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有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7560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姓名 班级 考号 装 订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大庆油田教育中心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初一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认真审题,仔细答卷,让你的聪明与智慧在这里展现,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字注音并补足成语(2分)摇曳( ) 教诲( ) 白驹过( ) 温文( )雅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莫非它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A比喻 拟人 反问 排比 B反语 夸张 设问 排比 C比喻 拟人 反问 反复 D反语 夸张 设问 反复 3、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把改正之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1)拥有一本好书就好像如同拥有了整个世界。 (2)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野生动物。 4、在横线上仿写,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2分)禾苗感激雨露,才有了饱满丰硕的果实;大树感激春风,才有了枝繁叶茂的绿茵; , 。5、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便可发现,语言也在悄然演变。比如,“瘦身”的意思就是“减肥”,“甩卖”的意思就是“减价”。请写出下面时兴的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分)粉丝 。限塑 。伊妹儿 。灌水 。 6、默写填空:(8分)(1)良药苦口利于病, 。(2)学而不思则罔, 。(4)墨梅中,寄寓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5)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塑造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的诗句是: , 。(6)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 。7、口语交际:期末考试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市游泳馆参加中学生游泳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2分)(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 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二、短文阅读理解(40分)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可就是有一点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任何代价。”小鱼说。“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0分)1、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 展开情节内容。(2分)2、结合生活实际,文中的“钓钩”可理解为: (3分)3、“大鱼”说话很注意限制性词语的运用,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 (2分)4、如果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 (3分) (16分)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上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住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你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A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 。B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上面,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C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6分)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A、幽静 清幽 波涛汹涌 微波粼粼B、清幽 幽静 波光粼粼 波涛汹涌C、幽静 清静 波光粼粼 波涛汹涌D、幽静 清幽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2、下面一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根据文意,它应当在文中的( )处。(2分) 兄妹俩被美好的琴声陶醉了。3、这篇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的小镇上、茅屋里、客店里,最主要的人物是 。(3分)4、皮鞋匠兄妹从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感受到了什么?(答题不超过15字)(4分) 答: 5、贝多芬为什么弹奏完第二首曲子就飞奔回客店?(3分)答: 6、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2分)A、介绍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经过。B、表现贝多芬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C、反映贝多芬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关心。D、说明贝多芬的乐曲受到普遍喜爱。 (14分)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对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土豆。我从没见过他做鱼、肉、鸡、鸭等荤菜。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天真烂漫的笑容。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 。 (14分)1、第段写“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的“独特”体现在哪些方面?(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答: 2、下面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欣然”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B、“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写着理解和尊重。”“写着”在句中是“表现出”的意思。C、“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美其名曰”在这里含有自我嘲讽的意味。D、“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句中把“虚荣心”比作思想垃圾。3、第段中写“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惊讶”“犹豫”“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答:“惊讶”: “犹豫”: “脸红”: 4、对文章第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写房东先生说话时“得意”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易拉罐时满意的心态。B、写房东先生唱“童年时代的儿歌”表明这首儿歌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C、写房东先生“像个孩子似的”,表明他在捡垃圾的同时,也重温了童年的美好生活。D、描写房东先生“天真烂漫的笑容”,表现了他坦诚直率的性格。5、对第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的一部分。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6、文章结尾处写道:“我懂得, 。”“我”懂得了什么?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将句中空缺的内容写出来。(不超过20字)(3分) 作文:题目一:微笑在生活中,在学校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会互相投以微笑。此时,你是否理解自己生活在友爱的海洋里,希望世间多一份友爱与理解,多一份微笑?把你记忆里的动人情景描述出来,让大家共享,500字以上。题目二:请以“学会”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记叙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10020030010020030040004000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略。2、A.3、(1)去掉“好像”或者“如同”。(2)在句末加“的罪行”。4、略。5、粉丝:追星族。限塑:6月1日起国家规定停止生产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伊妹儿:邮件。灌水: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意义不大的文章。6、略。7、:1)你不能参加游泳比赛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中考)。 (2)妈妈,参加游泳比赛的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期末考试啊!二、阅读分析部分参考答案1、对话或语言描写 2、致命的陷阱或骗局 3、最安全的,绝对 4、“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或者“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1、D 2、C 3、有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莱茵河边上,贝多芬 4、月光洒在海面上,大风卷起了巨浪 5、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6、A1、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2、C 3、对房东的行为不解 想与他一起捡垃圾又怕丢面子 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 4、C 5、A 6、捡垃圾是一项提高人们思想素质的公益活动(大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