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近世出土的中国古代甲骨文中,留有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新星的观测记录。新星是一种爆发变星。它本来很暗,通常不易看见,爆发后的亮度却可在几天到一个月的短暂期间内突然增强几万倍,使人误以为是一颗“新星”,故得此误称并沿用至今。在一片于公元前13世纪的某一天刻写的甲骨文中,记载着位于心宿二附近的一次新星爆发。在这片甲骨文中,说到“新大星”时,所用的甲骨文“新”字中,包含着一个箭头,指向一个很奇怪的方向。这个古老生动、艺术形象的象形文字强调了科学发现的创新性,显示了科学发现和艺术表达的一致性。,议论文,科学与艺术,12,1. 学习目标,2. 作者简介,3. 背景透视,4. 检查预习,5. 听读课文,7. 句段品析,8. 疑难探究,9. 板书设计,11.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2. 拓展延伸,13. 教材习题讲解,6. 整体感知,10. 本课主旨,14. 课后作业布置,(难点),(重点),学习摘引和转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懂得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事物不是孤立的,而且普遍联系的。 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来自点拨,李政道(1926 ),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来自点拨,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发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他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经过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从事科学事业还是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1994年,他和国画大师黄胄一起组织艺术与科学研讨会,探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而本文则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鲜明地阐述了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皆 婵娟 结晶 潜意识 颇具创意 重创敌军,部分来自点拨,ji,chn,jng,qin,chun,chun,语境记忆法:以义定音法,“创”字当“创伤;使受损伤”讲时读“chun”,当“开始(做),初次(做)”讲时读“chun”。,din( )定 chn jun( ),部分来自点拨,奠,婵娟,部分来自点拨,1.潜意识: 又称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2.共鸣: 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 3.依赖: 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依赖、依靠辨析:“依赖”的一种含义指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如:我们要养成自立的好,部分来自点拨,习惯,不能依赖父母。另一含义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如:工业和农业相互依赖,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依靠”是凭借某种力量来达到一定目的。如:依靠着求生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他在荒岛上活了下来。 4.奠定: 使稳固;使安定。 5.意境: 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1.标题是个什么短语?说说你对这个标题内涵的理解。,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 “科学与艺术”是一组并列关系的词语,标题交待了二者的关系。这是李政道2001在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做的同题演讲。 他旁征博引, 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形式,结构严谨,思路清晰。,部分来自点拨,1.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答案】 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越时空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部分来自点拨,2.举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答案】 此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运用举例论证,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部分来自点拨,3.列举“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这两个事例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重难点小结,部分来自点拨,这篇序言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共同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应该具备创造精神,要把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当做自己奋斗的目标。,部分来自点拨,4.第11段中“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中间段落(句)作用法。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上半句承接上面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普遍性不完全相同的记述,下半句启下,引出下段对二者关联的论述。,部分来自点拨,5.第12段中“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两个“自然”的意义相同吗?,【答案】这里的第一个“自然”应理解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第二个“自然”则是不包括人类的“自然”。,6.结尾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科学与艺术的不可分割及其相同性,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证明了科学与艺术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并总结了全文。,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比喻论证作用分析法。 比喻论证的作用是将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答题模式一般为: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部分来自点拨,【答案】科学的普遍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的普遍性植根于整个人类,从这一点看二者的确不同。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即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都需要情感因素。所以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都是人类的创造力。此外,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从这两点来看,科学和艺术又是密不可分的。,【难点探究】科学和艺术看起来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作者却说它们密不可分。对此你如何理解?,科学与艺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开门 见山,提出 论点,具体 论证,综合 论述,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普遍性 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普遍性,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二者普遍性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关联,作者主要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同点,告诉人们,无论是从事科学事业还是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1.结构严谨。 本文的结构是先总后分再总,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分别论述“艺术”和“科学”两个方面,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又都是先论述创造力,再论述普遍性,最后综合论述“科学”和“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2.举例典型,使论证有说服力。 本文列举了许多典型的事例,如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使文章非常具有说服力。,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牛顿,一、,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和艺术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点拨:通过概括各段大意来把握文章的内容。,二、,略。 点拨:此题为开放性问题,要列举例子来谈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