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606718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1(8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书云(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前四句。 。2(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sh间,清光四射,天空jio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由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一sh间 jio洁 筛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划线句子运用了 、 两种修辞手法。3(6分)八年级三班同学最近在学习书信写作,语文张老师让班长给同学选取傅雷在1954年8月16日晚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封家书作为范例打印给大家。由于疏忽,打印稿出了几处错误 ,请你根据书信的内容和体例格式按照要求进行修改。聪儿: 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谈几桩重要的事。你素来有两个习惯: 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不要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缓和。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只要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1)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分别指出病因并修改(2)请根据书信体例格式要求,在横线处完成信的结尾部分。4(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 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 这段文字中的“船长”指的是 (写出人名) (写出人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 巧妙结合的成果;另外还因为他具有 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二、阅读理解(42分)5(15分)塘河晚秋(西羽)过去了两年的时光,我终于又一次回到了塘河。时值深秋,她昔日卓越的风姿呈现一片冷寂,可仍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咀嚼。塘河的秋、冬两季一般是干涸的。而今年,许是雨水太大了,河里竟有清凉的河水流淌。细细的碎石、沙土在河底映着深秋殷红的阳光,闪烁着不同色彩的、晶莹圆润的麟波;偶有小小的鱼儿顽皮地穿越那层层波纹,一有响动,便像梭一样攸然而逝,钻进水草深处;也有的鱼儿,将小小的身子紧贴在河底的沙床上,一动也不动,如果你不细细分辩,肯定不会发现那与沙、与水几乎同色的精灵般的鱼儿。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巍巍太行像一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边的土地,它巍然耸立,展示着宏宕而雄壮的大山的情怀。与它连在一起的,是塘河两岸那沉默的防风林。如果是夏季,它便招展着郁郁葱葱的风姿,像两条绿色的绸带,随着塘河的延展,舞动着美丽的、充满生机的色彩。而现在,晚秋的风凋落了那一袭绿色的纱衣,那光秃秃的枝条在冷瑟中舞动动,伴着脚下的黄沙,像一个失宠的贵妃,一下子枯了风华、瘦了容颜,只把那一份凄凉展示给世人我怔怔地想着,一不小心,便陷入了水边那松软的、充满水渍的泥沙里。看看已沾满泥水的鞋子和湿淋淋的半截裤管,我哭笑不得,真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忽然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水的情景,索性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跳到水里摸鱼吧。塘河的性情我是知道的,虽然深秋的凄冷已侵袭了这片土地,可塘河的水却是温热的,脚浸在那清清的河水里,有一种惬意的温馨包容着我的身心,情怀立即被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涨得满满的,像一个历经桑辛的孩子,终于又感到了母亲的呵护呵,塘河,是你孕育我长大的呵!秋天的黄昏来得特别快,而黄昏赋予塘河的风景也是无限美丽的。夕阳的余斜照在水面上,映出红、黄、绿几种不同的颜色,真可谓“半江瑟瑟、半江红”。而河畔那两条林带,也像是经过画家着墨似的,涂抹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在傍晚的霞光中,塘河像一条镶着金边的彩带,带着秋的成熟、溶着人们的希望流向远方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为塘河两岸笼上了朦胧的轻纱。村里,已是万家灯火斓珊,想到妈妈定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我归来,便加快了脚步(1)阅读第段,请说说塘河晚秋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第段开头“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中“波动的线”具体是指 和 的轮廓线。(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进行简答。脚浸在那清清的河水里,有一种惬意的温馨包容着我的身心,情怀立即被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涨得满满的。(结合第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何有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为塘河两岸笼上了朦胧的轻纱。(“笼上”一词换成“罩上”好不好?请说出理由)(5)结合全文,说说塘河晚秋有哪些景象让作者品出了“独特的韵味”?6(15分)种花 丁立梅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这话说的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下,都是冷清。