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701266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威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殖和发育。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P2图解)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4、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比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5、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P4图)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2、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3、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若虫经过5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4、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还有蟋蟀、蝼蛄、螳螂等。5、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比较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凶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6、列表比较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青蛙在性成熟后,通过雄蛙鸣叫(求偶),雌雄抱对(排卵、排精),受精卵(体外受精)在水中孵化成蝌蚪(有尾无四肢,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尾游泳),经变态发育成成蛙(尾消失,出现四肢,陆地生活,主要用肺呼吸)。(P13图)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受环境中水和温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保护环境、防止水质污染是保护两栖动物的有效措施。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比较早期蝌蚪成蛙外形特征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部头部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躯干、四肢、尾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适于在水中游泳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1、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还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壳和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有利于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交换)。(P17图)2、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空气,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3、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5、在鸟的生殖过程中,一定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不一定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6、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方式;生物种类生殖方式发育方式昆虫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鸟类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无变态发育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3、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4、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5、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6、美国的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有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2、基因大多数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3、基因是染色体上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4、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5、在形成镜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成单存在的)6、基因和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地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DNA和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7、基因的传递: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生物体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发生了减半的变化(不再有成对的染色体,例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而生殖细胞中只有23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再经两两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成原来的数量,这样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就具有和原来亲代相同的染色体。基因存在与染色体上,随染色体而传递给子代,因此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子代。(P31图解)8、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进一步研究证实。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个隐性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成矮。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隐性性状的,起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4、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的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1、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的观察中发现: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证实。2、性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与性别的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不相同,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相同的,为XX染色体。3、男人的一对XY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不同的精子中,因此男人形成了两中类型不同(一种精子含X染色体,一种精子含Y染色体)但比例相同的精子;女人形成卵细胞时,XX彼此分离,因此只形成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4、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除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依次生殖活动中排除上亿的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的数量相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当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则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则将来发育成男孩。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P38图解)5、在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大致是1:1。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1、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但单纯有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即: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属可遗传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属不可遗传变异)。2、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1)人工选择育种(如繁育高产奶牛),其原理是控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的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发生了变异。(2)杂交育种(如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其原理是基因重组。(3)诱变育种(如培育太空椒),其原理是基因突变。(4)多倍体育种(如处理甜菜的幼苗),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原因)1、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生命起源的场所是原始海洋2、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3、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4、 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重要的证据化石5、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例如: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6、 现存生物中,很多简单低等的没有灭绝,而且分布广泛(原因:适应环境)7、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产生变异后,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来说,每种生物的现有特征都是生物产生各种变异后,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保护色(体色与环境相似,如雷鸟)、警戒色(一般有毒,体色与环境反差大,如某些毒蛾、毒蛙)和拟态(体色与环境相似、形态模仿其他生物,枯叶蝶)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进化原因:遗传变异(根本原因) 自然选择即环境(外因、动力)生物进化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不是都有利于生存;某生物越来越多的原因分析:某物种产生了多种变异,在环境的选择下,使某个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生存繁殖机会大,越来越多。如大风海岛上无翅昆虫多,因为它们被大风这种环境所自然选择。第八单元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传染病及其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1、 区分传染病(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如流感、艾滋病、肺结核、蛔虫病等)和非传染病(如白化病、血友病、近视眼、贫血、结膜炎等)2、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肝炎患者传播途径:空气(流感、非典)、饮食(肝炎)、生物媒介(蚊是传播疟疾的媒介)4、 艾滋病病原体:HIV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5、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治疗、隔离病人等)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锻炼、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6、 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抗体: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7、 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针对多种抗原,即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针对一种抗原,即第三道防线8、 免疫的功能免疫: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识别异己、破坏排斥非己成分维持身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抵抗抗原入侵,防止疾病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过敏反应: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如花粉、药物、食物过敏器官移植:排斥反应9、 计划免疫疫苗:通常是杀死的或减少毒性的病原体制成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计划免疫意义:预防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1、安全用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2、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OTC)处方药(R)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OTC)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3、正确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4、急救:“120”紧急呼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二、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起神经衰退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