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787937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知识落实篇 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二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1生态系统中成分的判断大突破,(1)如图: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 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最后根据DA、AB、D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2)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三个角度” (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同一物种。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 (1)能量流动过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图所示:,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能量的来源:太阳光。 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数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2)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4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与“三类功能” (1)三种类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强调肢体语言)。 (2)三类功能:个体生存所必需;种群繁衍所必需;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对位训练 1最高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其中各物种(甲戊)间的连线表示两者存在捕食关系,且戊是唯一一个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物种。图中代表生产者的是(B) A甲 B乙 C丙 D丁,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解析:由“戊是唯一一个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物种”可知,图中所有食物链的终点均为戊,除丁不能做食物链的起点外,其余三个物种均可为食物链的起点,但结合“最高消费者为三级消费者”,即该生态系统只有4个营养级可知,该“食物网”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只能是乙,即乙为生产者(若甲或丙为生产者,会出现五个营养级,与题意不符),B正确。,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即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1)生态系统的成分单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2)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3)两种反馈调节的比较:,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区别与联系,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和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中有益动物的利用和种群密度的调查;以及群落的垂直结构和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1)种群中有益动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了能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应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进行捕获,并使捕获后种群的数量保持在K/2点,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强;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根据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个体总数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可推出种群个体数NMn/m, 由于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所以分数中分子不变,分母减小,分数值增大,即种群数量偏大;(2)群落中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叫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是群落演替中的初生演替;,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3)从图中能量流动来看,固定太阳能的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能量流动的起点,整个生物部分最终都流向B,说明其是分解者,C、D消费者;连接生物部分与非生物的主要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ADC中,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7.510 20%。(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过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1)b; 偏高 (2)垂直;(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 (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1几类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CO2过量排放。 (2)酸雨SO2等过量排放。 (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过度使用。 (4)水体富营养化N、P等无机污染所致。 (5)水体发黑发臭生活污水等有机污染所致。 (6)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及外来物种入侵。,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核心考点 归纳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