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 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 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 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1)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狡黠地 细致地 讪讪地 B细致地 狡黠地 讪讪地C讪讪地 狡黠地 细致地 D细致地 讪讪地 狡黠地(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4)根据文章第段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5)文章以“种花”为标题有哪些含义?7(12分)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弗之怠 走送之 未尝稍降辞色 俟其欣悦 (2)翻译下面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3)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4)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作文(30分)8(30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与 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1(8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书云(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前四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到乡翻似烂柯人(注意“柯”的书写)何事长向别时圆 折戟沉沙铁未销 (注意“戟”的书写)俱怀逸兴壮思飞(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注意“萍”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2(7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sh间,清光四射,天空jio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由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一sh间霎 jio洁皎 筛shai(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由为,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尤为(3)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分析】第一小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二小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第三小题考查修辞方法【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第一个字写作霎,第二个字写作皎,第三个字读作shai(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修改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句子,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错字后修改即可由为应写作尤为(3)本题考查修辞方法这句话中的“吐“字是只有人才会做出的动作,这里用来形容山头,所以这是拟人又把月亮比作是“红盘“,所以这是比喻答案:(1)霎 皎 shai(2)由为 ,尤为(3)比喻、拟人【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3(6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八年级三班同学最近在学习书信写作,语文张老师让班长给同学选取傅雷在1954年8月16日晚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封家书作为范例打印给大家。由于疏忽,打印稿出了几处错误 ,请你根据书信的内容和体例格式按照要求进行修改。聪儿: 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谈几桩重要的事。你素来有两个习惯: 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不要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缓和。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只要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1)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分别指出病因并修改(2)请根据书信体例格式要求,在横线处完成信的结尾部分。【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1)滥用否定,删去“切勿”或“不要”关联词不当,“不要”改成“不仅”或“不但”(2)在结尾处另起一行空两格补充颂语,如“注意身体”“平安健康”等落款:注意格式,署名在上,日期在下,要靠右对齐示例: 父 亲8月16日【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4(4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 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 这段文字中的“船长”指的是尼摩(写出人名)凡尔纳(写出人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另外还因为他具有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分析】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尔凡尔纳发挥他超凡的想象力撰写了一部科幻小说中的经典海底两万里故事讲的是主人公:阿罗纳克斯先生、尼德兰、龚赛伊和尼莫艇长,前三位因船受到撞击而坠入大海,被尼莫艇长救了,并把他们收留在鹦鹉螺号尼德兰总想着要返回大陆,逃离鹦鹉螺号,而“我”却希望能与尼莫艇长一起环游海底世界,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最终他们在一次大漩涡中死里逃生,可以在结实的土地上走路了,而尼莫艇长和船员们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解答】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及艺术特色的把握,根据文段内容的理解,明确这段文字中的“船长”指的是尼摩(写出人名)凡尔纳(写出人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另外还因为他具有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答案:尼摩 凡尔纳 科学与幻想 正义感(4分)【点评】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二、阅读理解(42分)5(15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塘河晚秋(西羽)过去了两年的时光,我终于又一次回到了塘河。时值深秋,她昔日卓越的风姿呈现一片冷寂,可仍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咀嚼。塘河的秋、冬两季一般是干涸的。而今年,许是雨水太大了,河里竟有清凉的河水流淌。