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练习.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70169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复习1、 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国 、 的工程师。他主持修筑的 铁路, 起自 止于 。这是第一条 由 的工程设计人员 、 的铁路干线。、给加点字注音 阻挠 藐视 讥笑 要挟 狂风怒号、詹天佑不怕 ,也不怕 ,哪里要 ,哪里 ,哪里要 ,哪里要 ,都要 ,进行 。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詹天佑 。4、什么隧道采用了“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法”,原因是什么? 5什么隧道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好处是什么? 6、画图: “人”字形线路、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法、中部凿井法。7、詹天佑是一个 的人。8、请再写出2位我国爱国人士的名字: 、 。9、“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这句话让你想起哪些四字词语或成语(至少写2个) 、 、 10、背诵第四自然段。二、怀念母亲1、作者是 ,我还读过他的 2、中心: 3、“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 4、作者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浓浓地糊在心头。”请谈谈你的理解。 5、作者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母亲的面影会是: 我体会到 的情感。6、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指得是 和 。三、写出句子属于哪种描写,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 )描写,表达了 。2、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 )描写,表达了 。四、转述1、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五、默写日积月累 第三单元复习 一、填空:1、穷人作者是 国作家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 、 2、穷人一文中,穷人指得是 。文章主要人物是 ,他们是 的人。3、穷人主要内容: 4、“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这句话中的“你”指 ,“他们”指 。桑娜此时心情一定是 。5、唯一的听众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6、教我学琴的老妇人不是 ,而是 。7、老妇人假装“耳聋”的原因是 8、老妇人认为拉好琴的方法是: 。9、“我心理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 二、回答问题:1、文中两次出现“桑娜沉思”,她两次沉思分别在想些什么?2、课文两次出现“沉默”,桑娜和渔夫分别在想些什么?3、渔夫皱起眉 他的脸变得严肃 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 地把他们抱来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加标点。用“ ”画出渔夫下定决心收养孤儿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听老师读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你从中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5、“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几次出现?为什么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三、默写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中的作家作品。 第四单元期末复习一、填空:1、15课的作者是 ,文章为 结构。可以分为 段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片土地指的是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向我们表达了 4、印第安酋长分别从 、 、 、这三方面向白人提出了要求。5、 “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这句话中把 比喻成 6、“河水是我们的兄弟”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7、“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在文中出现 次。这样写的好处是 8、竭泽而渔告诉我们 二、回答问题:1、只有一个地球都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各举一例。2、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明。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么?5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6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然资源有限”的?7重点语句理解(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8、“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这段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9、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10、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三、默写15课3、4、10、11节和日积月累 第五单元复习少年闰土一、给带点字注音。 正月( ) 五行( ) 神佛( ) 供品( ) 畜生( ) 二、填空。1、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 。我还知道鲁迅的作品有 、 。2、课文重点写了闰土讲的 、 、 、 四件事(小标题的形式)3、闰土是一个 的农村少年。 三、理解句子含义。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含义是: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含义是: 四、问答题。3、课文所写的四件事中,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说一说。 4、关于捕鸟,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方面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填空。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 ,段落以 为标志。2、作者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小事(小标题): 。3、文中的鲁迅是一个 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之情。4、“救助车夫”一段中描写鲁迅的动作词有: 表现了鲁迅 的思想感情。5、表现鲁迅精神写照的句子是: 二、照样子,再写三个词。 1、黑洞洞: 、 、 。 2、马马虎虎: 、 、 。 3、哈哈大笑: 、 、 。 4、接连不断(含“不”字): 、 、 。5、北风怒号(谁,干什么): 、 、 。 三、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理解句子。1、“你看,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含义: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含义: 四、问答题:概括说一说课文第一部分和后几部分的关系。 五、按要求抄写文中的词语。 1、描写人物形态的: 、 2、描写人物表情的: 、 、 第六单元复习 一、填空: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分为 三类。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 等伟大诗人。2、采薇 1)选自 。 2)主要写 。3)“杨柳依依”写出了 “雨雪霏霏”写出了 3、春夜喜雨1)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作,属于 诗。2)诗中没有一个 字,但处处体现着诗人 的心情。3)解词 潜: 发生: 乃: 润物: 野径: 锦官城: 花重: 后四句诗意: 4)我还知道的杜甫诗有: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作者是 朝 ,“西江月”是 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 2)这首诗表明的时间 ,地点是 。“别枝惊鹊”的意思是 3)上阕描写了 4)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 6)“七八个”“两三点”在文中是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 5、天净沙秋1)“天净沙”是 ,是 代散曲家 描写 的一首小曲。2)飞鸿影下: 3)作者抓住了 这六个典型景物写出了秋天傍晚的萧条。接着描写了 ,把秋天的色彩美呈现在眼前。4)我还知道元代的 的作品是 6、太阳的话1)作者是 ,这是一首 。2)作者借 象征 ,表达了作者 。3)现代诗与古代诗区别是 7、白桦1)作者是 国诗人 。2)诗歌以 为中心,描写了它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之情。8、诗歌的特点: 9、我国诗歌的六艺是: 第七单元复习老人与海鸥一 注音: 塑料( ) 撮起( ) 亲昵( ) 啧啧( ) 应声( ) 滇池( ) 旋涡( ) 模样( )二、填空:1、老人与海鸥作者是 , 海鸥老人是指 。2、课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指: 3、你感受最深的场景是: 三、内容和中心:1、主要内容:2、中心思想:四、理解句子含义: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被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3)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4)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5)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五、写出省略号的作用:1)“独脚”、“老沙”作用 2)我们仿佛又看见了老人与海鸥在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大,带到湖边。作用 3)它去年没来,今年也没来海鸥是幸福鸟、吉祥鸟。作用 4)遗像中的老人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一会,海鸥在遗像旁站成两行。作用 最后一头战象1、 注音: 势不可当( ) 中弹( ) 炯炯有神( ) 浴血搏杀( ) 象冢( ) 扑喇喇( ) 摩挲( )二、填空:1、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是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 、 2、最后一头战象以 为序,依次记叙了 、 、 、 这四个感人情节。、课文通过对嘎羧的 、 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 、 的高尚情怀。三、主内、中心: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四、答题:认真读文14-16节,写出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后的动作词。嘎羧是一头怎样的大象?请结合内容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