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家长学校教材.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62671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9.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小学低年级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小学低年级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校本教材 家校共育 携手未来(低年级版)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调研部编辑整理二一二年七月五三小学编辑整理卷首语有一位教育名家这样说过:“谁放弃了家庭教育,谁就几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而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辉煌的未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个工厂百分之一的废品就是百分之一,但一个孩子的成败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点,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功在将来,利在千秋!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未来,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所以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目 录第一课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第二课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启蒙教育 第三课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第四课 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五课 适合小学生的几点学习方法 第六课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七课 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第八课 家长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 第九课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课 培养学生学习的心理习惯第十一课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十二课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家庭有一定的因素第十三课 家庭消防小常识第十四课 交通安全我知道第十五课 防止溺水,珍惜生命第十六课 小学生如何防拐、防骗第十七课 如何培养乐观向上的孩子第十八课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让孩子拥有阳关心态 第十九课 塑造阳光心态 培养孩子自信 第二十课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第二十一课 直面挫折,勇敢前行 第二十二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第二十三课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第二十四课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的必修课第二十五课 什么是互联网时代第二十六课 互联网络+时代形势下的家庭教育 第二十七课 互网络+时代如何当家长 第二十八课 互联网时代父母咋教育孩子 第二十九课 合理疏导,正确引导第三 十 课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第三十一课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与管理案例第三十二课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分析第一课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 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 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 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 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 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 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 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 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 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 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1.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 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 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 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 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 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 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 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 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 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 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 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 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 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 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 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2.家庭教育连续性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 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 行、谈吐举止等 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 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3.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小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4.家庭教育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 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5.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 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思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何重要性?说说你的认识。第二课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启蒙教育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都不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记得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语言品行却不怎么样,在班上,一和其它同学有矛盾,就粗野话连篇,甚至于动手打人。