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X年12月)何志华.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45196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X年12月)何志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X年12月)何志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X年12月)何志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资料(2009年12月)何志华一、考试说明(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2、单项选择10题,每题1分,共10分;3、多项选择5题,每题2分,共10分;4、简答题(含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5、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的时间与形式90分钟闭卷考试二、复习指导1、单项选择题及多项选择题见期末复习指导手册综合练习。(占20)2、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占80)(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行政领导P1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2、领导权变理论P27(2009年上半年已考)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 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3、柔性领导P29所谓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第二章领导授权P56所谓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第三章1、领导体制P75所谓领导体制,概括说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2、领导层次P76所谓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3、领导幅度P76所谓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命令发出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4、一长制P84所谓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5、委员会制P85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第四章1、领导者P113 领导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聘用或由群众推举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2、领导环境P115(不在重点内,但在2009年上半年已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它与领导、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3、领导文化(P134)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第五章1、领导素质P150(2009年上半年已考)所谓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2、领导群体结构(P158)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第六章1、领导关系P183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领导者与领导者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2、群体(P188)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3、非正式群体(P192-193)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第七章1、头脑风暴法P237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 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做出集体判断的方法。2、鱼缸法P238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然后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第八章1、近因效应P274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 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2、马太效应P274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3、戴维现象P275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这一现象被叫做“戴维现象”。第九章强制性影响力P322(不在重点内,但在2009年上半年已考)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为领导者所独有,它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影响力。第十章1.领导协调(P348)所谓领导协调,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2.领导方法(P352)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办法、手段、措施、步骤等的总和。3.重人式领导方式(P355)重人式领导方式是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者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关系,以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第十一章1、领导效能P371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活动目标的能力与所获得的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效益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状态、组织环境与组织关系的有效变化的系统综合。2、领导发展P389领导发展是指领导者对自身领导力的发展,即领导者根据时代和环境的需要,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进行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第十二章电子政务P404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二)简答题(含辨析题) 第二章1、简述行使领导权力需要遵循的原则P54-P55正当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权变性原则。 2、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P59适当原则责任原则可控原则信任原则考绩原则第五章1、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辨析题)P162-P163正确。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在行使领导职能时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2、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辨析题)P172正确。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情不办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要各守其职。第六章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辨析题)P193、P194、P195错误。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非下式群体给予关注和重视。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入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和放任自流。第七章危机就是机会(辨析题)P247错误。这是一种比较绝对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眷巨大的机会。“危机”是“危”与“机”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泛指事件发展来得突然,发展到了一个临界值,给人以很大的压力。“机”具有机会的含义,指事情变化的枢纽与重要关系的环节。危机具有双重性,只有抓住时机,危机才是机会。第十章1、良好的沟通有哪些作用?P344沟通有利于消除误会,确立互信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沟通有利于协调组织成员的步伐和行动,确保组织计划和目标的顺利完成。沟通有利于领导者准确、迅速、完整地了解组织及部属的动态,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沟通有利于加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及能量的交换,保证组织与环境协调一致。沟通有利于激励下属的斗志,激发整体创新智慧,增强组织的持续发展动力。2、所有的冲突都是有害的。(辨析题)P350错误。冲突作为一种矛盾的存在形式,存在着正面与反面、建设与破坏、有益与有害两种功能。有益冲突是能够促进组织发展的冲突,如果没有这种冲突,组织就会停滞不前。有害冲突是组织中具有破坏性的或阻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因此,冲突并不总是有害的。第十二章简述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P418419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三)论述题(含案例分析)第二章1、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P51P54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1)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置身于一定的政体下进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相一致。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运用相配套。(2)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3)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4)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1)组织职能的配置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置的基础。(2)组织是领导权力合理划分与配置的载体。(3)组织人员是领导权力行使的主体。2、论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P66P70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1)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核心是分权,同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2)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两种实现方式: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3)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意在使公共权力内部的机构和官员实行相互的监督和制约。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1)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含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谦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严格地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2)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侧重于事先预防,期待将问题解决在可能出现之前。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1)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遏权力滥用的作用。(2)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4、权力制约的制度建设(1)在制度建设中,要注意三种制约机制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2)保证权力的相互制约机制正常运行,要健全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使公共利益的主体广大公民承担起监督监督者的责任。(3)道德和法纪教育的教育内容应当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来自公民的舆论的评判。(4)每一种机制的内部也要注意相互配合的问题。