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体系.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88600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知识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知识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知识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整理 第一部分 高中语文课本知识整理一、新课改下教学理念和思想: 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实现学生学习三大语文能力: (1)应用能力 (2)审美能力 (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人的发展。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 高中语文必修共5册,每册都由4个模块构成,分别为: 1、阅读鉴赏(侧重于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2、表达交流(侧重于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3、梳理探究(侧重于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知识积淀) 4、名著导读(侧重于开阔视野及丰富阅读经历)三、各模块结构体系具体内容: 1、阅读鉴赏 2、表达交流写作 表达交流口语交际 3、梳理探究 4、名著导读4、 高中语文四大教学重点: (一)强化文体意识 1、阅读文学类(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实用类(新闻 传记 人物访谈 报告文学)2、 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 (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 (一)诗词 现代诗歌 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 朗读背诵 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 语言、技法、形象 古代诗词 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现代诗歌第1册 一单元 (毛泽东 戴望舒 徐志摩 )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 南北朝,诗 骚 孔雀 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 唐末余音 李 杜 白 李商隐) 第4册二单元(宋词 柳 苏 辛 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 陶渊明 王勃 庄子 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 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 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 (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 白蜀道难 杜 甫秋日抒怀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朦胧诗派李商隐此情岂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词别是一宗 柳 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宗主)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放派始祖)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多面手)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以歌当哭的婉约词人)(2) 散文 叙事性散文 现代散文 抒情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 1、散文 文学常识积累 古典散文 文章内容理解、情感概括、线索把握 文章字词句品味鉴赏,人物形象分析2、散文课程:现代散文 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 朱自清(流淌的诗情) 故都的秋 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囚绿记 陆 蠡(不屈灵魂的象征) 说理议论 拿来主义 (必修4三单元) 说“木叶” (必修5三四单元) 古典散文 秦汉时期的史传篇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史记鸿门宴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荀子劝学 庄子逍遥游 过秦论 魏晋唐宋时期的序跋抒怀记游篇 归去来兮辞 陈情表 滕王阁序 兰亭集序 游褒禅山记 赤壁赋(3) 小说 古典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主题 小说 情节 现代小说 祝福老人与海 边城 装在套子里的人 人物 环境(四)戏剧 古代戏曲窦娥冤 认识戏剧文本 长亭送别 主题 古代与现代 戏剧 现代戏剧雷雨 戏剧冲突 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 中国与外国 运用语言塑造 外国戏剧哈姆莱特 人物形象(五)实用类文体 1、新闻(必修1)新闻两篇飞向太空的航程 2、报告文学(必修1)包身工 3、传记(必修1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必修4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4、演讲辞 (必修2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5、调查报告 要求:1、识别文体,学习文体特征及写作方式。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第二部分 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梳理1 汉字 1字体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2古代汉字的造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 词语 1词性实词: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虚词: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2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 3 句子 1单句:(1)从结构角度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2)从语气角度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构成单句的主要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复句并列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 3病句修改(1)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 (3)成分多余 (4)语序不当 (5)结构混乱 (6)不合事理 (7)用词不当 四标点符号标号:指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 点号:句内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5、 修辞 1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特征或说明道理。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3夸张作用: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情感。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文章的条理性,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5反复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6对偶作用:使相对应的意思互相补充,互相映衬。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 表达方式 1议论:举例论证(通过事实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道理,从而提高说服力) 引用论证(增强说理的科学性,权威性,从而提高说服力)对比论证(两个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不同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突出论点) 2记叙:(1)记叙方式 :顺序: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脉络分明,线索清晰插叙:丰富作品内容,深化主题,调整叙述节奏,使得文章跌宕多姿 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使情节更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补叙:补充说明,使文章更严密。 (2)人称手法:第一人称: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亲切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地反映客观生活 (3)叙述线索:明线 暗线:以时间、事物,人物,情感或者某句话,某个行为为线索,使文章更有条理,结构更完整,主旨更鲜明。 3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直接或间接为表达主题服务(2)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白描 (以形传神,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以突出表现主旨)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有衬托,烘托的效果) 4说明:(1)分类别 (把复杂事物各方面的特征有条理地揭示清楚) (2)举例子 (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3)作比较 (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加明显)(4)大比方 (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5)下定义 (更清晰地认识事物的本质)(6)作诠释 (对事物的概念,性质,特征,成因等作解说,深入细致地理解说明对象)(7)列数字 (科学,精确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8) 列图表 (具体,直观地表现事物的特点) 5抒情: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刻画抒发感情,含蓄隽永) 七、 表现手法1衬托(包括正衬,反衬。