作为班主作,我请来他的爸爸,想与其一块儿教育,怎知爸爸一来学校,听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不分青红皂白,先给了一个耳光,然后用粗野话炮轰自己的孩子俗语云“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人格修养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父母在白纸上写了什么,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人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试问道德修养不足,“出口成脏”,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沉迷赌博这样的父母,他们的教育言语,又怎能具有威信呢?他们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呢?三、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好钢是炼出来的,出色的孩子、良好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平等、尊重,是家庭健康和谐的生命所在。因此,在家庭中必须尊重孩子,把他当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不成熟的,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当孩子犯错误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申辩自己的行动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听清楚明白后再进行理智的帮助和教育,在这个时候,纯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谩骂,是父母形象的“自损”,绝不会收到任何教育的效果。在几年的教育工作中,曾经有一个学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个五年级的女生,她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有点小偷小摸的行为,有一次,班级同学交伙食费,一位同学丢失了七十块钱,经过调查,同学们认为是她拿的,我于是一直做她的工作,却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只能和她的父母联系,父母来学校后,一听,对着女孩就是一顿打,虽然很疼,可女孩不哭,在学校老师的劝说下,父母停下了,但他们带走了孩子,第二天孩子没有来学校,当我们到她家里时,她脸上明显有被打的痕迹,她的父母找到了那丢失的七十块钱,在铁证面前,她不得不承认。父母不让她回学校,我们好说歹说,把她带回了学校,在以后和她的接触中,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她的家中条件比较好,但父母却重男轻女,喜欢她的弟弟,对她却不太爱搭理,她第一次拿家里的钱,父母不理,后来她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金额越来越大,偷的对象也不再是家里,可是父母每次处理的方式都是打,她心里越来越叛逆,也越来越倔,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很心疼,也很无奈,只能慢慢教育她,同时,我也和她的父母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一起帮助孩子改变陋习。总之,每个孩子的特点各不相同,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家庭教育观点,营造宽松、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留一个独立思考、自我锻炼的空间,让孩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健康成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良好的、健康的性格上。家庭教育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教育意味着100%的成功和失败。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适合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养成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孩子不要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多的指责。综上所述,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为人父母者要认真思考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彻底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中潜移默化的重要性。“育人”不是养育人,而是教育人。它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应该挺起自身的腰杆,敢于向传统的家教说不,还孩子一个健康而理性的成长环境,任重而道远,走好每一步,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而父母们更应深思而后行。思考: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第三课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父母并非与身俱来就能掌握教育孩子这门艺术,而必须通过学习。首先是“阅读”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孩子这本“书”,是一本在变化的书,一天一页,一年一章,天天都有新变化,年年都有新发展,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做父母的也许今天读懂了,但明天未必一定读懂。因此,称职的父母应该一辈子读孩子这本书,一辈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传统观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谁是教育者,谁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的时候,父母是教育者,但有的时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则是受教育者。特别是当今的知识时代,我们更应提倡父母向孩子学习,父母不应以“当然教育者”自居。 学习型家庭是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关键是父母首先带头学习,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父母应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的学习动机,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向现代科技学习,与孩子共同学习,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的文化含量,拓宽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渠道。可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学习过程。 家庭教育的双向指导,体现在父母和子女都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家庭中的两代人思想观念不完全一样,生活情趣有所不同,审美眼光颇难调谐,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提倡“五相互”:即相互宽容、相互吸纳、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沟通。 “互补”不是谁整合谁,谁服从谁,而是共同进步,谁对就向谁学习。吸收对方有益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父母把一切都让给子女,把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这对于新时代的父母不能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学习的父母是要被时代淘汰的,也是会被孩子看不起的。同时,进入新世纪后,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要求为人父母者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向孩子学习,用新的方式方法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地进修自己。” 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加在孩子身上。更有一些父母把全部精力都扑在孩子身上,对于这些行为,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识,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常与子女沟通,缩短与子女的距离,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讽刺饥笑的语气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子女的成长和进步。常人道:活泼好动的孩子聪明,这是说明孩子好动,有好奇心,思维就敏捷。如果正确引导好了,孩子就有出息,要让孩子寓于玩中学知识,玩中学本领。