第五章论述领导者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P169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第一,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高途径,领导者要想获得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都要依靠教育。教育共有六种基本方式:一是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二是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就是权威的社会教化;三是自由的社会熏陶,即自举发生的教育性影响;四是有期待的家庭教育;五是有意识的自我教育;六是补充性的大众化教育,也就是培训,是在一定教育素质基础上进行的培育能力的训练。对领导者的教育,要充分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手段的作用,以全面、立体地提高领导素质。 第二,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领导活动不是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具体问题,这种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只有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领导者参加实践活动的途径多种多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如主持会议、组织起草修改文件、解决下属纠纷等,以提高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等;实施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组织、指挥等管理活动,以提高综合管理和灵活应变能力等。 第三,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惟其如此,修持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高。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领导者应具有一种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领导者要敢于将自己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善于了解和接受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评价,善于自我批评,努力自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领导者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缺陷,发扬自身优点,提高自身素质。第七章1、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该如何设置?P232领导决策体制,即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一般由以下五大系统组成: 第一,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是决策体制的核心部门,由拥有决策权并负有责任的决策者及其设立的决策机构组成。 第二,智囊系统。智囊系统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系统,由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三,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专门为决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决策服务性机构。 第四,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指将各项决策指令付诸实施的系统。 第五,监督系统。监督系统是对执行系统贯彻、执行决策系统的指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系统。2、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P243危机定义、P247契机定义P249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领导来讲,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处理危机,有效地处理危机可以使领导人得到更高的权威,也有助于领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第八章1、论述领导用人的原则(任选五点论述即可)P269P270第一,峰区年龄原则。第二,扬长避短原则。第三,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第四,诚信不疑原则。第五,明责授权原则。第六,环境原则。第七,数量原则。第八,用养并重原则。第九,流动原则。2、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任选五点论述即可)P272-275(一)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容易产生一种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性加在他的身上;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又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头上。 (二)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往往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当他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个性、爱好、思想等)时,就常常认为别人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或者说,当他需要判断别人时,就往往将自己的特性“投射”给别人,想像其他人的特性也和自己一样,也即常言所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投射效应”是一些人用来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简单方法。很显然,这种看法容易产生两个缺陷:一是可能高估了别人与自己看法和想法的相似性;二是可能高估了别人在个性、爱好、品德等方面与自己的一致性,甚至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相互回报心理 相互回报心理也叫相互回报行为,它是指社会上的人往往有一种倾向:喜欢那些他自认为喜欢他的人,讨厌那些自认为讨厌他的人。 相互回报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积极的相互回报行为有助于人们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有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我们应对消极的相互回报行为予以警惕。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人们在相互类比中产生出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即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嫉妒心理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影响领导班子团结;二是影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会导致嫉贤妒能,排除异己,打击先进,压抑人才,破坏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四是会导致奖惩不公,升降失准,该奖者不奖,该提拔者不提拔,失信于民,损害人力资源的管理;五是会形成对改革者的压力。 (五)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 (六)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 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七)偏见效应 所谓偏见效应是指从某种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出发,纯主观地做出对人的判 断的一种现象。 (八)马太效应 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 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 不合理现象。 (九)戴维现象 伯乐由识别和培养千里马,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千里马奔驰,这一现象被叫做“戴维现象”。第十章论述创建一个成功的团队。P341P342(1)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2)设立共同的目标;(3)团队设计;(4)合理建构;(5)明确阶段目标;(6)共同奋斗。第十一章1、试论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P378-379第一,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第二,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第三,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第四,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第五,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2、论述如何改善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P394-398(1)确的培训目标(2)学的培训内容(3)训的手段与方式现代培训方式主有有:案例式、行为式、问题诊断式、管理游戏式、拓展培训式和结合某些专题进行必要的考察研讨等。(4)资队伍的建设(4)化培训的制度案例分析题1某县开发山地的政策某县为了搞活经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寻找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县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地面积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农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两个大会:一是智囊研究人员,、咨询参谋人员会;二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对全县农业企业的现状、山地开发的潜力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详细的分析论证。并组织专门班子,以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成果为依据,拟定几个开发山区的方案,供县委县政府选择。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作出“开发山地资源,兴办农业企业,建立商品基地”的决策。同时组织专门班子制定出全县开发山地资源的总体规划,并且准备分阶段实施该规划。决策方案制定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将方案付诸实施。一方面多渠道筹集山地开发资金,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组织专门人员具体管理山地开发工作。由于该县决策正确,措施得力,因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分析答案:(1)县委县政府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科学决策步骤,从而决策有序,政策制定合理。(2)首先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正确的行政目标;(3)其次在确立目标后,又召开了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反复分析和论证,分析和论证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各种方案,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4)最后,县委县政府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政策,而且立即组织实施,因为获得了成功。2.县长履行职责方面的问题某县一位年富力强的青年县长工作不利。他对记者说:“我没有安排时间的主动权,进了会议室有开不完的会议,进了办公室有看不完的文件,特别是有接待不完的来访者。上级领导来视察要接待,有关部门来了人要寒暄,下级汇报工作要决断,甚至基层单位的具体问题也会跃级找到你面前。你不听,又怕骂你官僚主义,还有亲朋好友,同学老乡都不断来找你办事,你不理就会挨骂。整天忙忙碌碌,感觉更本不能履行一县之长的指责。”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该县长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分析如下:造成该县长工作不利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作为领导者,没有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和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如会议制度,上访制度等等。同时他也没有调动和发挥好职能部门的作用,以至跃级汇报,自己事必躬亲,而陷于琐事的缠绕之中,不能很好的履行领导者的指责。因此,现代领导必须重视和搞好领导体制的组织建设和规范制度建设,并能使制度正常运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尽量减少自己的事务性工作,认真履行县长职责。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