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3217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随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答题时,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14题。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 直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选自2019年5月10日 中国文化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没用的文学”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B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C作家吴亮的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与作者观点相反。D中国人的文学即“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59题。故乡的风杨俊文锦州风大。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 (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5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6删去第段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3分)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 7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8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3分)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 9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011题。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苏幕遮: 词牌名。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11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甲】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节选自史林测义)【注释】 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 啻:止,仅仅。球:美玉,特指玉磬。见于:表被动。12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宋祁称其“笔力遒婉” 其真无马邪(马说)B今披阅遗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李希烈反,诏遗宜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2)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6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老英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战功显赫,转业后却深藏功名,默默地工作生活,这种“ , ”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我们只有发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才能“ , ”,让青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李白行路难)(3)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随州建设成“ , ”的生态家园。(王湾次北固山下)(4)我们的党和国家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有“ , ”的政治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三、语言文字应用(1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23题。(本题共7小题,17分)材料一:一个中国企业,可以有多坚强?最近,华为公司的表现给了国人一个“硬核”的答案。这段时间,面对美方的蛮横打压,无耻诬蔑,面对此起彼伏的“断供”风波,华为始终表现得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这不是(),因为华为有底气、有准备,通过未雨绸缪、持续不断的(),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才能有应对美方遏制的千钧之力。“越高端,备胎越充分”,华为长期打造的创新“备胎”一夜转正,赢得一致推祟。“备胎”的背后是坚持底线思维,永远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今天,很多人佩服华为在十多年前就()会出现“极端情形”的远见,殊不知,在当时,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行业竞争对手中,不乏认为这么做有点“傻”或者“太浪费”的声音。正所谓“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忌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如果只顾眼前,缺乏布局未来的自觉和行动,等到“胎坏了”才考虑,恐怕就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这就说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脉,创新能力的比拼是终极的较量。创新实力,不仅源自自身的努力,也源自开放的胸襟。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企业从来也不当“独行侠”,从不排斥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合作伙伴,这符合技术创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和配置,闭门造车行不通,包打天下也不现实。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创新之花也必然要汲取全世界的滋养才能绚丽绽放。包括华为芯片在内的创新成果,始终建立在利用和共享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看,美方罔顾世贸规则,将国家道义形象视如敝屣,歇斯底里地挥舞霸凌大棒,心态何其扭曲,格局何其狭隘,如此倒行逆施、恣意妄为,终将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所淘汰。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三两天的奋发,而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只有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和教育的优质“火石”,创新引擎才会始终动力澎湃。在华为总部的接待大厅,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一个宣传片,其核心内容就是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备胎”能在关键时候用得上,是因为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心无旁鹜,更舍得煞废苦心培养人才。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业界纷纷为华为挣脱羁绊叫好的时候,不妨多一些自照和反思,摈弃功利思维,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创新的必修课。当企业抓创新、抓研发蔚然成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就有了无比深厚的底气,“不管风吹浪打, 。”(节选自2019年5月25日学习强国,有删改)材料二: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 , ,已经在道义上引起了中国及全球舆论的批判与反感。 (节选自2019年5月27日党建网)材料三:中国心,中国梦盘旋在泰山之巅激荡在东海浪尖唤醒了北归大雁穿越了南国云烟梦想就在我的心间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 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 (节选自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命脉(mi)遮蔽(b) 罔顾(wng) 未雨绸缪(mu)B澎湃(pi) 胸襟(jn) 屏幕(png)恣意妄为(z)C狭隘(i) 遏制() 绚丽(xun) 处变不惊(ch)D羁绊(pn) 绽放(zhn) 蛮横(hng) 弃如敝屣(x)18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汲取 推祟 坚持不懈 千钧之力B舆论 霸凌 此起彼伏 蔚然成风C激荡 诬蔑 煞废苦心 歇斯底里D互鉴 引擎 心无旁鹜 闭门造车1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一”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故作姿态 研发 设想 规律B班门弄斧 研发 联想 标准C故作姿态 研究 联想 规律D班门弄斧 研究 设想 标准20“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忌不可被一地、一事、一时的成功遮蔽了眼睛。