,家长最好经常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把一些有关知识同时告之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对游戏感兴趣,不过,在这里我要忠告年轻家长们,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不要什么游戏都是自己去玩,对小孩总是问这问那,这样会封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影响孩子的求知欲望,要做到:从小就让孩子知道,知识面越宽越好,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一定帮助他弄明白。这样知识面越广孩子就会深入去了解各式各样的事物,对孩子智力发展起到很大作用.第三,要善于发现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千方百计从家庭教育中进行补充。从家庭教育亲子之间的交流上 ,提高综合素质的运用。由于各个家庭的个案不同很难提出一些统一性的建议 ,但是有一点 ,家长身上的性格表现 ,以及家庭的和谐对孩子有很大程度上构成影响 。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 ,在任何时候都让孩子感觉到一种被信赖的感觉 ,不论何时何地 ,都能感觉到家的温馨。做家长的要正确处理八个“当”:1.当孩子偶尔犯错时,不要大发脾气,要微笑面对,是非分明。温柔的对他说什么是正确的,并为他讲明错误的后果,使孩子有明确的思想底线。 2.当孩子胡思乱想时,先不要导正他,要鼓励他偶这种想,最后再说应该什么是正确的。孩子善问,即使自己忙,也要耐心为他解释。 3.当孩子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时,过后要耐心对他说:“如果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不好,这样人家对你有嫉妒感,奋力想超越你,从而越来越想远离你,还应该对他们说你们也要加油之类的话,他们就会体贴你,心里温暖你,从而就想接近你,把你当成贴心朋友。” 4.当孩子为你讲解一些问题时,即使说错了,也要耐心听,不能打断孩子的话,等孩子说完后,才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明错与对。 5.当孩子在你忙碌的时候给您添乱时,不要生气责骂他,要认真说自己很忙,待会再跟他玩.相反,只会遭孩子的误解。 6.当孩子贪玩时,不要责备他,或许,他做的,对他的未来很有帮助,他想怎样做,你就认真成全他。事后再耐心对孩子说,贪玩的利和弊。 7.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挫折时,要常给他鼓励,不要责备他。这样,孩子会更加努力朝着成功目标前进。如果责备他,成功的可能性就少了,因为他觉得如果他在尝试一次,就会遭到责骂,所以不敢再尝试。 8.当孩子放学一回家时,不能马上强加他去做作业,或者看看他的考试卷多少分。这样会使是孩子厌烦学习,心时压力更大。你应该温柔地说道:”你回来啦?”还应该给孩子一点信心,给他讲讲学习的好处,并想办法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孩子就会喜欢读书,努力读书。如果您逼迫孩子,孩子不仅对母子感情不好,怨恨不解,对学习更加烦恼。同时,还要诚心为孩子讲解一些做错的题及做对的题。让他慢慢改正过来。平时也可以买一些对孩子有兴趣的书阅读,这样使孩子更喜欢学习,孩子也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您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思考:做家长的要如何正确处理八个“当”?第四课 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家庭教育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它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即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不断提高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 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下, 重点是以德育人 , 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是家庭教育的长项。古今中外一些家庭教育的成功事例如岳母刺字、孟母三迁, 爱迪生的母亲对爱迪生的循循善诱莫不如此。现在有些家庭重智轻德, 重点错位, 一有时间就抓孩子的各科学习, 甚至企图取代学校教育的职责。其实家长不是百科全书, 不可能什么都懂, 给孩子教文化科学知识不是家长的长项 , 即使要抓孩子的学习, 也只能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目的性、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着手, 主要是从德育的角度做工作。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坚持以德育人 , 德育是家庭教育的 重点。3.家庭教育的原则。即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违背了这些规律 , 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成功。(1) 及早性原则。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最早的教育。人生的早期教育又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它对孩子身体、智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的成长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抓住这一关键期及早给孩子科学的教育, 是取得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2) 一致性原则。在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必须一致, 家庭教育还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3) 平等性原则。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祖父母虽有长幼辈份之分, 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坚持平等原则 , 才可能建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智力的发展。(4) 开放性原则。我国社会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发展, 家庭要适应形势, 克服教育中的 封闭式 。要引导孩子吸取各种健康有益的社会信息,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才可能使家庭教育与时俱进, 充满活力。也才能让孩子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强识别能力, 抵御不良诱惑, 让他们健康成长。(5) 严爱结合原则。要使孩子体会到严对他是一种爱, 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要求必须严格, 但态度亲切、和蔼。4.家庭教育基本方法。即达到家庭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具体方式方法。(1) 遇物则诲法。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抓住其教育因素, 相机施教的一种方法。这是家庭教育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家庭生活中只要我们具有教育意识, 就会时时事事处处发现活的教育事例, 家长就可以遇物则诲, 相机施教。(2) 榜样示范法。家长及其他年长成员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情感、规范的行为举止对孩子作出示范, 让孩子在不 知不觉中学习模仿, 往往产生巨大的教育影响作用。(3) 环境熏陶法。即以整洁优美健康的家庭环境布置和陈设, 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 如有条件选择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区为居所, 是对孩子进行环境熏陶感染的一种方法。(4) 实践体验法。不仅给孩子说明道理, 懂得学什么, 还要 教孩子去做, 去具体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实践中加深, 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5) 批评表扬法。即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肯定 , 对其不良表现予以否定的一种方法。具体运用时应以表扬为主, 必要时也可批评甚至于惩罚。(6)亲情感染法。家庭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而组成的。运用亲情感染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道德情感往往是道德认识顺利转入道德行为的一种动力。在亲情的感染下, 孩子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信任和爱 ,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份感情运用得当, 在教育中动之以惰, 往往收到良好效果。我们对家庭教育这门学问的认识和了解除了上述的内容外, 还应当认识家庭教育的基本特点 。学习家庭教育这门科学,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有关家庭教育这门学科特有的一些基本特点。