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政策科学》【0698】大作业考试试题卷

上传人:陪**** 文档编号:161330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政策科学》【0698】大作业考试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政策科学》【0698】大作业考试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行政管理专业《政策科学》【0698】大作业考试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行政管理 2019年 6月课程名称【编号】: 政策科学 【0698】 A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题目:1、试论政策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分析我国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分析我国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摘要:我国由于长期的低生育率以及人们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口结构逐渐走向失衡状态,进一步影响经济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2015 年 10 月1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普遍二孩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人口数量,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本人分析了我国调整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 关键字:调整;原因;政策 一、 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时间越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其负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所带来的老龄化现象。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老年抚养比在不断增加,中国劳动力短缺是因为出生人口下降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必然结果。同样,今天的生育政策调整,并不能解决当下中国业已出现的人口问题,而是力图避免未来出现更多更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在当下有助于出生人口与生育率的适度回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放开“二孩”是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是减缓人口发展不均衡、解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重要措施。 二、 有利于推动未来经济发展 近几年新增加的新生儿数量,将会影响未来我国劳动力的水平,不仅会带来高素质的劳动力,未来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劳动力在我国供应短缺的问题不仅可以解决,而且能为未来提供有活力、有素质的一批年轻劳动力。从消费者的需求来看,大量的新生人口在未来的消费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尤其是能引起年轻的一批消费者对第三产业的需求。短时间内,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推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行业等的发展。从长时间来看,二孩婴儿潮的出现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新一轮人口结构的形成和中国潜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会得到很多的益处。 三、 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 一对夫妻,也会受到双方父母的影响,整个的大家庭关于两个孩子的生育决策、生产、抚养、培育过程必然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一阶段夫妻双方因为需要加强互动,家庭之间也需要加强互动、和谐相处,亲子关系相比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也更加融洽。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单一的支撑模式会承受较高的风险,一旦遭遇非常事件,整个家庭将会陷入困境。“全面二孩”政策增加了保险机制,降低了家庭风险,同时也提高了家庭幸福指数。所以夫妻双方的感情关系、利益关联及各自的家庭责任意识也很可能得到加强。于是,婚姻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提升,两代人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家庭也会更加幸福。 四、 有利于体现政府信用 我国在 1971 年国务院转批 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 中,就曾表明要控制人口数量。1980 年党中央发表 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就已经表明,如果我国的人口发展不均衡问题在 30 年后能够得到一些改善,那么就可以采取相应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1980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 年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实施“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目的是对一代人的人口数量进行控制,但实际上已经不单单“影响一代人” ,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在增加,现在对两代人都造成了影响。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是实现了政府曾经的诺言,也表现了政府对以前承诺的遵守,体现出政府的信用。 参考文献: 1黄娟.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变迁与社会机制调整J. 人口与经济, 2014(6): 119-126. 2陆杰华, 郭冉. 调整生育政策应对人口结构转型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12-30, (008). 3孟令国, 李博, 陈莉. “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量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1): 26-35. 3、据报道,我国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效果未如预期,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我国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效果未如预期,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摘要:我国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效果未如预期,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人口数量,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但是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影响,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可能会因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我国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效果未如预期,从而给政策实施带来一些阻碍。 关键字:二孩政策;原因;对策 一、“二孩政策”效果未如预期原因分析 (一)家庭生活经济的压力 在我国养育一个孩子成人的成本非常高,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生第二个孩子,各方面的压力将比养育一个孩子大得多。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可能需要保姆,还有可能会面临住房紧张,然后还会有一系列的关于孩子教育成本的问题都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所以一个孩子能更好地培养要考虑的因素也是要面临的问题。另外,对于很多的双独家庭来说,经济压力会更大。首先要照顾双方的父母,就会有四位老人,其次是多增加对一个人孩子的抚养,“全面二孩”政策之前,是两个人要负担七个人的经济即“四二一型”家庭 ( 父母、岳父母、夫妻、独生子女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如果再生育一个孩子,对于夫妻双方来说要多负担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费用,有可能走向四二二家庭结构,短期来看会给有生育意愿的夫妇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二)高龄产妇生二胎风险大 一般来说,目前生育二孩的女性年龄大多相对比较大,甚至许多都是 40 岁以上的,而这一阶段正是生育的高危人群。育龄夫妇再生育,除了自己愿意,还要身体条件允许。特别是高龄妇女生产,风险较大,得慎重考虑。女性年龄超过 37 岁,其生育能力会下降很多,国际、国内的研究都是这样的一个趋势。70 后的夫妇,有很多人会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二孩的愿望。而且有一些更令 70 后比较伤心的统计,泰国试管婴儿专家调查表明,年龄大于 40 岁的女性,如果借助试管婴儿,其成功率也仅 10。产妇年龄增大以及一些生育风险,都会增加妊娠综合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家庭及社会也都面对着即将来临的严峻挑战。 二、“二孩政策”应对策略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很多的现实阻碍,但是“全面二孩”政策符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缓解老龄化现象,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克服阻挡“全面二孩”政策顺利实施的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一) 出台相关补助政策 家庭的收入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对于消费的选择,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消费,“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虽然会满足很多人的生育意愿,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不生二孩,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和经济上的压力。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帮助那些有意愿却没有能力生育二孩的夫妇,比如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基,或者降低税率;对于孩子教育的费用,进行进一步的减免;对于贫困家庭,提供生育二孩的奖励措施;对部分相关企业给予税率的降低,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稳定物价水平。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生育二孩的夫妇减轻一定的压力,有利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二) 制定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政策 人口政策调整会给一些企业招聘女性带来顾虑,主要还是担心女性因为生育休假以及照顾孩子会分散精力、影响工作。“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针对女职工生育之后劳动权利的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跟进,可以出台一些关于企业招聘女性求职者相关政策。