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国70周年征文范文3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1730824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建国70周年征文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纪念建国70周年征文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纪念建国70周年征文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建国70周年征文范文3篇【篇一】中国人民奋进七十载,体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就表现为其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爱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奋斗是时代的前进引擎。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篇二】纪念战争,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回忆灾难,是为了让我们相信坚持就会赢得胜利。回顾历史,总有一些日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个国家的历史,不仅能够指引一个民族前行的方向,也同样照亮他们未来的路。9月3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刻在心里的日子。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回望那段家国破碎、民族危亡的岁月,中国人民陷入家国破碎、山河喋血的苦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我们的革命先烈饱经磨难,凭借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无数军民的鲜血和生命,国家损失惨重,四万万同胞浴血奋战,同仇敌忾,打败了侵略者。74年前,通过坚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由此开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74年来,我们从未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珍贵的历史记忆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离我们渐渐远去。74年后的今天,曾经沉睡的华夏儿女们已然觉醒。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一次屹立在世界东方。建国以来,我们虽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但这之间,我们的成就不可磨灭,大庆油田让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两弹一星”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经济开始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神州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铁路网、公路网的建设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日益自信,向世界展现大国风范,中国人民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为中国成立70周年欢呼喝彩。7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屈辱,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绝境中成长,一次又一次苦难中前行。唯有铭记历史,让这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成为我们兴旺发展,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才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回报。和平,来之不易。愿枪炮与硝烟在将来离我们远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篇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伟大征程70年,中华民族已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其背后必然有深刻的经验。9月19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第五场上,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李小新同志,站在党的组织工作角度对于这一经验,进行了诠释。坚持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伟大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伟大的实践成就。包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断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正是有了这些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的正确指导,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崇高的追求、坚强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鉴古知今,“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必须通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心、走深、走实。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伟人毛泽东曾深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骨干如果不忠诚干净担当、素质低下,那干任何事情必然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不可能攻坚克难,不可能取得像样的成功,更何谈伟大成就。干部如果变了质,不是人民的公仆,反倒成了人民的“官老爷”,高高在上、漠视民生疾苦、吮食民脂民膏,那这样的“干部”迟早会被人民推翻、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不可能团结人民去做伟大奋斗。我们正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才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是实践证明了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论断。建国初期,我国在生产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取得了“两弹一星”、核潜艇、人工合成胰岛素等一大批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卓越科研成果,这都是广大知识分子发扬爱国奉献精神的耀眼结晶。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不断推进人才强国建设,如今人才资源总量达1.75亿,这让各国惊叹。各行各业爱国奉献优秀人才的不懈努力奋斗,是推动着我国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生机勃勃,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凡为过往,皆是序章;所有未来,都是礼物”。述往知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是过往绚烂的序章,让我们倍感自豪。新时代壮阔征程中等待我们拼搏的更伟大成就,是未来迷人的礼物,让我们继续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