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纸业有限公司场地环境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7113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纸业有限公司场地环境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XXX纸业有限公司场地环境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XXX纸业有限公司场地环境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报审版)编制单位:XXX二一六年八月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目录项目名称: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编制单位:XXX项目负责人:主要参与人员:主要参与人员:姓名所学专业职称主要工作内容I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背景11.2调查目的和任务21.3编制依据21.3.1政策法规21.3.2导则、规范31.3.3相关标准41.3.4相关技术资料41.4技术路线及工作程序41.5调查范围51.6主要工作内容6第二章 场地概况82.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82.2自然环境概况92.2.1地形地貌92.2.2气候气象92.2.3地表水92.2.4区域水文地质特征102.3场地历史与现状132.3.1场地历史沿革132.3.2场地现状142.3.3未来用地规划152.4相邻场地使用情况17第三章 场地污染识别193.1污染识别目的193.2原企业基本情况193.2.1原企业变迁情况193.2.2原企业主要功能分区情况193.2.3原企业原辅材料使用情况203.3企业污染源及污染情况分析233.3.1生产区233.3.2污水处理区303.3.3办公区313.3.4生活及辅助设施区313.4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323.4.1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323.4.2管线、沟渠泄漏评价323.4.3地面防渗情况333.5场地污染识别结论333.5.1主要污染源333.5.2污染迁移途径343.5.3污染识别小结35第四章 场地污染确认364.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364.2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64.3初步调查方案404.3.1土壤取样点设置404.3.2地下水情况说明414.4现场工作与工作方法474.4.1土壤样品采集474.4.2土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474.4.3土工样采集与保存494.4.4样品流转504.5实验室分析检测504.6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544.6.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544.6.2采样中二次污染的控制544.6.3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55第五章 初步调查结果和评价565.1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565.1.1评价标准及方法565.1.2样品统计信息575.1.3厂区内土壤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575.2初步调查结论60第六章 结论616.1场地污染识别结论616.2场地污染确认61附件:附件1 采样点位钻孔柱状图;附件2 土工试验成果表;附件3 现场采样记录清单;附件4 场地现场采样照片;附件5 XXX;附件6 检测报告。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项目背景XXX始建于1996年,位于XXX,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XXX,北纬XXX,总占地面积27413.22m2(合41.12亩),主要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等,该厂于2008年停产,停产后场地出租用于生产印制宣传单的招贴纸。场地现状原有厂区地面建构筑物全部留存,处于闲置状态。该场地将由XXX进行开发建设,未来规划用地方式为住宅用地。