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传人:外****家 文档编号:17100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 . 来源: 代制造 一、引言 作 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特种加工技术,尤其是 电火花 加工技术,自 20世纪 40 年代开创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进人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也朝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虽然一些传统加工技术通过自身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与其它相关技术的融合,在一些难加工材料加工领域(尤其在模具加工领域)表现出了加工效率高等优势,但这些技术的应用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取代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复杂型面、模具等加工领域中的地位。相反,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通过借鉴其它加工技术的发展经验,正不断向微细化、高效化、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二、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在 电火花 加工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由于放电过程本身的复杂性、随机性以及研究手段缺乏创新性,迄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加工工艺和控制理论研究领域,由于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已成为目前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效加工技术、高精密加工技术(如镜面加工技术)、低损耗加工技术、微细加工技术、非导电材料加工技术、 电火花 表面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专家系统等)以及操作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工艺设备开发方面,目前的新型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床在加工功能、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可靠性等方面已全面改善,许多机床已具备了在线检测、智能控制、模块化等功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特种加工机床,而更像切削加工中的 数控机床 甚至 加工中心 。 三、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对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提出了更(译文) 1 高要求,同时也为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加工理论的研究和工艺开发、设备更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今后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加工对象应主要面向传统切削加工不易实现的难加工材料、复杂型面等加工,其中精细加工、精密加工、窄槽加工、深腔加工等将成为发展重点。同时,还应注意与其它特种加工技术或传统切削加工技术的复合应用,充分发挥各种加工方法在难加工材料加工中的优势,取得联合增值效应。相对于切削加工技术而言,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仍是一门较年轻的技术,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借鉴切削加工技术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根据 电火花 成形加工自身的技术特点,选用适当的加工理论、控 制原理和工艺方法,并在己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床向数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应注意不可盲目追求 “ 大而全 ”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具有开放性的数控体系。总体而言,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应是高效率、高精度 、低损耗、微细化、自动化、安全、环保等。 1 电火花 成形加工理论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一些学者对加工过程的放电痕迹、材料蚀除原理等提出了一些新看法,但在 电火花 加工机理研究方面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加工工艺理论和控制理论方面。 在加工工艺理论研究方面,研究热点主要是如何提高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表面质量和加工速度,降低损耗,拓展 电火花 加工的范围,以及探索复杂、微细结构的加工方法等。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全面提高了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加工性能。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智能控制一直是研究重点。国内外生产的新型 电火 花 成形加工机床大多采用了智能控制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使机床操作更容易,对操作人员要求更低。同时,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可在线自动监测、调整加工过程,以实现加工过程的最优化控制。 虽然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理论研究在基础理论、加工工艺理论、控制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发展和提高,但加工工艺理论、控制理论要得到更进一步全面发展,就必须在整个放电过程机理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因此, 电火花 成形加工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将是在进一步探讨加工工艺理论和控制理论,提高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加工性能及加工范围,取得更好控制效果的同时,重点研究放电过程的机理。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理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除放电过程本身的复杂性、随机性外,还由于研究方法及手段缺乏创新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其它研究领域的成功 2 经验,引人先进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技术,克服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深人剖析和揭示整个放电过程的内在本质,建立可客观反映放电过程规律的理论模型,以指导 电火花 成形加工工艺理论和控制 理论的研究,而计算机仿真技术可能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有效工具。 2 电火花 成形加工设备结构的改进 借鉴现代切削加工机床的发展经验, 电火花 成形加工设备向数控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应以高精度、高速度、自动化为追求目标,以技术优势 占领市场;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比,通过对机床功能的合理定位,进行结构改进和模块化设计,采用开放性的数控系统,提高机床设计的合理性,以最低的价格和足够的功能向用户提供可满足不同加工需要的各类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床。 受现代切削加工技术发展的冲击,以前适合采用 电火花 加工的一部分加工领域已逐步为切削加工方式所替代。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零件的制造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种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一些零件结构趋于复杂化、微型化、薄型化,这都使切削加工技术在某些加工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而这些恰好是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技术优势,也是其具有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的现实依据。 为全面推动 电火花 成形加工设备的技术进步,在采用先进控制系统的同时,机床结构的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主要发展方向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 1) 直线伺服系统的应用 电火花 成形加工设备采用直线电机伺服系统可使加工性能获得明显改善,具体表现为: 可实现轴的直接直线运动,省去 丝杠一螺母传动环节,从而保证轴的高速运动; 采用直线电机与滑板一体化结构,可消除滑板与电机之间因存在中间环节而引起的机械响应滞后现象,提高系统的灵敏度,缩短动态响应时间,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其位置检测环节必须采用直线位置反馈元件,实现无中间环节的直接位置检测,从而构成一个全闭环系统,保证加工过程的高精度及精度保持性。目前,直线伺服系统的应用在深窄、微小型腔加工及模压零件一模多腔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这些技术优势要真正实现,除需结合 电火花 成形加工放电过程特性,解决直线伺服系统本身的技术难题外,还必须解决一系列与直线伺服系统配套的相关技术,如直线运动系统的动力平衡、工作台的结构改进等。 