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712128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语 文 试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背诵、默写(共30格,每格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2、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3、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8、 ,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2、塞上长城空自许, 。 ,千载谁堪伯仲间。13、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胜道也哉! 。1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二、诗词鉴赏(共10分)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上阙一、二句运用修辞方法,以山水寄寓什么样的感情?(2分) 下阙借惜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 万 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每小题3分)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才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注:斩祛射钩:祛,袂,袖子;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寇:敌人B藏于私家,何异公帑。帑:国库里的钱财C由是谗间愈人间:离间的话。D因与从袭等共构之构:图谋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为王都以利诱之耳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佯狂不知所之者AB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D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契丹。B郭崇韬进入洛阳后,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在故人子弟的劝谏下,他把收受的钱财都献出去了。C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乘机在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D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大怒,马彦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了他。21联系全文看,下面对文言文最后一段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郭崇韬当权时,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以避父讳的做法值得非议。B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路为其墓地时,下马痛哭,作者对此不以为然。C郭崇韬尽忠国家,征蜀时,军政大事都由他决断。能破蜀,他功不可没。D破蜀后,郭崇韬派遣使者招抚南诏诸蛮。作者认为这种举动体现了他的大志。四、翻译(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并翻译划横线的句子。(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22、诚然,卿不朕欺。译文: 23、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译文: 24、微景濂,几误罪言者。译文: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2531题。(20分)高 山 流 水余 秋 雨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的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要。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了。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一本。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的手里。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却了你的大半生命。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那天我当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暗然失色,没有一个算得上“知音”。我还没有弹拨出像那样的声音,何来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以舍却苍茫云水间的苦苦寻找,正巧降落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班级。这些疑问,使我第一次认真地抬起头来,迷惑地注视着街道和人群。差不多注视了整整四十年,已经到了满目霜叶的年岁。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的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我想:艰难的远不止我。近年来参加了几个前辈的追悼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悬挂在灵堂中的挽联常常笔涉高山流水,好像死者与撰写挽联的人是当代知音,但我知道,死者对于撰写挽联者的感觉绝非如此。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辩驳能力仅仅几天之后,在他惟一的人生总结仪式里,这一友情话语乌黑鲜亮,强硬得无法修正,让一切参加仪式的人都低头领受。但我们对此又不能生气,如果死者另有知音名单,为什么不在临死前郑重留下呢?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直到生命结束都说不清楚明确的友情序列,任何人都可以来临时扮演一下。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都错位了的友情。25、本文的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学者、散文家。曾以散文集 震动文坛,从此打出“ ”(散文类型)的旗帜。他的文化散文集还有 等。(2分)26、文中加黑框的词书写有误的有两处,请找出并改正。(1分) 应改为 应改为 27、请解释第六段“莫逆”一词的意思 (1分)28、作者在文中提到,他并不赞成“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于孩童时代”这句话,请归纳其原因。(4分) 29、“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3分) 30、在作者的意图中,得遇知音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5分) 3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 本文以作者的内心感受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看法以及对高山流水般友情的向往,笔触自然而动情,令读者为之动容。B、 作者认为只有随着岁月的增加,年龄的增大,直至临死前才能明白友情的真谛。C、 作者认为对友情的感悟是不可能突然发生的,但真正的知音却是可以突然出现的。D、作者认为众多老前辈直至临死前才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知音其实一个也没有。鲁迅认为“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作者“差不多注视了整整四十年”也是为了寻找一个知音。六、语言运用(10分)。