为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场地用地性质变化及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新的环境问题,环保部、工业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行文环发2012140号文件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关停并转、搬迁工业企业原场地在进行重新供地及土地出让之前,应完成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场地遗留污染不会对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环发201466号文件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强化工业企业关停搬迁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并积极组织和督促场地使用权人等相关责任人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的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土壤防治行动计划第四条规定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中的要求,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工业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为减少企业停产拆迁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确保居民人身安全,需要对原企业场地开展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工作。为此,XXX委托XXX开展了XXX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截止2016年8月现场踏勘时,该厂已停产,原厂区内建构筑物全部留存。1.2调查目的和任务XXX自1996年建厂,于2008年停产,后期(2009年-2012年)场地出租,再次用于造纸,生产时间长达16年,早期生产与管理模式粗放,可能会对厂区内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对周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也限制了厂区停产后土地的再利用。为确定该场地是否存在残留污染物,对人群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本项目对该场地进行污染调查和取样检测工作,为厂区污染修复及后期开发提供依据。在收集和分析厂区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厂区布置、生产工艺及所用原辅材料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在疑似重点污染区域设置采样点,进行土壤的实验室检测,明确场地内是否存在污染物,并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及土壤修复工作。本次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的目的如下:(1)通过对XXX场地进行环境状况调查,识别潜在重点污染区域,通过对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分析,明确场地中潜在污染物种类;(2)根据场地现状及未来土地可能的利用方向,通过调查、取样检测等方法分析调查场地内污染物的潜在环境风险,并明确场地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及土壤修复工作。如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则编制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如需进行风险评估,则进一步采集土壤及地下水样品,确定超标污染物污染范围及风险值,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为后续土壤修复工作做准备。(3)为该场地后续科学开发提供依据,避免场地遗留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1.3编制依据1.3.1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会第25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344号);(8)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2005第27号);(9)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5.4.2发布);(10)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5.28);(11)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7号,2014.1.22发布);(12)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1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的通知(冀政函(2014)61号);(14)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15)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16)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17)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18)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冀环发201377号)。