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1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79257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第1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数学第1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数学第1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通过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2.了解算法的含义和特征. 3.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的具体问题的算法,学习目标,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当堂检测 自查自纠,栏目索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算法的含义及特征 1.算法的概念,一定规则,明确,有限,算术运算,计算机程序,答案,2.算法的特征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 的,必须在 的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 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 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 的结果,而不应当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续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 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 的算法.,有限,有限,无限,确定,确定,唯一,不同,答案,(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3.算法与计算机 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于 .只有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 ,即 ,并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 ”准确地描述出来,计算机才能够解决问题.,算法,明确的步骤,算法,语言,答案,知识点二 算法的设计 1.设计算法的目的 设计算法的目的实际上是寻求一类问题的算法,它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设计算法的关键是把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明确的步骤,然后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从而达到让计算机执行的目的. 2.设计算法的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步骤有效,且计算机能够执行.,思考 一次青青草原园长包包大人带着灰太狼、懒羊羊和一捆青草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船,由于船太小,只能装下两样东西.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灰太狼要吃懒羊羊,懒羊羊要吃青草,请问包包大人如何才能带着他们平安过河?,答案,返回,答 包包大人采取的过河的算法可以是: 第一步,包包大人带懒羊羊过河; 第二步,包包大人自己返回; 第三步,包包大人带青草过河; 第四步,包包大人带懒羊羊返回; 第五步,包包大人带灰太狼过河; 第六步,包包大人自己返回; 第七步,包包大人带懒羊羊过河.,返回,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题型一 算法的概念 例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 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 A.1 B.2 C.3 D.4,解析 由于算法具有有限性、确定性等特点,因而正确,而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唯一,从而错.,C,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算法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程序性方法,它通常解决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在用算法解决问题时,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1 下列说法中是算法的有_(填序号). 从上海到拉萨旅游,先坐飞机,再坐客车;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求以A(1,1),B(1,2)两点为端点的线段AB的中垂线方程,可先求出AB中点坐标,再求kAB及中垂线的斜率,最后用点斜式方程求得线段AB的中垂线方程; 求1234的值,先计算122,再计算236,6424,得最终结果为24;,解析答案,解析 说明了从上海到拉萨的行程安排. 给出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类问题的解法. 给出了求线段的中垂线的方法及步骤. 给出了求1234的值的过程并得出结果. 故都是算法. 答案 ,题型二 算法的设计 例2 所谓正整数p为素数是指:p的所有约数只有1和p.例如,35不是素数,因为35的约数除了1,35外,还有5与7;29是素数,因为29的约数就只有1和29.试设计一个能够判断一个任意正整数n(n1)是否为素数的算法.,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解 算法如下: 第一步,给出任意一个正整数n(n1). 第二步,若n2,则输出“2是素数”,判断结束. 第三步,令m1. 第四步,将m的值增加1,仍用m表示. 第五步,如果mn,则输出“n是素数”,判断结束. 第六步,判断m能否整除n, 如果能整除,则输出“n不是素数”,判断结束; 如果不能整除,则转第四步.,反思与感悟,设计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通常按以下步骤: (1)认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 (2)借助有关变量或参数对算法加以表述; (3)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若干步骤; (4)用简练的语言将这个步骤表示出来.,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2 判断一个大于2的整数是否为质数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解 第一步,给定大于2的整数n. 第二步,令i2. 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数r. 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若是,则n不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五步,判断“i(n1)”是否成立. 