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84630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 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D.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大3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4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的波形图如图若把频率为 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图可能是图中的( )A B CD5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人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A. B. C. D.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9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11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一种可以观察振动波形的仪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拨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在完成上述实验时应保持钢锯条的长度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乐音的波形12如图a、b是两音叉的发声特点其中音调高的是 ,c、d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其中 的响度大13根据图中发声体的振动图像,写出相应的变化情况14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时间_(选填“多”或“少”),通过计算发现相差_s.(V声=340m/s)15在班上的一次元旦晚会上,男生放声高唱一首歌,女生小丽为他轻声伴唱,他们是靠声带的_产生声音的,由于他们的声带不同,所以他们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我们还知道_(、小丽)的响度大,而_(、小丽)的音调高。16一辆火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驶向一座高山,在山前某处鸣笛,火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则司机鸣笛时距离上有多远?1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3s后听到了雷声(1)请你帮她估算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要求:写出公式;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代数据要代单位】(2)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请你利用速度公式分析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18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利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 s,则海水有多深?19汽车距离峭壁400米,当它鸣笛后继续向前匀速行驶,经过2秒后,听到回声,求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大?(4分)20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离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33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22一个猎人在一山谷中开枪射击,2秒后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1秒听到第二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山谷两壁相距多远?猎人所在的位置距离两壁分别有多远?23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射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3)由上述材料可以分析,当火车鸣着笛驶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或“变低”)(4)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理由是: (5)小亮在关注大海中的潜艇时还发现海水不容易结冰,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亮同学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图二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a、由号图象可知,淡盐冰在10min时开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b、分析三条曲线我们可知下雪天在路面撒盐是为了 (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凝固点24(3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会“拐弯”的声音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拐弯。(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102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3)自从无锡高速火车通行后,每天不同时刻都有火车经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25(8分)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举世瞩目,飞机上的黑匣子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1)黑匣子应采用抗压能力强,熔点 的特殊材料制成为了容易发现黑匣子,黑匣子的颜色应设计成 (选填“黑色”或“橙红色“)(2)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104Hz的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此波应该为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它在1s时间里振动 次(3)体积为0.01m3的黑匣子落在海水下4000m深处,则它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受到的浮力为 N,将它打捞到海面的过程中浮力做功为 J(海水深度为1.03103kg/m3)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B正确;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B2A【解析】试题分析:比较两图的波形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振动次数比乙振动次数多,故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A说法正确;而音调的高低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单位时间内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即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说法错误;单位时间内甲乙振动次数甲多于乙,故甲乙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C说法错误;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图中甲的振动幅度小于乙的振动幅度,即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小,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考点: 音调,响度3D【解析】试题分析: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的,故C错;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4D【解析】试题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把另一种频率为256Hz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可知频率变小,据此分析解:首先明确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是相同的,256Hz小于512Hz,由图可知,A图波形不同,B图频率较大,C图波形相同,且频率相同,D图频率较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频率的定义、声音特性的理解和声波形图的做法,是一道综合题5C【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解: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明确在敲击瓶子时,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水柱;吹时,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6C【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题中解释正确“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题中解释错误“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再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题中解释错误“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题中解释正确综上分析,正确的是故选C【点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7D【解析】试题分析:“闻其声而知其人”说的是听到声音就可以知道是哪个人,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辨别是哪位熟人,所以,A错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B错误;“禁鸣喇叭”不让汽车放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所以,C错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发声体振动快,可以清除体内的结石,故选D。考点:控制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特性 声与能量8D【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A选项说法不正确;“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选项说法不正确;“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选项不符合题意;粉碎人体内的“结石”需要消耗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辨别;减弱噪声的方式辨别;声能的利用。