1.3.2导则、规范(1)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2)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3)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5)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环保部,2014.1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3.3相关标准(1)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 811-2011);(2)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1988);(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BJ89-92);(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5)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6)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7)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8)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3.4相关技术资料(1) 现场勘察。1.4技术路线及工作程序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主要包括三个逐级深入的阶段,是否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取决于场地的污染状况。场地环境调查的三个阶段依次为: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分析、人员访谈与现场踏勘;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采样与分析;第三阶段场地特征参数调查与补充取样。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次调查属于场地环境调查污染识别(第一阶段)与污染证实取样(第二阶段初步调查)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见图1-1。本 阶 段 工 作 内 容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否需要第二阶段调查否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初步采样分析制定初步采样分析工作计划现场调查采样数据评估与分析制定详细采样分析工作计划现场详细调查采样数据评估与分析编制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场地特征参数调查场地暴露参数调查是是是否否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否需要详细采样分析是否需要风险评估项目启动项目结束结果分析详细采样分析图1-1 场地环境调查的工作内容与程序1.5调查范围本次场地环境调查范围主要为XXX场地在内的生产车间及仓库、污水处理区、变电站、锅炉房及办公用房等,占地面积约27413.22m2(合41.12亩),评价范围见图1-2。图1-2 场地调查评价范围1.6主要工作内容本次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污染识别:通过文件审核、现场调查、人员访问等形式,获取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土地利用情况、生产工艺及原辅材料等基本信息,识别和判断场地潜在污染物种类、污染途径、污染介质,建立场地概念模型;(2)取样监测:在污染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有相关标准导则要求制定初步调查方案,进行场地初步调查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检测。初步调查根据厂内情况与平面布局设置取样点位,并在现场取样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送实验室检测,主要对场地内从事生产活动所用到的原辅材料与可能产生的中间体等污染物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判断场地实际污染状况;补充调查阶段综合分析初步调查结果及场地现状,在部分区域进行补充取样分析,确定场地内土壤实际污染状况。(3)结果评价:参考国内现有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确定该场地是否存在污染,如无污染则场地调查工作完成;如有污染则需进一步判断场地污染状况与程度,为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提供全面详细的污染范围数据。47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第二章 场地概况第二章 场地概况2.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XX位于XX,处于东经XX,北纬XX,总面积XX,东距XX15km,与XX接壤,北与XX,南接XX,西邻XX。