若是,则n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解析答案,题型三 算法的应用 例3 一位商人有9枚银元,其中有1枚略轻的是假银元,你能用天平(无砝码)将假银元找出来吗?,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解 方法一 算法如下. 第一步,任取2枚银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若天平左、右不平衡,则轻的一枚就是假银元,若天平平衡,则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取下右边的银元放在一边,然后把剩下的7枚银元依次放在右边进行称量,直到天平不平衡,偏轻的那一枚就是假银元. 方法二 算法如下. 第一步,把9枚银元平均分成3组,每组3枚. 第二步,先将其中两组放在天平的两边,若天平不平衡,则假银元就在轻的那一组;否则假银元在未称量的那一组. 第三步,取出含假银元的那一组,从中任取2枚银元放在天平左、右两边称量,若天平不平衡,则假银元在轻的那一边;若天平平衡,则未称量的那一枚是假银元.,反思与感悟,对于查找、变量代换、文字处理等非数值型计算问题,设计算法时,首先建立过程模型,然后根据过程设计步骤,完成算法.,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3 “韩信点兵”问题:韩信是汉高祖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谋略超群,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据说他在一次点兵的时候,为保住军事秘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军事实力,采用下述点兵方法:先令士兵从13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2;又令士兵从15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3;又令士兵从17报数,结果最后一个士兵报4.这样韩信很快算出自己部队里士兵的总数.请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士兵至少有多少人.,解析答案,解 第一步,首先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3余2的正整数:2; 第二步,依次加3就得到所有除以3余2的正整数:2,5,8,11,14,17,20, 第三步,在上列数中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5余3的正整数:8. 第四步,然后在自然数内,在8的基础上依次加上15的倍数,得到8,23,38,53,. 第五步,在上列数中确定最小的满足除以7余4的正整数应为53.,对算法的含义及特征的理解,易错点,例4 计算下列各式中的S值,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_. (1)S123100. (2)S123100 (3)S123n(nN*).,解析答案,返回,错解 算法是为解决某一类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算法中的值是具体的,因此(1)正确;而(3)中的值不具体,错误;对于(2)显然不符合算法的有限性,故只有(1)正确. 错解分析 错识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算法的理解不透彻. 正解 算法是为解决某一类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算法中n的值是具体确定的,因此(1)(3)是正确的,而算法又是具有有限性的,即执行有限步操作后一定能解决问题,而(2)显然不符合算法的有限性,所以(2)不正确. 答案 (1)(3),返回,当堂检测,1,2,3,4,5,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算法是某个具体的解题过程 B.算法执行后可以不产生确定的结果 C.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唯一的 D.算法可以无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解析答案,1,2,3,4,5,解析 算法与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解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算法的获得要借助一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而这一类具体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因此A不对; 算法中的每一步都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执行,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能含糊其辞或有歧义,所以B不正确; 算法的操作步骤必须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的步骤内完成,因此D不对; 算法具有不唯一性,C正确. 答案 C,1,2,3,4,5,2.下列四种自然语言叙述中,能称为算法的是( ) A.在家里一般是妈妈做饭 B.做米饭需要刷锅、淘米、添水、加热这些步骤 C.在野外做饭叫野炊 D.做饭必须要有米,解析 算法是做一件事情或解决一个问题等的程序或步骤,故选B.,B,解析答案,1,2,3,4,5,3.在用二分法求方程零点的算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算法可以求所有的零点 B.这个算法可以求任何方程的零点 C.这个算法能求所有零点的近似解 D.这个算法可以求变号零点近似解,解析 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它解决的是求变号零点的问题,并不能求所有零点的近似值.,D,解析答案,1,2,3,4,5,4.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为a,b,求斜边长c的一个算法分下列三步:,(2)输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a,b的值; (3)输出斜边长c的值. 其中正确的顺序是_.,解析 算法的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第一步是输入,最后一步是输出,中间的步骤是赋值、计算.,(2)(1)(3),解析答案,1,2,3,4,5,5.下面是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若x4,转到第三步;否则转到第四步. 第三步:输出2x1. 第四步:输出x22x3. 当输入x的值为_时,输出的数值最小值为_.,解析答案,1,2,3,4,5,值问题,当x4时,f(x)2x12417;,当x4时,f(x)x22x3(x1)222,所以f(x)min2,此时x1. 即输入x的值为1时,输出的数值最小,最小值为2.,答案 1 2,课堂小结,1.算法的特点:有限性、确定性、顺序性与正确性、不唯一性、普遍性. 2.算法设计的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够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算法步骤能够一步一步执行,在有限步后能得到结果.,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