细细的碎石、沙土在河底映着深秋殷红的阳光,闪烁着不同色彩的、晶莹圆润的麟波;偶有小小的鱼儿顽皮地穿越那层层波纹,一有响动,便像梭一样攸然而逝,钻进水草深处;也有的鱼儿,将小小的身子紧贴在河底的沙床上,一动也不动,如果你不细细分辩,肯定不会发现那与沙、与水几乎同色的精灵般的鱼儿。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巍巍太行像一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边的土地,它巍然耸立,展示着宏宕而雄壮的大山的情怀。与它连在一起的,是塘河两岸那沉默的防风林。如果是夏季,它便招展着郁郁葱葱的风姿,像两条绿色的绸带,随着塘河的延展,舞动着美丽的、充满生机的色彩。而现在,晚秋的风凋落了那一袭绿色的纱衣,那光秃秃的枝条在冷瑟中舞动动,伴着脚下的黄沙,像一个失宠的贵妃,一下子枯了风华、瘦了容颜,只把那一份凄凉展示给世人我怔怔地想着,一不小心,便陷入了水边那松软的、充满水渍的泥沙里。看看已沾满泥水的鞋子和湿淋淋的半截裤管,我哭笑不得,真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忽然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水的情景,索性脱掉鞋袜、挽起裤腿,跳到水里摸鱼吧。塘河的性情我是知道的,虽然深秋的凄冷已侵袭了这片土地,可塘河的水却是温热的,脚浸在那清清的河水里,有一种惬意的温馨包容着我的身心,情怀立即被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涨得满满的,像一个历经桑辛的孩子,终于又感到了母亲的呵护呵,塘河,是你孕育我长大的呵!秋天的黄昏来得特别快,而黄昏赋予塘河的风景也是无限美丽的。夕阳的余斜照在水面上,映出红、黄、绿几种不同的颜色,真可谓“半江瑟瑟、半江红”。而河畔那两条林带,也像是经过画家着墨似的,涂抹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在傍晚的霞光中,塘河像一条镶着金边的彩带,带着秋的成熟、溶着人们的希望流向远方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为塘河两岸笼上了朦胧的轻纱。村里,已是万家灯火斓珊,想到妈妈定已经做好了饭菜在等我归来,便加快了脚步(1)阅读第段,请说说塘河晚秋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第段开头“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中“波动的线”具体是指太行山(塘河)和防风林的轮廓线。(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进行简答。脚浸在那清清的河水里,有一种惬意的温馨包容着我的身心,情怀立即被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涨得满满的。(结合第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何有一种“亲切、温存”的感觉?)踏上回村的路,已是月上枝头,皎洁的月光为塘河两岸笼上了朦胧的轻纱。(“笼上”一词换成“罩上”好不好?请说出理由)(5)结合全文,说说塘河晚秋有哪些景象让作者品出了“独特的韵味”?【分析】全文主要描写家乡塘河晚秋景色的及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全文采用记叙、抒情、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语言细腻生动,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分析塘河晚秋的总体特点可以从文章的第自然段中的“时值深秋,她昔日卓越的风姿呈现一片冷寂,可仍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令人咀嚼”总结概括出来即“冷寂却韵味独特”即为答案(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通过分析,这个语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用“顽皮”来形容鱼的自由自在的情态,用“梭”比喻鱼的形状,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鱼儿的欢快和敏捷的特点(3)此题考查学生代词的指代内容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通过分析,这个词语的指代内容应该从下文中的语句筛选从“放眼远处的风景,那是一条波动的线”判断,此句中的“线”应该指的是自然风景,因此可以从“巍巍太行像一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这边的土地,它巍然耸立,展示着宏宕而雄壮的大山的情怀与它连在一起的,是塘河两岸那沉默的防风林”这句话总结概括出来(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句中词语含义的能力题,此句写当作者“跳到水里摸鱼”的时候,感觉水的温度是温热的,同时感受到塘河就像母亲一样,因而产生了“亲切”“温存”的感受题,首先明确Z自己的态度,不好理由:从前后照应的关系理解,“笼上”一词,与后文中的“轻纱”形成了照应的关系,从中表现了这个词语所描述的对象月光的轻柔、美丽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如果换上“罩上”则没有这样的效果了(5)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应从文中概括出塘河晚秋的景象:清凉的河水、殷红的阳光、晶莹圆润的鳞波、河中的小鱼、巍然耸立的太行山、沉默的防风林、塘河美丽的黄昏其实这些景象都表现出作品内容的独特魅力,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答案:(1)冷寂却韵味独特(2分)(2)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用“顽皮”来形容鱼的情态,用“梭”来比喻鱼,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鱼儿的欢快和敏捷(或可爱、灵动、有趣)(3分)(3)太行山(塘河) 防风林(2分)(4)因为河塘是孕育作者长大的母亲河,作者儿时曾在这里玩水嬉戏,所以感到亲切、温存(2分)不好“笼上”与后面的“轻纱”相照应,表现了月光的柔美,如换上“罩上”就没有这样的效果(2分)(5)清凉的河水;殷红的阳光;晶莹圆润的鳞波;河中的小鱼;巍然耸立的太行山;沉默的防风林;回忆童年戏水的美好情景;塘河美丽的黄昏(答到四点即可)(4分)【点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上句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找如果只着眼本句,不对词语所在的语段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就难以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第二,对于非代词,可以借助阐释句理解非代词的指代义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非代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释句,找到了阐释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特别注意词语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学以致用6(15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种花 丁立梅我在我妈屋门前种花。