境内有XX高速,乡间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利。XXX场地位于XXX,调查评价区中心地理坐标为XX。场地地理位置见图2-1。图2-1 调查场地地理位置图2.2自然环境概况2.2.1地形地貌XXX2.2.2气候气象XXX。2.2.3地表水XXX。2.2.4区域水文地质特征2.2.4.1地质条件XXX。2.2.4.2地层特征XXX2.2.4.3水文地质条件XXX。本次调查场地周边地下水埋深约XXm左右。2.3场地历史与现状2.3.1场地历史沿革XXX建厂前,该地块为农田;自1996年-2008年,该场地为XXX,主要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等;该公司于2008年停产;自2009年-2012年,该场地出租用于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和宣贴纸;2012年停产;自2013年,场地由XXX收购,场地闲置。据现场调查、人员访谈及可追溯影像资料显示,该场地自1996年建厂至今,场地内建构筑物未发生过重大变革,主要变迁为2010年10月,场地东北侧原库房进行拆除,并于2013年规划为绿地;2000年,场地西侧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011年,场地西侧空地建设制浆池。表2-1为调查场地历史变迁情况表,图2-2为调查场地历史卫星图片。表2-1 调查场地历史变迁情况表时间企业名称备注1996年以前农田-1996年-2008年XXX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2008年XXX停产2009年-2012年-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和宣贴纸2012年-停产2013-至今XXX场地闲置至今图2-2 调查场地历史卫星图片2.3.2场地现状我公司项目组于2016年8月进行现场初步踏勘,至现场踏勘时为止,该厂已停产,生产车间及仓库、污水处理设施、变电站、锅炉房及办公用房等,均未拆除,车间内相关生产设备与材料等清运完毕。由于大部分车间自原造纸厂停产后一直未被利用,因此整个场地大部分区域已荒废。踏勘期间部分场地现场照片见下图2-3。制浆区1制浆区2抄纸车间1抄纸车间2仓库1仓库2仓库3污水处理区图2-3 现场踏勘照片2.3.3未来用地规划2.3.3.1土地利用规划XXX场地已由XXX收购,目前拟在该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未来规划用地方式为住宅用地。目前暂无详细规划。2.3.3.2地下水规划XXX图2-4 评价区域周边关系图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第三章 场地污染识别第三章 场地污染识别3.1污染识别目的通过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现场踏勘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掌握并分析以下信息:场地生产历史、场地周边活动、原厂区功能区布局、主要产品、生产工艺及原辅料、场地管线和沟渠泄漏情况、厂区防渗等。通过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场地污染物质,为确定场地采样布点和分析项目提供依据。3.2原企业基本情况3.2.1原企业变迁情况调查评价区域场地,1996年-2008年为XXX,主要产品为新闻纸、文化用纸等;2009年-2012年,场地出租,主要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和宣贴纸等。2013年-至今,场地闲置。企业变迁见表3-1。表3-1 企业变迁情况表时间企业名称主要产品产量备注1996年-2000年XXX生产新闻纸和文化用纸最大产量3000t/a只有一条生产线2001年-2008年XXX生产新闻纸和文化用纸1000t/a订单减少,零星生产2009年-2012年-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和宣贴纸最大产量5000t/a外租,开辟另一条生产线,变成2条生产线2013-至今XXX-场地闲置,规划进行房地产开发3.2.2原企业主要功能分区情况原造纸厂分为生产区(包含生产车间、露天制浆池及仓库)、污水处理区、办公区、生活及辅助设施区四部分。功能区情况概况见表3-2。表3-2 功能区情况概述序号功能区车间名称运营时间占地面积(m2)功能1生产区制浆区11996年-2012年1038.05废旧报纸的制浆2制浆区22011年-2012年651.24废旧报纸的制浆3抄纸车间11996年-2012年2841.68打浆、抄造和整选工作4抄纸车间2(原维修车间)1996年-2012年1388.391996年-2008年,机械设备维修;2009-2012年,改造成抄纸车间,打浆、抄造和整选工作。5仓库11996年-2012年1616.51储存成品纸6仓库21996年-2012年1463.34储存废旧报纸等原料纸7仓库31996年-2012年762.35储存废旧报纸等原料纸8污水处理区2000年-2012年917.89处理厂区内的工业污水9办公区办公楼1996年-2012年293.07人员办公10生活及辅助设施区变电站1996年-2012年212.28供电11锅炉房1996年-2012年509.14厂区供热12车棚1996年-2012年659.35员工车辆存储3.2.3原企业原辅材料使用情况原造纸厂主要生产原辅材料详见表3-3。