32请根据下表中提供的信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一条结论性的意见。(3分)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是22.2%不是66.8%不回答11%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要吗?重要67.4%不重要8.5%无所谓24.1%表一:表二:答:从这两组数据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 33. 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在用词、语法、表述上有不少毛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拼一口气读书,我要当医生一文上月26日刊登后,本报编辑部及广州市102中陆续接到读者不少来电及捐款,至昨天为止,社会各界捐款已超过七万多元。近日,广州市教委已给所属单位发出通知,动员广大师生关心、帮助冯志彬,为他筹建治病基金。另外,经一位热心人搭桥牵线,已下岗的志彬爸爸有望在一家摩托车厂重新上岗。(1)有毛病的四句是哪四句(只填句子序号) (1分)(2)修改如下:(不抄原句,只列出错误所在之处及改法;任选三处)(3分)A_B_C._34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中,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1) (2) 七、话题作文(60分)3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俗话说,和气生财,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确如此,国际和则世界宁,国家和则民族旺,单位和则事业成,家庭和则万事兴,人心和则事事顺。这里的“和”内涵丰富,可以理解为和气、和睦、和谐、和平、温和、平和等等。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体验和感受,也可以编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要求: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同安区0506学年(上)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背诵、默写(共30格,每格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答案:略二、诗词鉴赏(共10分)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比喻;送行人的深情。、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傍晚 西风、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每小题3分)18A(是动词,入侵。)19B(A助词/动词/B介词,“用”;C在/被;D于是、乘机/因而。)20B(他早就有这种想法)21A(A不是郭崇韬改的。)四、翻译(8分)22、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3、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24、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译出大意,1分。译对“微”和“几”,各1分)五、现代文阅读(20分)25文化苦旅 学者散文 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行者无疆等(作品集任选两部即可,每空0.5分共2分)26“嘻”应改为“嬉”,“暗”应改为“黯”(每字修改0.5分共1分)27“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1分,意思对即可)28、孩童时代的友谊只是嬉戏,并未获得真正的意义。友情的感受与成长往往同时发生,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9、虽然我还没找到知音,但我并未失去找到知音的信念。(3分,意思对即可)30寻友者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境界须经历了苍茫云水间的苦苦追寻,于不经意间停留在身边的友人中。(5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表达流畅加1分。)31A、E(4分,每一项2分。B项“直到临死前” C项“不可能” D项的“直至临死前才发现”的分析均不合文意)六、语言运用(10分)32、人们上网聊天讲真话的愿望和实际情况不符。(意思正确即可)(3分)33、4、(1)(答对3个得0.5分,全对得1分)(2)A“不少”放至“读者”之前B“多”字删去C“给”改为“向”D“筹建”改为“筹备”34、略。七、作文。(评分标准参照2005年福建省的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 郭崇韬是代州雁门的人。为人聪慧敏捷,因才干而在当时有名。庄宗还是晋王的时候,郭崇韬在他手下担任中门使,很得庄宗的亲近和信任。庄宗派兵把张文礼围困在镇州,久攻不下。这时,定州的王都色结契丹来犯。郭崇韬说“契丹来犯,不是援救张文礼的,而是王都用利引诱的原因,再说,我们刚刚打败了梁军,应应该乘着高涨的士气,不能自己后退胆怯。”庄宗认为很对,果然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庄宗当了皇帝,就让郭崇韬担任兵部尚书、枢密使。郭崇韬一向廉洁,自从到了洛阳后,就开始接受各方官员的贿赂和赠送,老朋友和手下的人为此都劝戒他,他说:“我位及大将和宰相,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哪里缺少他们那一点东西,现在的藩镇诸侯,多是梁朝的旧将,都是与皇上有旧怨的人。现在的一概拒绝他们,难道他们没有反叛的可能吗?再说,这些钱财藏在我私人的家中,同藏在国库里有什么区别呢?”第二年,皇上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把他所接受的钱财都献出来,作为皇上奖赏的钱财。同光三年的夏天,庄宗因为宫中炎热、潮湿、不能居住而苦恼,想建造高楼来避暑。于是派遣王允平办理此事。郭崇韬进谏说:“陛下过去心中考虑的是天下社稷,现在想的是个人的享受,艰难、安逸的环境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事。但还是希望陛下不要忘了创业的艰难。”庄宗不言语。最终还是让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又极力阻谏。宦官说:“郭崇韬的住宅跟皇上的差不多,哪里知道陛下的热呢!”于是,各种谗言纷纷传到皇上的耳朵中。第二年讨伐蜀地,商议选择大将军。于是让继岌担任西南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军政都由他来决断。郭崇韬向来都很厌烦宦官,继岌的监军李从袭等人看见郭崇韬一个人独揽军权,心里很是不满,想用什么办法算计他。庄宗听说攻占了蜀地,就派宦官向延嗣前去慰劳大军。郭崇韬没有到郊外去迎接他,向延嗣非常愤怒,于是,就与李从袭等人共同谋划陷害郭崇韬。向延嗣回到朝廷后,乘机说蜀地的宝物都被郭崇韬据为己有了,并且诬陷郭崇韬有谋反的意图,将会对魏王不利。庄宗非常愤怒,派宦官马彦圭前往蜀地,监视郭崇韬的动向。马彦圭把这件事报告了给了刘皇后,刘皇后让马彦圭假诏给魏王,让他杀了郭崇韬。郭崇韬掌事的时候,从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以下都极力巴结他。郭崇韬的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弘”字,豆卢革等人以其他的借口奏请皇上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因为他姓郭,于是就说他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认为是真的。他讨伐蜀地,路过郭子仪的墓地时,下马大哭后才离开,人们听说后,以此嘲笑郭崇韬。但是郭崇韬为国家竭尽忠诚,有远大的谋略。他占领蜀地以后,于是派使者把唐朝的威望和恩德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南诏的少数民族,想借此安抚他们,使他们归顺,可以说是有远大的志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