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自查标准.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160864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自查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自查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自查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自查标准一、对本单位隐患进行排查。1、单位内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动火审批、动火证是否存档);厨房、灶间烟道清洗情况(是否至少每季度一次,相关记录是否存档);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登高操作面是否被占用;3、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5、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的设置及完好情况;6、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开展年度检测(本年度的检测报告)、定期维护保养(维保企业合同、统一制式的维保记录)及运行情况(所有设施不应存在故障);7、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演练(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的记录)及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自身岗位职责、“四个能力”知识、灭火器和消火栓使用、疏散及自救常识等);8、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值班情况(十上墙),水泵房、发电机房、中控室、配电室“两房两室”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安全操作规程上墙);9、防火巡查检查(相应记录齐全)、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相应隐患整改记录)以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10、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持证上岗情况),中控室消防安保职业化工作开展情况(人员着装);11、消防控制设备运行记录及相关档案齐全。(按照三化建设要求)12、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符合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和自治区安委会消防安全“三提示”的要求。13、商场市场及公共娱乐场所有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室外市场是否违章在高压线下两侧5m以内摆摊设点;医院易燃制剂、高压氧舱等危险部位有无违反操作规程情况;学校集体宿舍是否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14、对排查出的隐患立即实施整改并登记、报辖区公安消防机构。二、对照要求,修订整理消防档案消防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登记、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志愿(专职)消防队名单、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记录、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报告、辖区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检查记录和法律文书、本单位火灾情况记录等。具体要求如下:(一)三级人员职责按照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中层领导和各岗位员工三级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其中必须有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内容见61号令)、消防安全归口部门负责人职责、其他部门负责人职责,各岗位员工职责(必须有保安、设备保障人员如工程部员工等职责,应当包括岗位班前班后自查、参加培训演练、按照预案扑救火灾及组织人员疏散的内容)。(二)十项消防安全制度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当包括培训的实施部门、新员工岗前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在岗培训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参加培训的处罚等内容。对应的记录应当有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记录表、培训通知、课程安排或主要内容 、参训人员签到、培训成绩、图片资料等。2、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制度中应包括检查的频次、组织人(责任人或管理人)、参加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检查的内容、对发现问题的处置方法、填写相应记录等内容。对应的记录中应能体现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的情况、发现的隐患、检查人签字等内容。单位防火巡查制度中应明确每日防火巡查的频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应当至少每二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开展夜间防火巡查)、组织人、实施人、巡查内容、巡查路线和部位、对发现问题的反馈和处置方法、填写相应记录等内容。对应的记录中应能体现巡查时间、巡查内容、巡查的情况、发现的隐患、检查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等内容。制度中应明确员工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并确定检查的内容。3、灭火疏散预案演练制度:制度内应当明确演练的形式、各种形式演练的组织和参加人员、演练的频次、相应准备工作、相关的总结和记录、对预案进行修订等内容。记录应能体现出演练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实施程序、发现的不足等内容,并有相关图片资料。4、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制度中明确设施维保和检测专业化、固定消防设施每年度一次检测、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维保频次及实施人员、消防器材的维保频次及实施人员等内容。记录应当按照地方标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的要求统一形式并认真填写。5、消防控制室(值班室)值班制度;重点是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持证上岗、日常对设备检查维护和应急操作等内容。记录应当按照地方标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的要求统一形式并认真填写。6、志愿消防队管理制度;制度内要包括志愿消防队人员组成、更新、培训、训练的相关规定。7、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明火作业的审批流程、应当办理的手续、用电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增设用电器具的审批流程等内容。记录包括用火、用电审批表、动火证等内容。8、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制度应包括对检查、巡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按照汇总、上报管理人、落实整改部门及责任人、制定整改期限和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复查等处置程序,并应当有相应记录,记录上应当有隐患发现人、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和整改负责人、复查人的签字,记录中应包括发现时间、整改时间、复查时间和整改结果。9、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的组成(其中必须包括各级职责、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志愿(专职)消防队名单、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记录、辖区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检查记录和法律文书、本单位火灾情况记录)、归档管理责任部门、保存期限等内容。10、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及奖惩制度;制度内应当包括对消防安全工作优秀人员的奖励规定和对单位内部不按照制度规定履行职责人员的处罚规定。记录中应包括奖惩记录表和考评记录表。(三)灭火应急疏散预案预案内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指挥部、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通讯联络及设备保障组进行组织机构划分,并明确各组人员组成(要明确到人或者岗位)、具体任务和实施程序,尤其要明确接处警程序(控制室内按照消防控制室应急及管理程序内容),明确第一灭火力量和第二灭火力量的组成,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人员。在预案中还应当注意根据单位类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和要求:宾馆饭店的疏散引导组应按预案要求负责通知、引导现场人员疏散,在确认房间内无人后,关闭房门并在房门上作统一记号;具备星级条件的且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宾馆、饭店的疏散引导人员还应佩戴呼吸面罩等基本防护器具引导疏散,并协助顾客佩戴呼吸面罩。公共娱乐场所包房内应当配备呼吸面罩等逃生自救器材。发生火灾时,音频控制室应将卡拉OK厅、包房内画面、声音切换成火灾警报,告知顾客安全疏散。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的疏散引导组应重点疏散、护送病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等人员。学校、幼儿园应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演练。 (四)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消防控制室应急及管理程序。按照部局下发消防控制室应急及管理程序内容为准。2、配电室应急操作规程。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火灾时对配电装置的操作程序。3、消防泵房操作规程。日常对消防泵进行检查的操作流程。4、发电机房操作规程。日常对发电机进行检查以及火灾时应急启动的操作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