表3-3 企业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容器用途主要化学成分年用量(t)1废旧报纸捆装生产新闻纸和文化用纸的原材料纸纤维,铅、铬、镉、汞,油墨(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75002双氧水桶装漂白H2O21503液氯罐装漂白Cl2504废报纸脱墨剂桶装破坏油墨对纸纤维的黏附力,使油墨从纤维上剥离并分散于水中水玻璃(水溶性硅酸盐)、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钠85固体烧碱袋装润胀纤维,有利于打浆、脱墨漂白氢氧化钠6006滑石粉袋装改善纸张光滑度和不透明度硅酸镁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6007松香桶装改善纸张光滑度和强度树脂酸(C19H29 COOH)458硫酸铝袋装调节pH值,提高抗水性硫酸铝1809变性淀粉袋装提高物理强度,助留助滤,改善表面性能葡萄糖5010直接大红袋装染色苯系物、硫化物25011黄色聚合氯化铝袋装污水处理的絮凝剂氧化铝200012硫酸亚铁袋装污水的脱色和混凝硫酸亚铁500图3-1 评价区域平面布置图3.3企业污染源及污染情况分析本阶段根据整个厂区生产工艺流程,分别以各功能区为单位,对不同功能区功能、生产情况及生产工艺进行分析,明确场地内不同区域潜在污染物种类,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评价区域平面布置见图3-1,整体生产工艺见图3-2。图3-2 造纸生产工艺流程图3.3.1生产区生产区主要包含制浆区、抄纸车间、仓库。现分别进行介绍。3.3.1.1制浆区(1)基本情况介绍制浆区包括两个制浆区,分别为制浆区1、制浆区2。其中制浆区1位于调查场地中北部,占地面积约1038.05m2,该区域内有一制浆池,呈矩形分布,深约3.5m,原XXX建厂初期建设,自1996年-2012年期间,一直被利用,与抄纸车间1形成一条生产线;制浆区2位于调查场地中西部,占地面积约651.24m2,该区域内有一制浆池,呈矩形分布,深约3.5m,自2011年-2012年期间,一直被利用,与抄纸车间2形成一条生产线。(2) 主要原辅材料制浆区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4。表3-4 制浆区生产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号名称用途主要化学成分年用量(t)1废旧报纸生产新闻纸和文化用纸的原材料纸纤维,Pb、Cr、Cd、Hg,油墨(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75002双氧水漂白H2O21503液氯漂白Cl2504废报纸脱墨剂破坏油墨对纸纤维的黏附力,使油墨从纤维上剥离并分散于水中水玻璃(水溶性硅酸盐)、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钠85固体烧碱润胀纤维,有利于打浆、脱墨漂白氢氧化钠300(3)工艺流程制浆区主要完成回收的废旧报纸的碎浆、除渣、筛选和漂白等工作,为抄纸车间提供纸浆原料。主要工艺流程见图3-3。图3-3 制浆工艺流程图高浓碎浆系统:主要先在碎浆机槽体内加入6070的热水及必需化学药品双氧水(之前使用液氯漂白)、烧碱、脱墨剂,通过打浆使纤维之间产生相互摩擦并分离,同时油墨离子在纤维之间摩擦作用和化学药品的作用下,从纤维表面剥落,碎解后的浆料被稀释到5%自流入粗选机,在粗选机的作用下,良浆通过筛板进入下道工序,被捕集的粗大杂物及未被疏解的少量废纸进入圆筒筛,圆筒筛回收纤维,除去杂质。高浓除渣及粗筛选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除去大规格的轻、重杂质,通过粗选机进入高浓除渣器的浆料,仍含有部分粗大杂质及未被疏解的小纸片,采用高浓除渣器、复式纤维机和压力粗筛系统组合技术,除去轻、重杂质。1级浮选脱墨工段是该系统的主要工段,浮选过程由三个程序组成:第一个程序是加入化学药品(双氧水(之前使用液氯漂白)、烧碱、脱墨剂等)于高浓碎浆机中,利用碎浆机的物理作用及化学药品的化学作用,将油墨与纤维分开;第二个程序是脱墨,利用空气气泡将50200m的油墨粒子带走,浮选脱墨机组(由2台脱墨槽、1台泡沫分离器和液压调节装置组成)完成第二个程序;第三个程序是细微油墨粒子利用洗涤的方式除去,后道工序中的低浓除渣器、压力精筛及重力式圆网浓缩机的作用是进一步除去细小沙粒及其他杂物,并通过洗涤方式除去细微的油墨粒子,完成杂质分离的第三个程序。热分散系统:由斜螺旋浓缩机、螺旋挤浆机、热分散机组成。该部分主要为物理浓缩过程,主要作用是提高浆料浓度至30%左右,在热分散机内进行强力揉搓以剥离纤维上的残余油墨,分散筛选工序未能除去的粘性物。漂白工段:此工段包括高浓漂白工段(高浓混合器和高浓漂白塔)、2级浮选脱墨工段(浮选脱墨机组)、中浓漂白工段(洗浆机和中浓漂白塔)。高浓漂白工段:通过热分散系统处理的浆料浓度(30%左右)及温度(60)恰好适应高浓漂白的工艺要求,浆料进入高浓混合器动、静齿盘之间,在动盘高速旋转下,浆料和双氧水充分混合,送至高浓漂白塔进行漂白,塔底部采用特殊设计的螺旋输送装置,保证塔内各水平浆料等速下降排除。2级浮选脱墨工段:该工段作用是进一步脱除残余的油墨粒子及尘埃,后进入洗浆机洗涤,进一步除去浆料的油墨粒子及灰分。中浓漂白工段:主要是对浆料进行还原性漂白(双氧水漂白),以消除染色剂对白度的影响。(4)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去向制浆区主要从事制浆工序,通过现场调查,该区域内制浆池深约3.5m,池体用水泥防渗,现状池内有制浆废水。本工艺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方式见表3-5。