花的种子是我从网上买来的。花十多块钱,就能买上一小把。我乱七八糟地买了很多。包装上标注的是“小野花”。好,就它。因为野,好长,合我的性子。我妈听说我要种花,乐得眉开眼笑,一叠声答应:“好啊好啊,家里有的是地方。”她早早就把门前的一块地收拾出来。我携着我的花种子回家。我妈高兴,屋里屋外不停地来回转,一会儿找铁锹,说要把地再整一整,一会儿又说要去地里挑蔬菜,中午给我炒着吃。她的嘴一直咧着,合不拢了。她说:“你一到家,家里的门檐都变高了,变亮堂了。”这话说的我既开心又黯然。我们兄妹大了,各自有了家庭牵绊,难得回老家;家里只剩我妈、我爸两位老人,暮气笼罩下,都是冷清。我爸也忙活开了。他给那块地追加了底肥,还用钉耙给划拉出漂亮的垄沟。种子刚种下,我妈就浇了一遍水。然后她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有鸟来啄食,我妈又多了一项任务赶鸟,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十八天后,种子终于出芽了。我妈不时就跑去看一会,说:“啊,那些小芽儿,像些小虫子在爬。”我在心里面笑着。芽儿疯长起来,很快密密地长了一堆,你挤我我挤你的。原先的地方不够它们生长了,我妈忙着把它们移栽到别处,把屋后也栽上了。抽枝了,打花苞了,这都是大事,我妈很细致地向我汇报。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语调里,多带着笑。又一些天后,花终于开了,居然是漂亮的格桑花和波斯菊。红的,粉的,黄的,白的,不一而足。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 蝴蝶们也来了,恋慕地绕着花飞。我妈说:“没魂的蝴蝶啊。”她那是形容蝴蝶多。那景象我不用想,也知道是怎样的绚丽。 村里人没见过这些花,又好奇又羡慕,有事没事,爱转到我妈门前来看。孩子们更是频频相顾,跟我妈讨得几朵回去,开心得不得了。 于是乎,我妈门前总有人去讨花种子。我回去,我妈告状似的说:“烦死了。”我看到她说这话时,是多么口不对心。她脸上的笑容里,分明写着快乐,那种给予的快乐。 今天我妈又告诉我,隔壁村子里的谁谁谁,也跑来跟她要花种子。格桑花开过了,我妈专门弄了个罐儿,收藏这些花种子。她把那罐儿看得比金镯子还贵重,看得可紧了。 我问我妈:“给她了吗?”老太太端起架子来,狡黠地笑着说:“她来要了三回,我才抓了一丁点儿给她。要的人多哩,我要省着点。”她计划着,明年把门口的路边也都给种起来。 我笑她,说:“那不是谁都可以采了吗?”我妈被我点破了心事,嘿嘿两声,讪讪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我很高兴,一个村庄都将因一把花种子而花开沸沸了。(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1)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A狡黠地 细致地 讪讪地 B细致地 狡黠地 讪讪地C讪讪地 狡黠地 细致地 D细致地 讪讪地 狡黠地(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妈的屋前屋后,像来了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整日里喧喧嚷嚷,跳跳蹦蹦,好不热闹。(4)根据文章第段内容,说说“种花”给“我妈”带来了哪些变化?(5)文章以“种花”为标题有哪些含义?【分析】我买花种子在我妈屋门前种花,妈妈知道后开心的忙前忙后的收拾门前的一块地,爸爸也来帮忙花种上后,妈妈天天向我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花开了,引得全村的老小都来欣赏,都来向母亲讨要花种子,母亲嘴上说着不舍,内心却是慷慨的、高兴的,突出了母亲的淳朴善良【解答】(1)该题考查的是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以及作用,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我回来而开心喜悦的样子,也侧面暗示了母亲平日里的冷清与寂寞(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向我汇报”应是“细致地”;母亲的笑是“狡黠地”,贬词褒用;母亲被我看穿,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是“讪讪地”的笑故选:B(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语句时,首先看修辞方法,如果有修辞手法,按照“修辞方法+表达效果+事物特征+表达感情”的格式,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如果没有修手法,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细读文章第段内容,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种花”给“我妈”带来了的变化是: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日子,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5)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这就要结合它在文章的内容以及主题的作用上去分析对于分析题目的小题,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一是看标题是以物件,事物为标题的,往往就是点明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的线索;二看标题是以有深意的短语做题目的,往往就是点明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标题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同时“种花”是文章的主要事件;“种花”既是指种出的花,也指种出了对父母的关爱之花,种出了村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花答案:(1)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我回来而开心喜悦的样子,也侧面暗示了母亲平日里的冷清与寂寞(2)B(3)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格桑花和波斯菊”比作“一群穿着鲜艳衣裳的幼童”,同时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亲种出的花鲜艳,数量多,长势喜人,富有生机(4)给花浇水、赶鸟充实了“我妈”日子,不再感到孤独和冷清;汇报门前地里的情形,让平时少言寡语的老太太变得碎嘴起来,快乐起来;和村里人分享成果时,收获给予的快乐(5)标题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同时“种花”是文章的主要事件;“种花”既是指种出的花,也指种出了对父母的关爱之花,种出了村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花【点评】题目的作用有:线索;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概括文章内容;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题目的含义要注意表面意和深层含义,还有双关的题目的两层含义7(12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弗之怠懈怠走送之跑,这里意为“赶快”未尝稍降辞色脸色俟其欣悦等待(2)翻译下面的句子。