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均衡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68667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均衡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劳动力均衡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劳动力均衡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均衡,1,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非均衡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内部劳动力市场,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分析方法在于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变量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实现均衡。,3,一、经济学中描述的均衡,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4,局部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其他市场因素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条件下,研究单个市场均衡状态的实现与新旧均衡的变动。 代表人物:剑桥学派的马歇尔,5,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市场上所有市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各个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一种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确定。 代表人物:洛桑学派的瓦尔拉,6,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设定变量的调整能够在可以忽略的瞬时内完成的,其调整时间设为零。 动态均衡分析认定经济变量调整中时间的重要性,着重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它要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7,3. 非均衡概念,在古典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一般地说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必然要立即向其他状态转化。而在现代非均衡理论中,非均衡具有行为确定的含义,因此具有稳固性,可以持久的存在,而不仅是一种过渡状态。 有时是因为制度的原因被固定或受到限制, 有时是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得不到及时的调整, 因此,市场运行的结果,通常是非均衡的,变量之间是不均等的。,8,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供大于求 这种类型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 供不应求 这种类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缺乏劳动力。 供求均衡 (1)劳动力供给能够为社会全部吸收;(2)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全部得到满足。,9,四、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就业数量的惟一因素。 在劳动力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此时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就业量。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的决定。,10,静态均衡的形成,W,L,S= f (W ) D = f (W ),S,D,e,W1 We W3,Lc La Le Lb Lf,a,b,c,f,11,五、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W,L,S1,S,S2,D,(一)劳动力供给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12,(二)劳动力需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13,(三)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14,劳动力供需同时减少,工资率怎样变化?,15,六、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在考虑了时间因素后,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下一个时期(t+1)的劳动力供给实际上是本期(t)工资率的函数。,16,假设条件,假设本期(t)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Wt=f(Dt) 假设本期(t)的工资率(Wt)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 即本期的工资率Wt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St+1为因变量。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St+1=f(Wt),17,(二)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其图形称之为“收敛型蛛网” 。,18,收敛型蛛网,19,20,.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表明相对于工资率变动,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因此,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恢复均衡。这种波动称为“发散型蛛网”。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被看作是“蛛网不稳定条件”。 在实践当中,一般很少有发散性的波动。,21,发散型蛛网,22,2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性的,越来越小;也不是发散性的,越来越大,而是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称为“封闭型蛛网”。,24,封闭型蛛网,25,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一、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三、充分就业,26,一、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实现均衡,27,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28,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假设条件可知:劳动者有完备的信息,各类流动成本为零且不存在任何制度性或其他障碍,劳动力是同质的,即都存在或都不存在对当前特定技能的任何预先投资,其他劳动或工作条件一样等等。那么,流动和竞争,必然导致没有任何,工资差别,29,劳动力流动导致地区工资均衡,30,资本流动导致地区工资均衡,31,三、充分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均衡工资决定的同时,导致充分就业。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构成“充分就业”的就业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量。当劳动力供给曲线或劳动力需求曲线一方或双方都发生移位时,均衡工资的水平不同,其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也是不同的。,32,充分就业,33,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一、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 二、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三、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 四、UV分析,34,一、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瓦尔拉需求与供给 有效需求与供给 非瓦尔拉均衡 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非均衡市场,35,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非均衡市场的原因,(1)工资率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 (2)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其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节; (3)由于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调节。,36,二、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律规定(如最低工资法),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下,而引起劳动力 ? ? ? ? 所造成的失业现象。,供大于求,37,非自愿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它不是由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需求成为数量限制的情形下发生的失业。,38,三、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在存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利用强制替代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部分企业因劳动力短缺而停产;对产品产量和品种进行调整;改变工艺和相应地改进技术和装备;用不合格劳动力做补充。 劳动力短缺具有累积效应和溢散效应。,39,劳动力过剩的表现是劳动力滞存。这种滞存发生在企业内部,就是“隐性失业”,发生在企业外部,就是“显性失业”。,40,四、UV分析,U - unemployment 失业 V - vacancies 职位空缺,UV分析是从失业与职未空位(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认识劳动力市场种资源分配机能的效率的分析方法。,41,失业、职业空位、均衡失业与供求平衡的关系,42,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一、早期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年龄、性别等) 二、世纪年代的理论(劳动者能力) 三、近年的理论解释(种族、性别、年龄),43,第五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一、企业组织与雇佣活动 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44,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由几个要素构成,(一)组织结构 横向联系 建立在生产、销售、营业、财务、人力资源计划、总务、研究与开发等布同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的体制之上,但生产和销售活动经常分为不同的工厂和营业部来进行。 纵向联系 从工作现场的一般工作员工开始,经过现场监督人员或管理人员、中间管理人员直至最高经营者的层级序列。,45,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规则 雇佣调整,46,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规则,职位管理上的规则 薪酬管理上的规则 教育培训的规则 劳动关系的规则,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