表3-5 制浆区产污环节及污染物类别产生环节主要污染物/污染因子排放去向废水漂白双氧水溶液或液氯/H2O2、HClO、HCl经管网送厂内污水处理区处理脱墨烧碱、脱墨剂/酞酸酯类、氯代有机物粗选除杂油墨、重金属/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油墨(Pb、Cr、Cd、Hg)废气加热过程HCl、HClO、酞酸酯类、氯代有机物、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经吸收后回用固废制浆池池底沉淀重金属/Pb、Cr、Cd、Hg定期进行清理,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3.3.1.2抄纸车间(1)基本情况介绍抄纸车间包括2个车间,分别为抄纸车间1、抄纸车间2。其中抄纸车间1位于调查场地中部,占地面积约2841.68m2,原XXX建厂初期建设,自1996年-2012年期间,一直被利用,与制浆区1形成一条生产线;抄纸车间2位于调查场地中西部,占地面积约1388.39m2,原XXX建厂初期建设,自1996年-2008年,为维修车间,主要为机械设备的维修,2009年-2012年,改造为抄纸车间,与制浆区2形成一条生产线。两车间生产工艺相同。(2)主要原辅材料抄纸车间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材料见表3-6。表3-6 抄纸车间生产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号名称用途主要化学成分年用量(t)1纸浆纸张原料纸纤维,Pb、Cr、Cd、Hg70002固体烧碱润胀纤维,有利于打浆、脱墨漂白氢氧化钠3003滑石粉改善纸张光滑度和不透明度硅酸镁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6004松香改善纸张光滑度和强度树脂酸(C19H29 COOH)455硫酸铝调节pH值,提高抗水性硫酸铝1806变性淀粉提高物理强度,助留助滤,改善表面性能葡萄糖507直接大红染色苯系物、硫化物250(3)工艺流程抄纸车间主要完成纸浆原料的调制过程和后期的抄造过程。主要工艺流程见图3-4。图3-4 抄纸车间工艺流程图调制过程:该过程包括打浆、加胶与充填、添加辅料(滑石粉、松香、火碱及变性淀粉)及染料(硫酸铝和直接大红),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打浆就是利用机械方法处理纸浆中的纤维使其帚化和适度切断,可增加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氢键结合,更重要的是纤维在打浆时吸水润胀,使之具有较高的弹性和塑性,满足造纸生产的要求,以使生产的纸张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添加辅料及染料、加胶与充填融合于打浆过程中,以保证纸页的特殊要求、更好的光学性能和印刷性能。抄造过程:调和好的纸料用白水稀释后送入造纸机。在造纸机的网部铜网上,脱去大量的水后形成湿纸页。湿纸页再经压榨辊,进一步脱去水分。最后将纸页送入干燥部,利用蒸汽间接加热将纸中残余水分除去,使纸张达到产品规定的干度,在卷纸机上卷成纸卷,最后再选纸、检验、包装和打件等,完成整个造纸流程。1996年-2008年期间,抄纸车间2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主要材料为金属零部件等。设备维修过程可能产生废机油污染。(4)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去向通过现场调查,抄纸车间地面均为水泥防渗层,厚度约10cm,车间内设备已拆除完毕,地表可见设备油渍及染料污渍,建筑垃圾。1996年-2008年期间,抄纸车间2作为维修车间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机油及重金属污染。本工艺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方式见表3-7。表3-7 抄纸车间产污环节及污染物类别产生环节主要污染物/污染因子排放去向废水打浆及铜网脱水重金属、直接大红/Pb、Cr、Cd、Hg、苯系物、氯代有机物、硫化物经管网送厂内污水处理区处理废液设备保养、维修废机油、重金属/苯系物、总石油烃、Pb、Cr、Cd、Hg集中回收、送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气加热过程酯类、氯代有机物及苯系物、总石油烃等挥发性有机物及硫化物经吸收后回用或无组织排放固废打浆过程中的沉淀、纸张碎屑重金属/Pb、Cr、Cd、Hg定期进行清理,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3.3.1.3仓库本场地一共包括3个仓库,分别为仓库1、仓库2、仓库3,其中仓库1位于调查场地南部,占地面积约1616.51m2,主要用于存放成品纸;仓库2位于调查场地中西部,占地面积约1463.34m2,主要用于存放废旧报纸及生产所用原辅材料;仓库3位于调查场地西北部,占地面积约762.35m2,主要用于存放废旧报纸及生产所用原辅材料。仓库1中堆放成品为成品纸,呈固态。仓库2和仓库3中堆放废旧报纸及原辅材料,包括液体、固体及粉末状态,其中废旧报纸为固体状态,成捆堆放,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双氧水、液氯及脱墨剂均为液体物质,其中双氧水和液氯具有强氧化性,易燃、易爆,双氧水和脱墨剂均为桶装,液氯为灌装。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固体烧碱、滑石粉、松香、硫酸铝、淀粉、直接大红、氯化铝及硫酸亚铁等均为固态及粉末状态,全部为袋装或桶装。原辅材料及成品在转运过程中粉末类物质可能通过颗粒飘移对区域造成一定污染,液体物质可能通过泄漏、遗撒、沿仓库内防渗层开裂区域下渗等途径对区域土壤造成一定污染,同时,原辅材料和成品包装袋,试剂桶收集转运的过程中,其上残余的少量污染物均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污染。