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下 第六章 认识大洲(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78820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下 第六章 认识大洲(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下 第六章 认识大洲(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下 第六章 认识大洲(第1课时)复习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大洲,课时1 亚洲及欧洲,课标要求,考点一 亚洲 考点二 欧洲,考点全梳理,东半球,北极圈,太平洋,白令海峡,(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_和北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_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大至介于11S81N,26E向东至170W之间,地跨寒、温、热三带。 (3)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 _、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_与北美洲相望。,考点一 亚洲,一、“亚细亚”,1. 位置,2.范围与面积,亚洲范围图,(1)范围: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面积:亚洲面积约4 400万km,是世界第一大洲。,3. 相邻各洲的分界线,亚洲与相邻各洲分界线图,乌拉尔,4.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 _亚 、南亚、 _亚 、中亚、北亚6个地区。,东南,西,亚洲大陆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二、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1.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以 _ 、 _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岛上地形崎岖,群岛外侧紧邻深海沟。,高原,山地,青藏高原,马来群岛,1. 亚洲之最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_世界最高的高原;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山峰; 死海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_世界最大的群岛。,亚洲地形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三 、复杂多样亚洲气候,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1、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 显著。除 _外,世界上其他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2. 气候的形成原因,3. 亚洲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热带草原,马来,中南,_沿岸 地带,北冰洋,四、大河众多的亚洲 1、概念: (1)流域一般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 (2)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做水系。 (3)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为外流水系,水流最终流入内部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称为内流水系。,2、水系特点: (1)水系结构呈_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 (2)内流流域面积广大。,辐射,3.主要河流,注: (1)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4. 内流流域的分布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 (2)主要河流: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_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阿姆河,5. 湖泊: (1)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_;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3)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咸水湖_; (4)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死海,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_的大洲。总人口达43亿(2008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3%。 2.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位于亚洲的是 中国、_、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最多,印度,亚洲人口分布,3、人口分布,(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而西部和北部人口较少。 (2)分布原因: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运输便利,生产、生活条件优越,中国和印度两大人口大国分别处在东亚和南亚,人口分布稠密地区;而西北和北部自然条件恶劣,对人类生产生活限制较大,人口分布相对稀少。,(1)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同样也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 ) 【解析】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为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2)亚洲同时位于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亚洲纬度范围为81N和11S,经度范围为26E至170W。,(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但不具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 ) 【解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具备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阿拉伯半岛西南侧,但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返回,(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纬度,小部分在高纬度,跨北寒带和北温带,缺热带。 (3)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考点二 欧洲,一、“欧罗巴”,1. 位置,2. 范围: 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部与亚洲大陆毗邻。,二、平原为主的欧洲地形 1. 地形特征: 以_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北部和南部的广大山区,曾经被巨厚的冰川所覆盖。 2. 地势特征: 南北高中间低,是世界平均海拔最_的大洲。,平原,低,三、欧洲的气候 1. 气候特征: 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 _气候典型。,地中海,2.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四、欧洲的水系 1. 水系特征: 河网密集、水流平缓、河流 _、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 _。 2. 主要河流 (1)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_; (2)世界上货运量最多的河流是 _; (3)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短小,高,多瑙河,莱茵河,五、欧洲的人口 1. 人口总数: 总人口达7.36亿(2008年),居世界各大洲第3位,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 _的大洲。 2. 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北部人口密度低,以 _人种为主。,最低,白色,3.人口问题: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大,人口 _现象较为严重。,老龄化,重难点突破,一、亚洲六大分区的主要地形(重点),二、亚洲季风气候及影响(难点),(1)亚洲的季风及其特征,(2)亚洲季风气候的影响 夏季风带来降水,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故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降水过多,易造成洪灾;夏季风过弱,降水过少,易造成旱灾。冬季风强盛,易造成寒潮。,典例1(15烟台)今年5月,印度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东南部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48 以上,部分地区因高温已导致上千人死亡,读印度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造成印度今年5月持续高温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西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 B. 西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 C. 东北季风来得晚,势力弱 D. 东北季风来得早,势力强,B,【考查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解题思路】印度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其中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进入雨季,而5月持续高温,则说明西南季风势力弱,来得晚,容易形成旱灾,故选A。,A,变式1(13自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 A. 海陆热力差异大 B. 地形复杂 C. 跨纬度大 D. 洋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我国面向最大 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因此 季风气候显著。,三、亚洲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重难点),A,典例2(13滨州)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河流短小而湍急 C.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D. 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考查点】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解题思路】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亚洲 河流的长度大多数较长,亚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 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选项B、C、D叙述错误,不 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15聊城)区域的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 全部位于北半球 C.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D. 北部地区人口稠密,A,(2)关于该大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缺少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小 B.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 西部河流少,径流量小 D. 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A,【解析】(1)图示大洲为亚洲,就半球位置看亚洲跨四个半球;就海陆位置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西部和北部人口稀疏。 (2)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所以A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