9A【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10 3 5 4 5 20【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即选择;(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即选择;(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cm;故答案为:(1);(2);(3)2011(1)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相等;(3)d【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波形能够形象直观的显示物体振动的情况,波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大,则表示振幅大;波形很有规律,则是乐音;波形杂乱无章,则是噪音(1)为研究声音的响度,应保持钢锯条的长度相等,扳动锯条时的力度应不同,听到的声音大小也就不同;(2)对比b与c,不难看出:b波形振幅大,响度大;c波形振幅小,响度小;(3)对比d与e,不难看出:d波形很有规律,属于乐音;e杂乱无章属于噪音;故答案为:(1)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相等;(3)d考点: 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2a;c【解析】试题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如图在相同时间内,a比b振动的快,故a的音调高;c比d偏离原位置大,故c的振幅大,c的响度大故答案为:a;c【点评】此题考查通过波形图来认识声音的特征、分辨乐音和噪声,对波形图的各种特征要了解13大;高;小;低。【解析】试题分析: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幅增大,所以声音响度变大;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动变快,频率变高,所以声音的音调变高;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幅变小,所以声音的响度变小;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动变慢,频率变低,所以声音的音调变低。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4 少 0.29【解析】 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离起点100米的距离,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要等声音传过来之后才开始计时。声音传播100米的时间未记录,因此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时间少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15振动 音色 小丽【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他们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男士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士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小丽16370m【解析】解:汽车行驶的速度:v1=30m/s,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30m/s2s=6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60m+680m)=370m答:汽车鸣笛时距离山有37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17(1)1020m;(2)闪电以光速进人眼,雷声以声速进入人耳,根据公式t=s/v,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反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解析】试题分析:(1) 打雷的地方与她的距离为:s=v声音t=340m/s3s=1020m。(2)闪电以光速进人眼,雷声以声速进入人耳,根据公式t=s/v,当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反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考点:声速和光速 速度的计算点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这是必须要牢记的数据。184590m【解析】试题分析:海水的深度为h=vt/2=1530m/s6 s=4590m考点:利用回声测距1960m/s【解析】试题分析: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2s=680m;汽车在2s内传播的路程为s车=2s-s声=2400m-680m=120m;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车=s车/t=120m/2s=60m/s考点:速度的有关计算20328【解析】试题分析: 声音传播的距离,汽车前进的距所以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为,则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考点:声音的传播21由以上分析很快列出式子L/V空-L/V钢= V钢=51077 【解析】设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根据题意以时间差为等量列式:,解得22【解析】略23(1)0.02;20;(2)7500m;(3)变高;(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熔化;吸热;降低【解析】试题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1kHz=1000Hz(2)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3)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分析即可(4)据真空不能传声分析即可;(5)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当温度不升高,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b、分析图象中三种物质的熔化温度的不同即可判断解:(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耳朵听到的声波频率大多在0.02kHz20kHz之间;(2)因为v=,所以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s=vt=1500m/s10s=15000m,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1=7500m(3)根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可知,当火车鸣着笛驶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变大;(4)由于月球上是真空,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5)a、由号图象可知,淡盐冰在10min时开始温度不变,故从该时刻开始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b、分析三条曲线我们可知,浓盐冰对应曲线熔点最低,故其对应的凝固点最低,所以下雪天在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故答案为:(1)0.02;20;(2)7500m;(3)变高;(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熔化;吸热;降低【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24(1)上(2)3(3)早晚地表温度低,声音向地表附近传播【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离地面很高的空中温度较低,所以声音向上拐弯,所以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2)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乘客距离声源1020m,所以声音传播到乘客的时间为t=,所以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3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3)由材料知道声音向温度低的地方拐弯,夜晚和早晨地表温度较低,声音沿地表传播,所以此时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地表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开始上升,声音就向上拐弯,在地面不远处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考点:声音的速度大小跟温度的关系;声音测量距离25(1)高;橙红色;(2)超声波;3.75104;(3)4.12107;103;4.12105【解析】试题分析:(1)为了防止飞机发生爆炸及燃烧时毁坏黑匣子,黑匣子应采取熔点高的材料制作;橙红色的光传播的距离较远,人眼对这种颜色也比较敏感,所以黑匣子应该设计成橙红色;(2)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而电磁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黑匣子发出的波为超声波;频率是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为3.75104Hz,则1s振动3.75104次。(3);打捞到海面浮力做功:考点:超声波 压强 浮力 功26(1)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光的反射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铁圈” ;缩短试验时间或节省时间 【解析】试题分析:(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空气完全没有时,声音也听不到,可得真空不能传声。(2)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前或向后折时,如果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出现在纸板上。所以,用能折叠的纸板判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若先固定铁夹,温度计的位置相对固定,铁圈上下调整的空间有限,难以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因为热水温度较高,可以减少实验时间。考点:声音的传播 光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实验装置的合理安装27钟声传到渔船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的是钟声音色【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朵中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是通过钟声振动的音色辨别出是钟声的。故答案为:钟声传到渔船-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的是钟声-音色考点:声音的传播,音色28奶奶通过音调逐渐变高,推出空气柱逐渐变短,说明水越来越多了。【解析】试题分析:奶奶是通过物体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来做判断的。当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发生振动,产生声音。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反之,音调越高。奶奶通过音调逐渐变高,推出空气柱逐渐变短,说明水越来越多了,即水快满了。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答案第5页,总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