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3)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4)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我仍不懈怠怠:懈怠;赶快送还人家走:跑,这里意为“赶快”;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色:脸色;等到他高兴时俟:等待(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尝:曾经;趋:奔赴句子翻译为:(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其:他们;略无:一点也没有句子翻译为: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第段“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可知:嗜学和家贫(4)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第一段主要讲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第二段主要讲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答案:(1)懈怠;跑,这里意为“赶快”;脸色;等待(2)(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3)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4)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点评】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三、作文(30分)8(30分)(2017春长丰县校级期中)“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过去的日子去得那么匆匆,现在的日子如指间滑落的轻纱,在这如烟似雾的日子里,你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与烦忧,释放着青春的朝气与才情,思索着人生的梦想与遭际请你选择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以“与祖母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而且没有提示性文字,需要我们自己紧扣题目打开思路,题目难度适中【审题立意】必须紧紧扣住文题中的与”、“一起”、“走过”这三个关键词“填充的内容”意味着这篇考场作文中出现的“我”是有伴的,肯定不是单个的“我”,至少要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起”意味着“我们”在所叙述的事件中始终是在一起的;“走过”意味着所叙之事是一段往事,并不是现在发生的事,至少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所发生的这“走过”还含有不容易走过、很值得回味、很值得珍惜之意【选材指导】“与一起走过的日子”可供选择的材料很多,可以与具体的人一起走过:与老师一起走过,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教导;与同学一起走过,可以感受到同学真挚、纯洁的友谊;与长辈一起走过,可以感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以及让人难以忘怀的那份留恋与情愫;与父母一起走过,常常能感受到家的温馨,闻到一股家的气息,听到家庭的欢笑声当然也可以与书籍一起走过,在与书籍交往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另外还可以采用拟人和想象的手法,写与动物和植物一起走过的一段美丽的日子,让一起走过的这段经历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总之,“我们一起走过”是在与人或事物合作、帮助、关心、努力、同甘共苦、克服困难以至经受挫折的过程中,才走过来的,在这些日日夜夜中,体会到亲情、友情等所具有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可贵【思路点拨】因为“走过”是一个过程,是一段时间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把这段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写清楚,写详细,而且在写这一过程时要能够做到以点带面,详略得当【文体选择】这篇考场作文虽然在写作要求中列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是我们在进行文体选择时,应当首选记叙文【解答】【例文】与祖母一起走过的日子 夕阳,收敛起最后一丝光彩暮色下的乡村抹去了鲜明的光泽,只留下一片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 我拿起那只尘封已久的风车,向着远方跑去小时候,父母打工在外,祖母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亲人祖母用一只粗短的木棒,做出了一扇四叶风车,编织起我那美丽的童年每个日落黄昏,我总会和祖母出现在那条乡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风车缓缓地转动起来,吱呀的风车声一直飘向天边,回响在我童年的梦里 一日,我和祖母又出现在那条小道上可是,此时无风,风车竟是一动不动祖母看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我嘟囔着嘴说:“没有风,风车转不了,怎么办呢?”“孩子,没有风,那你就去找风啊”“可是,风在哪里呢?”我疑惑着问道“你跑起来就能找到啊!”祖母神秘地说道 于是,我慢慢地跑起来,风车竟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声叫道:“我找到风了,她在这里,就在这里!”回头看去,天际灿烂成一片云海,祖母的笑容,也荡漾成灿烂的云霞 童年就是如此美丽而又短暂每当回首那些和祖母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忆中的那些风车就会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播放出童年那首最动听的歌而如今,暮色相拥的傍晚,当我再来到这条小径时,却只有独自一人旧年的风景依旧散发着光辉,我的心里却空荡荡的一阵微风拂来,手中的风车依旧奏着那亘古不变的旋律恍然明白,我又站在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人生的风源还等待着我去追寻 于是,我在起点写下让祖母的爱和我一起走过【点评】【例文点评】尽管这篇作文的素材略显普通,通过写一个祖母的爱,来表达我们一起走过这一主题,但作者饱含真情,运用细节描写,选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用真情实感来打动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第23页(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