 础 梳 理,1命题的概念 (1)定义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_ (2)特点 能判断真假、 (3)分类 真命题、假命题,陈述句,陈述句,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 的真假性; 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确定的关系,相同,没有,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q,则p是q的 条件,q是p的 条件 (2)若pq且q p,则p是q的 条件 (3)若p q且qp,则p是q的 条件 (4)若pq,则p是q的 条件 (5)若p q且q p,则p是q的_条件,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解析:根据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关系,可知选C. 答案:C,2(2013年高考福建卷)已知集合A1,a,B1,2,3,则“a3”是“A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AB等价于a3或a2,故“a3”是“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答案:A,4若“ma”是“方程x2xm0有实数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考 点 突 破,例1 (2014菏泽模拟)有以下命题: “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若m1,则x22xm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 “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四种命题及其真假判断,A B C D 思维导引 写出所要判断的命题,再判断其真假,或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真假关系判断其真假 解析 “若x,y互为倒数,则xy1”是真命题; “面积不相等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是真命题; 若m1,44m0,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 由ABB,得BA,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所以选D.,(1)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时,写其他三个命题时,大前提需要保持不变; (2)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真假不容易进行时,可转而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即时突破1 命题“已知c0,若ab,则acbc”的逆命题是_ 解析:把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大前提保持不变即得其逆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已知c0,若acbc则ab” 答案:已知c0,若acbc,则ab,例2 (2014黑龙江省哈三中第四次模拟)设a,bR,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abi为纯虚数”是“ab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思维导引 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析 当abi是纯虚数时,a0且b0,此时ab0;但当ab0时,zabi不一定为纯虚数例如:a1,b0,此时abi就不是纯虚数故选A.,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 (1)定义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pq或qp是否成立,再利用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2)集合法:建立p,q相应的集合: p:Ax|p(x),q:Bx|q(x),那么:,即时突破2 (2013潍坊高三期末)“m1”是“直线mx(2m1)y20与直线3xmy30垂直”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m1时,两直线为x3y20和3xy30垂直;当两直线垂直得m1或m0. 故选A.,充分必要条件的探求与应用,解决由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问题时,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即时突破3 直线xym0与圆x2y22x10有两个不同交点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3m1 B4m2 C0m1 Dm1,等价转化思想在充分必要条件关系中的应用 典例 已知:p:2x10,q:x22x1m20(m0),且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先将两个命题对应的集合化简,再利用命题间关系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得出结论,本题将“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将p、q之间的条件关系转化为相应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体现了等价转化思想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