与对比的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情感。 2象征:(含蓄而形象地显示对象的特点)3托物言志(比兴): 借“物”抒发感情,含蓄地表现主旨4渲染(烘托):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进行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地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特点,表现主题。5想象(联想):深入表现主题,丰富主题内容 6情景交融:深入表现主题7动静结合:;以动衬竟,以静衬动,深入表现主题 8远近结合 9虚实结合10.借古讽今:含蓄表现主题 11正侧结合12点面结合:点具有典型性,面具有概括性,深入表现主题。八文章结构手法1开头:统领全文;伏笔铺垫;渲染,奠定基调。 2过渡: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4伏笔:前后呼应。 5铺垫 6. 照应7悬念:引起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 8抑扬:突出强调9详略:重点详写,次要略写,以突出表现文章主旨 10线索 11总分九语言特点1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气势贯通;散句,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 2长短结合:有气势3变式句: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4修辞手法5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严谨等十语言风格1清新 自然 冲淡 平和 2朴实 易懂 3含蓄,委婉 细腻4豪放 雄浑 气势磅礴 想象奇丽 5典雅 6幽默十一常见的古诗词题材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 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 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2边塞诗岑参 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3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爱情诗(闺怨诗)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蒹葭 5讽喻诗硕鼠 6哲理诗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 7行旅诗杜甫旅夜抒怀;马致远秋思 8咏史诗左思咏史;李商隐贾生;杜牧题乌江亭 9怀古诗刘禹锡乌衣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苏轼赤壁怀古 10咏物诗王维 相思;陆游卜算子咏梅 11.咏怀诗李白将进酒;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陆游书愤第三部分 高中语文学科能力发展框架高中语文学习,旨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从理解性阅读向探究性阅读”发展:高中必修阶段的学习重点为“阅读与鉴赏”,“鉴赏”应是在“阅读”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其主要内容为: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提出“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在阅读能力中,明确提出“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要求,并提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鉴赏能力中,明确提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综上所述,对阅读者主体即高中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要求呼之欲出;体现出“探究性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方向。二、“从训练性写作向创造性写作”发展:“写作”在高中称为“表达与交流”,从名称可看出高中突出了自主性、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书面表达发展创造性思维。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综合起来看,高中不再把具体技能比如“描写”、“记叙”作为要求,而突出“自我表达”,突显“理性思考”,突出对语言精确的要求。三、“从封闭性探究向开放性探究”发展:高中阶段“阅读与鉴赏”最显著特征,就是阅读范围的扩大,阅读内容的可选择,尤其是选修阶段。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不同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可以不一样。四、“从单一性写作向多样化写作”发展:初中阶段的“单一性”不难理解,基本上所有同学是在老师统一要求下进行写作学习,文体相对单一,局限于议论文、记叙文,要求比较“固定”,常以考试作文为学习“模板”。而高中阶段的“多样化”首先体现在文体上,不仅有“考试体”,也可以是应用性文体如演讲稿、辩论稿、新闻报导等,还可以是文学作品,还可以是学术论文;其次还体现在对学生写作个性的宽容和倡导上,比如不同语言风格、艺术表达方式等,学生可以比较接近于“自由写作”。第四部分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概说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虽然高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不直接分析课文章法,只是在时代背景,作者思路,文章意境上大做文章,总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加之一种文学批评和欣赏的眼光来熏陶学生,引领学生认识文学,提高修养。但无论以哪种方式教学,课本永远是学习的载体,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脱离教材进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各个一线教师经过多方面方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悟、读、动、讲、练”为中心的语文教材处理方法,简称高中语文教学五字处理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悟所谓“悟”,即“情感感悟”,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讲述、日记等方式谈学生自己的情感体会,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学生感悟过程中起顺水推舟的作用,对健康情感予以肯定和拔高,对模糊情感予以理清,对不良情感予以纠正。 二、读所谓“读”,即“广泛阅读”,(1)强化语文诵读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情感;(2)指导学生语文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所注意的问题;(3)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并相互交换阅读心得;(4)开放阅览室让学生自由阅读;(5)及时印发课文相关内容,强化情感教育;(6)随时印发与时政相关的思想深刻或描写生动的文章,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语文的思辨能力。 三、动 所谓“动”,即“语文活动”,开展语文美文背诵大赛、语文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举行活动时,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将一切交给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四、 讲 所谓“讲”,即“精选精讲”,(1)教师对部分文章作深层次讲析,指导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研究的方法。教师认真研究文体体系和阅读能力训练点,使“讲”成为体系,每一次“讲”都要精心准备,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自主总结出相关知识点。(2)学生轮流自主出题,互相考察,在班级中充当“小教师”,进行讲解。 五、练(1)精选习题,针对性训练;(2)学生自拟题目,讨论解答,自己讲解;(3)在训练作文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及时结合情感教育目标,适时作文,激活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以下事项要注意: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乐趣,语文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存在。2、讲解不求面面俱到,务求重点突出,形成系列。如故都的秋一文,浓烈的感情、京味语言、概括要点均为重要内容,我们在讲解时只选择概括要点这一个重点。3、教学计划必须依据学情及时加以修改。4、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随时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加以改进。如美文背诵大赛,我们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由一开始的教师组织、教师点评,转为学生组织,又转为学生专人点评,再转为学生随即点评。在举行中,完善不足,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新鲜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