潜在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苯系物、酯类、氯代有机物等。3.3.2污水处理区污水处理区主要指厂区西南角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区建成前,厂区内生产污水排放形式是通过污水管道排往厂区南侧洨河中。该污水处理区于2000年建成,设置沉淀池、调节池、氧化池等污水处理设施,池深约3.5m,该区域地面有10cm厚水泥防渗。厂区生产过程中主要排放为含金属盐、氯化物及苯系物、氯代有机物等物质的污水,在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部分中水回用,部分经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管线和污水处理区)是厂内污染物的主要汇集区,尤其是水处理系统中的收集池和污水管线等,作为水处理系统中的第一个接纳单元,具有潜在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污水处理区为重点关注区域。图3-5 厂区污水处理流程图污水处理区产生的污泥定期清理外运,经现场调查及人员访谈,厂区生产期间,未出现过污水泄漏。3.3.3办公区办公区主要包括办公楼及门卫区域。该区域本身不会产生污染物,可能污染情况主要为生产区及锅炉房区域飘尘横向迁移,在以上区域沉降,对区域土壤造成轻微污染。3.3.4生活及辅助设施区生活及辅助设施区主要包括变电站、锅炉房和车棚。3.3.4.1变电站变电站位于调查场地北侧,调查场地于1996年建厂,本调查场地配电室区域可能会有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类污染。3.3.4.2锅炉房锅炉房区域位于制浆区1东侧,煤场区域紧邻锅炉房,位于锅炉房东侧。煤场内原煤为露天堆放,地面无防渗措施,原煤中含有的部分重金属可能通过雨水淋溶下渗污染区域土壤;同时,原煤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锅炉燃煤产生的烟尘可通过沉降对区域土壤造成一定污染。现状条件下,煤场附近堆存有较多废纸等成品废渣以及生活垃圾。因此煤场内除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外,还可能存在一些苯系物、多环芳烃等有机物污染。3.3.4.3车棚车棚本身不会产生污染物,可能污染情况主要为生产区及锅炉房区域飘尘横向迁移,在以上区域沉降,对区域土壤造成轻微污染。3.4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我公司项目组于2016年8月进入调查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在现场踏勘的过程中同时对厂区现有人员以及了解场地情况的老员工进行人员访谈,由相关人员引导进行现场踏勘,同时对前期资料分析与现场踏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对欠缺的资料进行补充搜集。3.4.1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通过对原厂区生产人员访谈了解,厂区内产生的生产原料等固废,重新收集利用,无法进行利用的固废,原车间进行暂时堆存,定期进行收集外售或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生产车间及制浆区内产生的废液未设专门收集区,均暂存于各个生产车间池内,定期更换后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潜在可能污染主要为双氧水(液氯)、脱墨剂、碱液、硫酸铝、染色剂等液态废液的储存,遗撒、下渗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现场调查,调查场地车间内设备已经拆除且清运完毕,其中抄纸车间以及仓库区域内堆存有原厂区内固体烧碱、变性淀粉、废旧报纸等成品纸,污水处理区内污水池中沉淀有废渣,煤场附近堆存有较多废纸等成品废渣(部分废纸已被焚烧,呈黑色)以及生活垃圾。建议业主及时进行清运外售或送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3.4.2管线、沟渠泄漏评价调查场地内存在污水管线,为地下暗管混凝土材质管路,管线埋深为0.20.5m之间,管线走向及布局详见图3-1。厂区内生产废水全部通过污水管线至厂区内污水处理厂或污水站进行处理。根据人员访谈及资料收集,厂区历史上未发生过污水管线泄漏事件。3.4.3地面防渗情况经现场踏勘及钻井采样发现,厂区内各个车间地面均为水泥层防渗,厚度约为10cm左右;厂区内大部分地面已进行水泥硬化,开裂现象较少。厂区部分硬化地面见图3-6。制浆区水泥防渗抄纸车间水泥防渗仓库水泥防渗污水处理池侧壁防渗图3-6 调查场地地面防渗情况3.5场地污染识别结论3.5.1主要污染源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本场地重点关注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苯系物、酯类、氯代有机物、总石油烃及硫化物。调查场地污染识别汇总详见表3-9。