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第3课时 收入与分配,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2,2010届高中总复习第一轮(语文),热点看台,1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是改善民生、结构性减税。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2012年“五税”改革依次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减少重复纳税,减轻服务业税负;房产税改革试点;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改革资源税;研究环境保护税。减税趋势已经形成。,3,22012年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月8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这是我国首部促进就业专项规划。规划突出了工资分配制度改革。,4,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完善结构性减税的意义。 (1)结构性减税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分配结构,促进平衡增长。有利于减轻企业纳税负担,促进经济自主增长。 (2)结构性减税可以促进进出口平衡,保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5,2请你为提高“两个比重”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1)生产决定分配,从根本上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6,(4)整顿分配秩序,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国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5)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7,1“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 B C D,8,解析:选C。实现民富从根本上必须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同时要发挥财政的作用,优化支出结构,把“蛋糕”切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选C项。关注民生,必须加大财政投入,排除。按劳分配制度已经确定,应不断完善,故不选。,9,2“分配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 A我国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B分配比例应重国家轻企业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偏低,10,【解析】选D。“分配率”指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报酬)主要存在于初次分配中,故选D项不选A项,完善分配格局需要理顺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不选B项,C项离题太远且不如D项明确。,11,1.(2012课标全国卷16)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 B C D,12,【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平与统筹城乡发展等知识。流动人口多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与市民享受同等权益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符合题意。公平不等于消除差距,观点错误。保障流动人口的相关经济、社会、文化权益,需要加大相应的财政支出,错误。,答案:B,13,2.(2012大纲全国卷25)2011年末,我国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之所以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是因为增值税( ) 不受企业盈亏影响 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税源广且便于征收 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 A B C D,14,【解析】本题考查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相关知识。增值税的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这种计税方法不仅避免了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是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的特点,故排除。,答案:C,15,3.(2012江苏10)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16,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 B C D,17,【解析】本题主要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读图可以看出,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也就是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低收入者在分配格局中所占比重。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的,排除。措施的实行有利于扩大中低收入者在分配格局中所占比重,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选B。,18,4.(2012山东19)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 B C D,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措施。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达到抑制总需求的目的,这和扩大消费需求正好相反,排除。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意味着回笼资金,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排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故选D。,20,5.(2012浙江25)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 000元提高到20 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1,【解析】本题考查税收作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直接效果。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直接受益的是个人和企业,提高起征点会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和减轻小微企业负担。A、B、D是间接起到的效果,故选C。,22,6.(2012课标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 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 736元。 材料一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23,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下图所示。,摘编自2011年3月7 日经济观察报,24,材料二 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25,(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26,【解析】第(1)问为图表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回答第一小问,首先应明确图表的主旨在于说明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占比;其次通过纵比看到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横比看清不同主体收入占比的差异;再次是结合上下文,通过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概括、总结,指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回答第二小问,要注意从第一小问所揭示的问题入手。主要关注居民收入、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并明确这些措施都是在促进社会公平。,27,【解析】第(2)问本题为因果类试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责任和职能等知识。解答本题,首先应把握设问中的三点要求:一是知识范围限定在政治生活,二是待分析的事件为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三是切入角度为“为什么”。其次提取材料中“民生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关键信息。最后,围绕上述信息调动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责任与职能等知识,组织答案。,28,【答案】(1)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若考生对折线分段描述,结论正确,也可)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答出任意四项即可),29,【答案】 (2)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