3 ( 2) 机床运动方式的改进 突破现有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床运动方式的局限性,是发挥其技术优势、推动其产业发展 的另一重要途径。借鉴现代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经验,可在机床主要的加工成形运动基础上引人圆周运动,特别是采用多轴回转系统与多种直线运动协调组合成多种复合运动方式,以适应不同种类工件的加工要求,扩大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加工范围,提高其在精密加工方面的比较优势和技术效益。目前,许多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床在运动方式上作了一些改进,如瑞士阿奇公司生产的 50)机床拥有 实现空间任何方向的半球平动,这种平动功能在实际加工中具有很高实用价值。但目前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床增设的运动方式还较为单一,应用范围有限。 电火花 成形加工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加工范围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对机床成形运动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最近,日本东京大学余组元博士、增泽隆久教授等提出了电极等损耗概念,即通过对加工路径的合理规划,可使电极损耗处于等损耗状态,从而使电极损耗的补偿变得极为简单。这一概念的提出为 电火花 成形加工运动方 式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当然,由此产生的机床结构改变及其相关技术理论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人与完善,甚至有可能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加工理论。 此外,机床的整体结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以及人一机协调性,借助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如 限元分析等)对机床结构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充分提高机床结构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3 电火花 成形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机理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放电过程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指导,推动 电火花 成形加工工艺向高效率、高精度、低损耗方向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微细化加工方面的发展。 ( 1) 加工过程的高效化 加工过程的高效化不仅体现在通过改进 电火花 加工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工作液系统、机床结构等,减少上述因素对 电火花 成形加工效率的影响,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粗、精加工效率,同时还应尽量减少辅助时间(如编程时间、电极与工件定位时间、维修时间等),这就需要增强机床的自动编程功能,扩展机床的在线后台编程能力,改进 和开发适用的电极与工件定位装置 。 在机床维护方面,应增强机床的多媒体功能和在线帮助功能,对于常见故障,操作人员可直接根据计算机提示实现故障排除,同时这 4 也有利于增强机床的可操作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 ( 2) 加工过程的精密化 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加工技术和工艺方法,目前 电火花 成形加工精度已有全面提高,有的已可达到镜面加工水平。但从总体来看,先进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 和广泛,因此有必要全面推动已有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在保证加工速度、加工成本的前提下,使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精度水平进一步提高,使 电火花 成形加工成为一些主要零件、关键零件的最终加工方式。同时,对加工精度的衡量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件 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还应包括型面的几何精度、变质层厚度以及微观裂纹、氧化、锈蚀等。 ( 3) 加工过程的微细化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窄槽、深腔、微细零件的加工,因此加工过程的微细化是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电火花 微细加工机 理与常规 电火花 成形加工相同,但有自身的工艺特点:每个脉冲的放电能量很小,工作液循环困难,稳定的放电间隙范围小等。基于这些工艺特点,微细 电火花 成形加工的加工装置、工作液循环系统、电极制备等必然与常规 电火花 成形加工有很大区别。因此,需要重点研究非机械作用力及其干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等,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及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 4) 应用范围的扩大 目前, 电火花 成形加工不仅可加工各种导电金属材料和复杂型腔,还能实现对半导体材料、非导电材料的加工,并取得了较好的加工效果。同 时,电极材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多。这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半导体材料、非导电材料的放电加工机理,促进其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加工过程稳定性的提高,扩大可加工材料的范围;除加工复杂型腔外,进一步实现对三维型腔、复杂型面的加工;研制性能优越的新型电极材料。 四、操作安全与环境保护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火花 成形加工 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工作液飞溅、烟雾、噪声、电磁辐射、有害气体等不安全因素和污染,对操作者人身安全及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为保证电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 “ 绿色制造 ” 原则,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低限度产生与排放。 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5 封闭的机床工作区。这有利于改善工作液、烟雾、电磁辐射等对人体、机床、工作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操作过程中防止触电危险以及对有害气体的集中处理排放; 替代性技术的运用。例如,为减少使用工作液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可在保证加工效率、加工精 度、加工成本以及加工过程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污染较小的工作液,同时应大力研究、开发不使用工作液的成形加工技术; 废弃物的后处理。对于加工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需要特别指出,对加工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的合理处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还有利于改善操作者的工作环境,使操作者工作时心情愉快,这对于提高电加工产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五、结语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难加工材料、复杂零件精密加工的有效手段。研究人员应借鉴其它加工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成果,在深人研究 电火花 放电机理的基础上,指导 电 火花 成形加工工艺理论和控制理论的研究,改善机床结构和设计方法,建立基于 的开放性数控体系,实现智能控制技术与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高度重视操作安全和环境保护,全面推动 电火花 成形加工技术更快发展。 参考资料 1 R. C. S. 32001,2760. 2 R. C. A. 22001,2954. 6 of I、 s an of 0th 0s in of in 990s, so on a is as as to in in to to to so on in On to so is t in as as in in in a in so as as so on In 7 in so on so on no is in in to of he of to a be to to to so on in so on At or to in Is in a in be to in to in in to to as of be so 1. of n to so on to by no in in In 8 is as as so in In is to be to At in so on to in of be is at it is to 2. he to is a On by by On to 9 by to of a of to to a of is by to to be in is it to in (1) he to be to to a of in of an At in a a of so (2) of 10 of is in of of it in At in of 0) of in of is is in so on an is to of e so on to so on to reaso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外文翻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