家庭教育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 因此, 要掌握家庭教育这门学问, 还得学习上述各学科的相关知识。1.教育学。这是与家庭教育最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 , 它奠定了家庭教育学的基础, 也可以说, 家庭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斗分支。所以我们必须学一点教育学的相关知识。2.心理学。家庭教育的对象是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 , 要使家庭教育具有科学性, 就必须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施教, 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懂一点心理学知识。 3.生理学。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基本规律, 不同年龄的孩子身体发育状况是不相同的。青春发育期则是一个关键期。不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 不认识孩子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就可能在施教中出现失误,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损害。4.伦理学。这是以研究道德教育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科。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 不掌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不了解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 怎么进行道德教育呢 ? 所以家长又要掌握一点伦理学知识。5.法学。我国已在加强法制建设, 它要求每个公民遵守法律。家庭教育中就涉及到法的问题, 家长还要给孩子一些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自然, 学习一些相关法律知识也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可能还有一些相关的知识要学。为了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 广大家长只有拿起学习这个武器, 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样就有可能成为合格的家长, 把孩子教育成祖国需要的、家长希望的有用之才。 思考: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什么?第五课 适合小学生的几点学习方法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能牢固地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会对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小学学习内容不多,也不难,作业量也少,能不能学好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以下总结了几点促使孩子学习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1.告诉孩子上课要做到认真听讲,听明白了,做作业时就容易了。改题时不能抄袭别人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不懂就问,方能学好。2.多积累课外知识,例如背古诗 读课外书有时学课文能用得上. 语文的课外积累比较丰富,对以后孩子的作文也会有帮助。3.课前认真预习,注意做预习笔记,预习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比如提前注音,画词句,熟读等。这些预习方法都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帮助。4.要合理地安排每科目的复习时间,温故而知新在每一天回家后,我都会引导孩子做到按时的复习,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还有哪些没有学会。比如在学完课文后,复习时就会看课文,是否会注音,课后练习是否会做,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有的时候应该向孩子提问关于这节课的问题,来帮助他们复习。或者让孩子当老师给家长上课,讲给我们听,以检查学习情况。5.有不会的题及时请教家长或老师,并让他们重新把题讲解一遍。告诉孩子只要你想问,就一定会从中得到满意的答案。6.家长帮忙多找几份不同类型略有难度的题,让孩子们看看,做做。这样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紧张。7.给孩子学习的信心 不管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如何,千万不能随意地打击。没有谁天生就是天才,都是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乃至熟能生巧。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对孩子说一些“考砸了,真丢人啊”之类的话,或者动不动就一顿打,家长需要耐心与冷静,这是帮助孩子坦然面对学习的关键。看到孩子的优势,适当鼓励和引导,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着自信,这一点相当重要。8.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的社会中长大成才,不可不注意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孩子的学习习惯决定着他的学习的效果。所以,除了在课堂中,家长同样要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给于正确的培养。每天督促他做作业,这一点很重要。孩子作业的字迹,对待作业的态度,听课的效率,对学科的兴趣等等,家长的重视和督促同样是不可忽略。9.配合孩子学习,经常向孩子请教一些有关生活中的常识和学习中的问题,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认真学习的程度。同爸爸妈妈一道学学课文数学,都会使孩子们高兴。实践证明:轻松愉快地学习,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孩子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潜能,从而能增强记忆效果,掌握运用的能力;反之,呆板、枯燥、紧张的学习,只能抑制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思考: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哪些?第六课 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达到乐学的境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的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一般来说,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孩子对某门功课有兴趣,学习成绩就会好,学习信心就会十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学生改变对学习的认识,学会享受生活和学习,对周围世界时刻保持新鲜感,想办法使单调重复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因此,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孩子呢?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作为家长,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成绩,但很多时候都会事与愿违。有些孩子“谈学习而色变” :他们怕读书,怕写作业,怕上学。遇到这些情况不少家长都束手无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厌学呢?其实,主要就是孩子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要想让他们对事物存有浓厚的兴趣,为人父母的责任就相当重大了。我认为,家长应坚持以下几种教育方式:1.做孩子的榜样,身教永远重于言教。很多孩子的雄心壮志和执着追求,就是在家长的影响下确立的。家长立足本职工作,渴求知识,潜心钻研,以精益求精的责任感深刻影响孩子。反之,那些不读书,不看报,工作不负责,在吃喝玩乐中消费时光的家长无论怎样教育孩子,都会无济于事。 2.尊重孩子的兴趣。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上曾经讲过:天下所要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唯独是亲情之间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每一名家长都不应该把这种爱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用自己对孩子所做的事来要求孩子把学习搞好,爱的副作用就在此。相反,家长们要善于发掘孩子的特长,这就不一定在学习上面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又怎么知道哪一条近呢?