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概论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关系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66224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概论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关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概论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关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概论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关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关系,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制度)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或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1,(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的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2,(三)布雷顿森林体系 1、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了一次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金融会议(全称“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最后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此产生的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3,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一个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核心; 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 “双挂钩”:首先,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每盎司黄金折合35美元(即1美元等于0.888671克黄金)的黄金官价,其他国家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其次,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规定与美元比价。】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实行固定汇率制(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兑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使各国货币通过固定汇率与美元连接在一起); 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政策,4,资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于1945年12月4日由29个国家签署了协定而成立,于1947年3月1日开始金融运作,总部设在华盛顿。它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5,资料:世界银行,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5年12月27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并在巴黎、纽约、伦敦、东京、日内瓦等地设有办事处,此外还在20多个发展中成员国设立了办事处 。 1980年5月,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IBRD) 通称“世界银行” (World Bank) 。,6,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从美元荒、美元过剩到美元危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初期,欧洲各资本主义主要国家需要从美国进口各种商品,但又缺乏美元来支付。这种缺乏美元的现象被称为“美元荒”。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美国的国际收支逐渐从顺差变为逆差。随着美元和黄金大量地从美国流出,形成了所谓的“美元过剩”(“美元灾”)。 60年代以后,美国始终无法扭转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每况愈下,最终在1960年10月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7,(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968 年、 1971 年、 1973 年美元危机多次爆发。 1973 年 2 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尼克松政府)正式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 到1973年,固定汇率制难以维持,各国货币汇率先后对美元实行浮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建立到瓦解,实际上是美国和美元由盛而衰,日本、欧洲由衰而盛的过程。,8,(四)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国际金融关系动荡混乱。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门研究国际货币制度问题的)“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即“牙买加会议”),就若干重大的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加协定”。在这个协定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内容: 修订IMF的基本份额发达国家投票权相对减少; 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 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可采取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或两者并存) 关于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取代美元和黄金成为主要储备资产;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9,牙买加体系评价: 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自发实行并得到牙买加协议承认,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牙买加体系只是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实际发生的深刻变化部分的予以合理化,并没有进行重大的改革。 (“一种没有制度的体系”),10,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汇率浮动汇率制为主 国际储备美元、欧元、日元等同时并存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 国际收支调节一些逆差国长期逆差,同时,一些顺差国长期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11,(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观点 在现存体系上的调整派: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构架 基本完善,所要改进的 只是推广的问题。 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派: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江河日下”,简单的修补已经无济于事,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2,资料:全球金融危机,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简称“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美国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13,2008年9月14日,雷曼兄弟公司在美联储拒绝提供资金支持援助后提出破产申请。在同一天美林证券宣布被美国银行收购。这两件事标志着接下来这一星期2008年9月全球股市大崩盘的序幕,在9月15日和9月17日全球股市发生市值暴跌的情形。 2008年10月6日,一个重大的银行和财政危机在北欧国家冰岛发生,并导致冰岛的主要货币冰岛克朗对欧元的汇率贬值30%。 在当天晚上冰岛国会举行的一项会议中通过了一个紧急法案,授与政府有较大的权限来接管和整顿银行。冰岛濒临国家破产 。(冰岛金融业当年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从“最幸福国家”,到濒临“破产”,从“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国之一”到“人均负债20万美元”,冰岛向世人展示了金融风暴的巨大破坏力。,14,(三)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 1、货币改革 当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危机的根源,需要改革,这已是国际共识,但改革的方向存在根本性争论。国际货币体系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由更多的国家货币来分担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还是推动成立全球超主权货币或者全球单一货币?,15,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3月份提出超主权货币主张(创造世界货币),被认为是挑战美元主导货币地位。 “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世界需要单一的世界货币,即超主权货币。 蒙代尔主张通过改组IMF或是新成立全球中央银行的方式,来执行对全球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融合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和英镑为一个DEY(基于美元、欧元、日元为基础的世界货币单位)货币,充当全球货币,最终实现全球化货币。,16,2、国际金融机构改革(IMF改革) 增加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 2010年10月23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韩国庆州闭幕。各国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改革问题达成共识,将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6%以上的份额,而中国所占份额将从第六位升至第三位(中国IMF持有份额将从现在不足4%升至6.19%,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仅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17,三、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监管 (一)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 1、由于旧的金融管制措施基本被取缔或被有效规避,而新的管制法规却迟迟没有出台,以至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出现了一种近乎不受任何制约、自由追逐最大利润的倾向。 2、衍生金融工具(往往脱离实质经济活动)迅速蔓延,国际资本流动趋于短期化并充满易变性,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交易使国际金融市场充满投机性。金融投机变得比商品和服务贸易更有利可图。,18,(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 1、巴塞尔委员会:1974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比利时、加拿大 、瑞典和瑞士及卢森堡等12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代表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下,在(瑞士)巴塞尔集会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问题,并于1975年2月设立了常设监督机构,即巴塞尔委员会。 2、巴塞尔协议: 1975年9月26日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第一个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管,即第一个巴塞尔协议; 1983年5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对银行国外机构监管的原则,即第二个巴塞尔协议;,19,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是加强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的划时代的文件,即第三个巴塞尔协议。该协议突出了风险防范在金融业运作中的核心地位。 1994年7月和1996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分别通过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指导原则和资本协议修正案,通称巴塞尔补充协议 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20,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 提出加强全球金融监管 监管缺位、监管手段的缺失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大原因。2008年的金融危机具有典型的全球化背景,“全球化”与“监管体制非全球化”之间的不匹配是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跨境投资的激增是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主权国家无法有效监管境外投资活动,这一状况助长了危机的发生。) 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牵连广泛,源于美国的金融风险已通过各类渠道扩散到全球。随着信贷急剧紧缩、市场信心迅速恶化,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金融危机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全球金融体制的监管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1,复习思考题,1、简述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2、如何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得与失? 3、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4、如何看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22,推荐阅读书目,1、WTO世界贸易报告 2、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 (美)比特纳 著,覃扬眉,丁颖颖 译,中信出版社,2008-7-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