B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同,切不可被一事、一地、一时的成功遮蔽了眼睛。C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知,切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D企业要谋长远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对自身的短板要有清醒的认同,切忌不可被一时、一地、一事的成功遮蔽了眼睛。21根据提示,在“材料一”文末横线上补写诗句。(限六字)(1分)不管风吹浪打,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22在“材料二”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美国政府对华为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粗暴、蛮横干预美国一些政客囿于霸权思维意欲遏制中国发展的叫嚣 美国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信口雌黄的恶意攻击A B C D23阅读“材料三”,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把歌词内容补充完整。(5分) 四、写作(50分)2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50分)材料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研学之旅、成长之旅活动。材料二: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 (傅雷家书)材料三: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于漪(教育家)要求: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一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本题共4小题,11分。1(2分)生活需要文学。(答案唯一)(2分)2.(3分)比喻论证。(1分)把“文学”比作“休止符”,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论证了文学可以让人们拥有优雅的人生格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回答论证了中心论点也可。)(2分)3.(3分)“发酵”本义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或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制造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比喻事态持续发展)。(1分,意近即可)此处的“发酵”是指利用“节日”,爱好文学的人们能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1分)作家能感受到温暖,并用自己的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1分)(围绕“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作答,意近即可)4.(3分)C(二)本题共5小题,16分。5.(3分)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答对其中任意两点,3分,答对一点,2分)6.(3分)“漫天”表示风沙范围的广泛,“席卷”展现风势的恢宏,突出了故乡的风强劲有力的特点。(2分)若删除,不能表现出故乡的风沙个性十足、生猛异常(汪洋恣肆、气势恢宏)的特点。(1分)(意近即可)7.(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写故乡风大,引出下文写故乡的治理。(1分)内容上:为下文写故乡经过治理发生巨变作铺垫。(1分)(抓住关键词“铺垫”即可)8.(3分)示例一:(表达方式)景物描写。(1分)本句描写了波光泛动、绿荫倒映的小凌河河水,反映出故乡的人们通过对风沙的治理,环境发生了惊人的转变,(1分)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1分)(意近即可)示例二:(表现手法)对比。(1分)“过去的一切”即第段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的景象,与现在小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1分)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1分)(意近即可)示例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1分)“泛动”“倒映”和“平静”“安谧”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小凌河的美景图(1分)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1分)(意近即可)9.(4分)(1)主旨:作者通过“风”这一特有的元素,展现出故乡的变化,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就。(2分)(2)“时代精神”要点:改革开放带来福祉绿水青山就是(胜过)金山银山绿色环境带来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抓住任意一点,语意连贯,言之有理即可,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本题共2小题,6分)10. (3分)C11.(3分)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围绕“思乡”,意近即可)(二)(本题共4小题,12分)12.(2分)B13.(3分)C14.(4分)(1)(2分)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重”“益”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2)(2分)(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达”“为”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15.(3分) C(三)(本题共1小题,8分)16.(8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本题共7小题,17分)17.(2分)D18.(2分)B19.(2分)A20.(2分)C21.(1分)胜似闲庭信步(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22.(3分)D23.(5分)示例1:翱翔在九霄云天绽放在绿色家园赢得了世界点赞收获了金色华年示例2:飘扬在丰收农田舞动在丝路沿线灿烂了人民笑脸搭建了互惠空间(一句1分,结构相近,内容与“中国梦”相关且搭配得当,至少二、四两句押韵,5分。每句都不押韵扣2分。若抄袭“材料三”划线句子,该句不得分。)四、写作(50分)24.写作(50分)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 4550分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新颖有创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不说空话、套话,书写规范,标点正确,700字以上。二类卷 3844分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结构完整,语言准确,不说空话、套话,书写规范,标点正确,700字以上。三类卷 3037分基本符合题意,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比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结构比较完整,语言比较准确,基本不说空话、套话,书写比较规范,标点错误较少,600字左右。四类卷 2029分基本符合题意,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中心模糊,内容不充实,空话、套话较多,书写不够规范,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较大。五类卷 19分以下不符合题意,不符合文体要求,无中心,内容混乱,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大。说明:1、错别字每3字扣1分(重现者不计),扣完3分为止;2、作文中若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五、卷面书写(3分)根据中考语文科说明,在总分不超过120分的前提下,本次语文考试设有卷面书写分值3分,并计入总分。考查书法及书写能力。卷面书写评分标准书写规范美观,有书法基本功,3分;书写规范美观,有一定书法基本功,2分;书写规范,但无书法基本功,1分;书写不规范,本题不得分。说明:1、卷面书写,由书法老师单独评分。2、卷面书写内容,可以是整个答题卷面,也可以是作文或某个书写量较大的阅读题答题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