故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家长必须在孩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的。好奇心代表喜爱接触新事物,当一个人对新事物接触的越多,就会想了解地越多,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兴趣的来源。例如,有些家长带孩子逛街时,可能会指东指西叫他们去看,但通常也会加上一句:“不过,不要看太久啊。”也有些家长对孩子接二连三的发问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孩子们之所以问完父母第一条问题后便不再接着追问,原因也就在于此。但其实发问正是学习的兴趣之源。因此,身为父母的不只不应该压抑子女的好奇心、禁止子女发问,反而更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多接触更多的新事物,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 4.要让孩子有危机感,要有压力。对于每个孩子来说,要想塑造自觉的人生,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想得清清楚楚的问题。学习兴趣的形成,最好不是灌输,要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分析得来,要让孩子对自己成长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知,有危机感。要让他们对好的生活的向往不停留在白日梦的阶段,这就要让他们知道不好的前途有多么糟糕,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正走在这好与不好的边缘;但是这危机感又要适度,要让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5.包容孩子的缺点,多赞美、少批评。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总而言之,孩子是一本书,家长不能只顾往后翻,而要真正地试图去读懂它。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勤交流,以好朋友的身份去关注、帮助孩子。家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读懂了这个世界,家长也读懂了这本书孩子,那么家长也自然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骂,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七课 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一、对提高孩子智力水平的认识 1.相信孩子是聪明的 孩子是否聪明不排除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但是绝不能忽视后天培养和教育的效果。如果将一名出生在偏远山区最贫困家庭的幼儿和一名出生在大学教授家的幼儿从小就都送到北京最棒的幼儿园内,我相信他们之间在智力上不会有很大的差距。 2.不宜用家长制定的所谓“标准”或“目标”来限制他的个人发展 不强迫他在学习上必须达到某些目标(例如考“双百”,考全年级第几名,上辅导班学技能),或者一定要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会总是将他与其他的孩子做比较,说什么“人家都如何如何,你怎么就做不到”。 3.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要表扬、鼓励、肯定他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夸奖他的聪明才智。在智力问题上不要总是批评孩子,更不要指责或训斥,绝不要讽刺挖苦(例如“废物”,“真笨”,“猪脑子”等等)。我知道有些家长不知道孩子的聪明表现在哪里,于是满足于孩子会背几首唐诗,或者说几句中国式英语,但是更糟糕的是许多人不大善于欣赏孩子,更不敢夸奖孩子,最常见的理由是“骄傲使人落后”,这令我十分不解。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确实表现得不错,骄傲一些有什么不好?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有能力的人没有一点霸气怎么行?你看电视里那些上台领奖的成功人士虽然接受采访时言语都很谦虚,但是没有一个人不以自己取得的成绩而自豪。“自豪”与“骄傲”究竟有多大的差别?请家长查一查词典吧! 担心孩子受到表扬就会骄傲,骄傲就会落后,落后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北大清华,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吗?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推理孩子经常受到表扬就会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于是就会变得更加聪明,因此就能学习得更好。 4.鼓励他全面发展,不过早地“偏科” 就我自己的体会而言,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无论哪门课的知识对我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希望孩子能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仅就智力培养而言,仍然要坚持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不鼓励孩子“偏科”,当然允许他更喜欢某些课程或者某些知识的学习。 5.关注学习的过程,不过分地看重结果 我的孩子参加工作之后,他认为我们令他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从来没有为他考试得多少分或是年级排名第几制订过指标,更没有为此而奖励或批评过他,但是在学习方法上对他的几次关键性指导是很有效果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 6.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他的学习习惯,鼓励他自主选择要学习的知识并且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总之,希望孩子能认为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7.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 培养孩子的聪明才智,渠道很多,而不仅仅是听课和读书;看电视、做游戏、参加体育活动、逛街去商场、尤其是读好的书刊杂志,都可以学到知识和提高智力。总之,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和通过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学习关键是你有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 8.重视家长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通过较长时间的耐心观察,敏感地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变化和智力水平发展程度,以引导和建议的方式将家长的想法告诉他。仅就培养智力因素上的父子关系来说,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成为让孩子尊敬的第一位老师,但是他才是学习的主体,我则是学习的主导。这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观点是一致的。 9.家长的心态宜平和一些 我得承认,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我和他的母亲都没有什么“雄心大志”,也没有那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的想法。我想,只要孩子有足够全面的知识基础,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踏踏实实地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且确实有成就感,那就算是我们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 二、在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方面的做法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聪明在于培养、在于鼓励。 我的一些做法不一定很有条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应当说还是有效的。 1.通过游戏、玩耍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育。孩子喜欢玩耍,那就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陪着他一起玩。玩耍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以及学会和别的小朋友相处,这可以抑制孩子的娇气,小气,也能看出他在某些方面的小聪明(但不是占别人的小便宜或者欺负别人)。 3岁以后,生活条件好了,偶尔带他去游乐园,他第一次开“碰碰车”就显示了很强的操纵驾驶能力,而且头脑反应速度快反应快就是聪明的一种表现。 孩子喜欢玩玩具,我就给他买那些可以自己动手制造或装配的玩具,包括和他一起制作一个小风筝并陪他一起放,既便宜又能锻炼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