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600957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第一单元 数一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单元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小学的课堂纪律还不适应,因此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渗透习惯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3、引导、组织好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时【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学生认数、数数的情况。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突破: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数数情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教学准备】23的主题图、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老师朱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在黑板上贴出书中第23页的画面。1、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乡村小学,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层层深入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3、按方位数数4、开放性练习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五、本课总结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鸟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六、板书设计数一数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比一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丙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单元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已经对小学生活较为适应,会数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要体现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单元教学重难点】1、 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 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1、比多少1课时2、比长短、比高矮1课时第1课时 比多少【教学内容】第6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难点:探索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突破:通过设计多种活动、采用各种摆放图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探索出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兔卡片各一张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要听吗?(要。)这天是星期天,小军的爸爸带着小军去动物园玩,他们来到猴山,看见了4只猴子(把粘着小猴子的磁铁贴上黑板)和5根香蕉(把粘着香蕉的磁铁贴上黑板),请问,是小猴子多,还是香蕉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教学图片师:小兔子兄弟仨在盖房子,邻居小猪来帮忙,问:你们看小猪在搬什么?小兔在干什么?有多少呢?2、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B: 问:小兔去搬砖,有几只小兔,有几块砖,小兔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3、 动手操作,理解新知A:问:小兔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C:学生汇报结果师: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师:小兔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板书:35介绍小于号,(学生书空,再齐读。)4、 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小结)5、 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三、巩固新知1、说一说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2、猜一猜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3、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四、课堂小结本课学完了,你们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比多少六、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比长短、高矮【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教学目标】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为这是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难点:探索多种比较方法。 教学突破:通过设计多种活动、采用各种摆放图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探索出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师生: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师:二瓶大小相同的饮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你喜欢喜羊羊吗?他可聪明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二、主动探究1、活动之一: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2、活动之二: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3、活动之三: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样长4、活动之四: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5、活动之五:比较谁喝的多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三、新知巩固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C:让学生做老师课前准备好的练习题。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全班进行评价。四、课堂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板书设计比长短、高矮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单元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们已经有了较好的课堂学习纪律、习惯,对小学生活有了一些适应;在知识结构上,也学会了数数、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等,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学生能否学好这一单元对后面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单元教学目标】总目标:学生学会5以内数的写法、读法,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会用数字、符号、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分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与“3 353等于3 4大于3 3小于5六、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第几【教学内容】教科书P18页【教学目标】1.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2.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3.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事物的方向决定数的次序。难点: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教学突破: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基数和序数,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做排队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几”和“第几”的含义。【教学准备】实物图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古时候,有一个人大腹便便,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他吃了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4 个能饱,先吃第4 个该多好啊!”提问:他说的对不对呢?为什么?预设:不对,这个人吃了4 个烧饼才饱,要是只吃第4 个烧饼,他只吃了一个不会饱。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几”(出示课题)二、新授课(一)初步感知“第几”在黑板上贴教科书P18页的售票图。1教学“第几”认真观察,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请大家猜猜谁能最先买到票?你怎么知道的?谁最后买到票?那个小朋友排在第几?2.请学生阐述一下两位叔叔排第4和第5的理由。从前面数,戴帽子的叔叔站在第()名;从后面数戴帽子叔叔站在第()名。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用一句话描述背包的阿姨站的位置。(背包的阿姨站在从前数的第二名或者从后数的第四名的位置上。)小结:“第几”是表示的是什么?预设:一个位置。(二)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指导学生继续看图,提问: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的是谁?2.师:穿红衣服的阿姨已买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提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三)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5位同学上将台,提问:请大家数一数一共几人?从左数第3 是谁?从右数XX同学排在第几?他还可以看成排第几?2.任选班里一纵组学生,提问:请大家数一数这组一共几人?从前往后数,第4是几?从后往前数,XX同学排在第几?从前往后数,排在第2的有几人?3.比较“第几”和“几”的区别。教师:同是一个3 为什么有时表示“3个人”,有时表示其中的“1个人”呢?小结: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事物,即表示多少的数量(板书:数量);也可以表示位置(板书:位置),“第几”。4.练习。