如规定女职工比例,对招聘二孩母亲的企业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等,必要时出台与现实情况相配套的地方法规,让女性能够在生育二孩和工作选择二者之间实现相对平衡。为女性就业提供更有利的社会环境。也可以通过制度上的完善,平衡女性生育权及合法权益的保护与企业经营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让企业愿意去招录女性,理性看待女性特点和女性优势。 (三)关照高龄育龄妇女 2015 年 10 月 30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就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答记者问中称目前全国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夫妇大约有 9000 万对,这些妇女 60在 35 岁以上,70 后是高龄育龄妇女,同时她们又是生育意愿较强烈的人群。针对高龄孕产妇明显增加,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的情况,应该让符合条件有生育意愿的妇女“生得出,生得起,生得好” 。我们过去所有的与计划生育配套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都是在鼓励少生,现在政策放宽,相应的政策法规也应适合新的“全面二孩”的政策体系。所以应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策的衔接,为大龄孕产妇提供绿色通道、心 理疏导,在产假、福利等方面都应有关照.(四)增加相关的公共服务 顺利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卫生计生委一个部门,还与医疗设施资源、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有关。要研究完善生育住房、税收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和家庭发展政策,为生育、幼儿养育、青少年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要调整教育结构,在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保障的同时,还应将户籍人口的突破性增量作为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前做好布局。在未来 5 年内,要重点考虑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幼儿教育资源的布局和发展上提前做好规划,适时依据人口数量预测做好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规划、通过一些民办教育为适龄入学孩子服务。这些不仅需要多部门合作有序,同时还应强化各方的责任与义务,政府的法治、相关企业的责任、有关公民的义务,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参考文献: 1黄娟.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变迁与社会机制调整J. 人口与经济, 2014(6): 119-126. 2陆杰华, 郭冉. 调整生育政策应对人口结构转型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12-30, (008). 3孟令国, 李博, 陈莉. “全面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量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6(1): 26-354、以现实中的例子,分析说明政策对象或政策的目标群体接受或服从某一政策的主要原因。5、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 要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国家政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改革开放前,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闭关自锁的封闭状态,特别是“文革”期间,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物资短缺,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向改革开放的号角之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先行,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再到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前进的改革。逐步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改革与开放两个轮子同时推进,相互促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广大农民群众焕发出空前劳动积极性。僵化的经济体制被冲破了,国有企业从主要依靠政府和政策,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和法律,现代企业制度陆续建立。这些大大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机制的引进,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逐步繁荣、人民群众不断受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结合了起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使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从经济特区的创建开始,到加入 WTO,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 2165 亿美元增长到 26269 亿美元,年均增长 9.7,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 3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连续 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记录。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前不久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过去25 年全球脱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中,有 67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的时代取代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由贫困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大批外逃的现象早已销声匿迹,并出现回流的现象。 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大事,如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神州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都频频传来捷报。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 从政治上看,一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民主传统比较薄弱的国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蒙上了传统专制主义的阴影,等级观念、人治观等封建政治文化的观念大量沉积。加上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等,这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民主与法制基础比较薄弱,政治文明发展起步较晚;长期形成的阶级斗争的定性思维,以及人们通常将“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模式看成“水火不相容”的,给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给政治改革带来一定的阻力。再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确实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国内极少数人企图呼应西方敌对势力的图谋。这一切说明了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同时表明政治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推进。 面对上述形势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原理,立足本国国情,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同时,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制制度,开展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实施依法治国。 同时,积极实施政府机构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完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把促进政治权力有效运行与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了既能广泛发扬民主,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富有效率;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又能够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既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意见的政治发展道路,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人治”时代正在被“法治”时代所取代,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得到保障,服务型政府正在形成,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与接受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原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非洲一些国家政权垮台和社会动乱、社会秩序瘫痪、经济危机不断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而使我国实现社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建设底子薄,又遭到“文革”的严重摧残,人们思想观念上存在着简单地以“政治”画线,排斥外来文化、鄙视传统文化的观念,知识和文化处于贬值状态。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被冲破,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实干兴邦精神被激发,人类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思维方式被我们所接受。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推崇优秀文化蔚然成风。 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开始,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取得巨大进步,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正在被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中华大地兴起,有力地推动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到来。 总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发展进步。鸦片战争以来,饱受西方列强欺凌、频遭西方列强侵略的中华民族,已经走向振兴。神州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 二、大作业要求(包括格式、字数、字体等):1、任选二题作答。2、字数:2000字左右。3、格式:包括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题目使用小4号加粗宋体,正文使用5号宋体。-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