教科书P18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看全家福的照片后,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照片上一共有几个人?从左数爷爷排在第几个?从右数奶奶排在第几个?我的左边有几个人?三、巩固练习1动手操作:让学生摆4个三角形,再拿一个圆形,按要求排放:把圆形摆在第四的位置上。如下两种: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第几或几表示的事吗?四、课堂总结“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是表示数量的多少。五、板书设计第几位置六、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几和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2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打基础;培养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2.通过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25各数的组成。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建立初步的数感。难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突破: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分圆片),并且在小组内交流分圆片的方法来探索“4”和“5”的组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准备】用吹塑纸剪的红花、小棒、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4的组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在黑板上贴出4朵红花,让学生拿出与红花同样多的小圆片学具,要求学生把它们分成两堆。2 让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分圆片的结果,再推选代表汇报。展示学生分圆片的结果,板书圆片的不同组成方式: 4 4 4 3 1 1 3 2 23.引导学生明确前两种分法是一样的。1拿出和教师同样多的圆片,并自由分成两堆。3 小组内交流,并由小组代表汇报不同的分法:可以分成1个和3个;还可以分成2个和2个;还可以分成3个和1个。4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前两种分法是一样的。二、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4的组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教师示范并讲解猜数的游戏规则。2 指导小组活动。1 认真观察、倾听。2 在小组内进行猜一猜活动(开展2、3、4各数的组成游戏)。三、在活动中感知5的组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布置任务,讲解活动要求: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然后分小组汇报。5 5 5 5 和 和 2 3 3 2 1 4 4 12巡视,个别指导。布置课后作业第20页的“5的组成”练习。1拿出5根小棒,独立进行分一分活动,看一看有几种方法。可以分成2根和3根,还可以分成1根和4根。2 独立完成第20页的“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四、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22页的第8题。2.自行选用课时优化设计。五、板书设计4 4 4 3 1 1 3 2 2六、教学反思 第5课时 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材分析】“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数、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后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初步认识加法,知识虽然简单,却对以后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地读写加法算式。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突破:通过摆苹果等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表示“一共有多少”。【教学准备】学具盒、数字卡片、动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看老师的板演用数字。师:同学们黑板上有多少个苹果?再摆一个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师:现在黑板上有3个苹果,朱老师再加2个苹果,这时合起来一共是又是多少个呢?像这样求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的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来呢?预设:加法。师:好的,那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加法吧!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表演千纸鹤的故事。一名同学讲故事:李明折了1只纸鹤,两个女生折了2只纸鹤,他们合起来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师:合起来一共折了多少只?谁知道?(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预设:它们合起来有3只。师:答对了,(请表演的同学回去)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板书:加法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师:1只纸鹤和两只纸鹤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师:XXX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板书:1 + 2 3 加号 等号读作:1加2等于3。(教师领读,学生读。)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预设:加号像一个十字架,等吃像一双筷子;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同学们可真有法子!同时注意:加法这一横和一竖是一样长的。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气球图,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怎样列式计算?根据回答板书:3+14,让学生读一遍算式。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三、巩固提高1动手操作。a.第23页“做一做”。(同桌的轮流摆一摆,互相检查)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b.看算式,数手指。2+1 1+1 2+2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手势表示。c.用5枝笔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小组活动,然后汇报。)1+4 3+2 4+1 2开放题:+5四、本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呢?五、板书设计1 + 2 3 3 + 1 4 加号 等号六、教学反思 第6课时 减法【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运用多种算法进行减法计算。难点:熟练应用数的组成进行减法计算。教学突破:通过创设的情境和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表示“去掉多少,求还剩多少”。【教学准备】圆片、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1)做一做的左图 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 51 52 53 54 (55 50)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哪些体验?五、板书设计3 - 1 2 减号 等号六、教学反思 第7-8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上册第29页、第3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教材分析】教材是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 2 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 0 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 0 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 0 的写法,通过 3 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思考 5-5= 的图画讲述有关 0 的加、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难点:学会有关0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突破:利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讲故事,然后引出0表示“一个也没有”、“界限”、“起点”等意思。【教学准备】制作的小兔子和苹果的卡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面的卡片按顺序摆一摆。5 2 4 1 32、口算。5-3= 2+1= 3+2= 5-4= 3-2= 4+1= 3-1= 1+31= 2+3= 二、新授(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师:有一个小兔家庭,住着兔妈妈和四只兔宝宝。有一天,兔妈妈让他们兄弟四个去苹果园摘苹果,那大家跟我一块去苹果园看看他们摘了多少苹果!去帮他们数一下,老大的篮子里有三个苹果,老二呢摘了两个苹果,老三摘了一个苹果,老四呢一去到苹果园就又跳又爬的,结果篮子里空空的,一个苹果也没有!2、讲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个问题,那大家来想一下: 每个小兔摘的苹果可以分别用哪几个数来表示?那大家想一想,然后在田格本中写下这几个数字,老四一个也没有摘到应该怎么表示呢? (鼓励学生去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问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用0 来表示的,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呢?)“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3、板书0并领读“0”教写0:注意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大家能再给出一个例子吗?(二)0的含义1、0与1、2、3、4、5的大小比较师:同学们,四个小兔子摘的苹果数从多到少的排序应该是?2、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注意: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但是却 比1、2、3、4、5要小。并强调0就是一个物体也没有。小游戏: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然后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手指都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然后找相邻数游戏。“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3、0表示起点(出示直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