表3-9 调查场地污染识别结果汇总序号潜在污染区域名称污染物及污染途径潜在有毒有害污染物质污染物污染途径1制浆区脱墨剂、油墨、重金属漂白、脱墨及粗选除杂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物质的渗漏、下渗;浆液加热过程中产生的HCl、HClO、酞酸酯类、氯代有机物、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大气沉降、下渗;制浆池池底沉淀重金属的下渗重金属(Pb、Cr、Cd、Hg),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酞酸酯类,氯代有机物2抄纸车间重金属、直接大红、废机油打浆、铜网脱水及设备保养、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渗漏、下渗;浆液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及硫化物的大气沉降、下渗;打浆过程中的沉淀、纸张碎屑等重金属的下渗重金属(Pb、Cr、Cd、Hg),酯类,苯系物,氯代有机物,总石油烃,硫化物3仓库重金属、脱墨剂、直接大红原辅材料及成品堆放产生的遗撒重金属(Pb、Cr、Cd、Hg),苯系物4污水处理区重金属、脱墨剂、油墨、直接大红各车间产生的污水重金属(Pb、Cr、Cd、Hg)、酯类,苯系物,氯代有机物,硫化物5办公区重金属生产区、锅炉房粉尘及挥发性有机物横向漂移重金属(Pb、Cr、Cd、Hg)、酯类,苯系物,氯代有机物6变电站多氯联苯配电室运行产生的多氯联苯多氯联苯7锅炉房重金属粉尘重金属(Pb、Cr、Cd、Hg)3.5.2污染迁移途径厂区表层0-1.8m为杂填土,其中包含0.1m厚硬化水泥路面;除去表层杂填土外,场地埋深9m范围内为粉土、粉质粘土互层,局部含少量粘土或砂土。未见地下水。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主要赋存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中,含水层多由亚砂土、砂、卵砾石组成,粒度粗、厚度大,水动力特征为潜水、微承压水,一般的埋藏深度为35m左右。地下水埋藏较深,不易受到污染。因此,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前述分析,本场地土壤若存在污染物,其污染扩散途径包括为:(1)污染物垂直向下迁移:落地的污染物在外部降雨或自身重力垂直向下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吸附在土壤介质表面或溶解于降水进而影响土壤。(2)污染物水平迁移:落地污染物随雨水、风力等的水平迁移扩散。3.5.3污染识别小结通过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相关资料分析,得出该场地污染识别结论如下:(1)通过对该场地生产工艺、生产历史、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方式等相关资料分析及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初步确认该场地部分区域土壤存在疑似污染可能性,主要污染途径为原造纸厂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原、辅材料的遗撒及三废排放与处理过程所致。(2)该场地可能存在污染区域主要包括场地内各个生产车间、制浆区、污水处理区等。潜在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苯系物、酯类、氯代有机物、总石油烃及硫化物。主要污染介质为土壤。下一步工作需结合具体污染物可能污染区域,进行土壤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检测,判断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及可能污染程度。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第四章 场地污染确认第四章 场地污染确认4.1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总结本次调查,经过污染识别阶段工作,确认场地土壤可能存在一定程度污染。根据相关文件与导则规定,需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进一步确定场地污染物种类及污染程度。本阶段工作在污染识别的基础上,在调查场地内疑似污染区域设置取样点位,通过对疑似污染区域土壤进行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查明场地土壤是否存在污染及相关污染物污染程度。4.2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与污染物迁移转化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设计土壤采样深度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分析污染物分布层位及水平与垂直迁移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通过土壤钻探及相关资料分析整理,确定调查深度范围内地层分布,钻孔柱状图详见附件1。(1)调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通过现场钻探,场地表层为杂填土,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的粉土、粉质粘土、粉土。工程地质剖面图见图4-1。按其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在钻孔控制深度内,将其划分为4层,现分述如下:杂填土: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由粉土组成,含灰渣、碎砖块等,场地表层0-0.1m深度范围内为水泥硬化地面。层厚0.51.8m,层底埋深0.51.8m。主要分布深度为0-1.8m。粉土:褐黄色,稍湿,中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韧性低,具氧化铁染色,含灰色条纹、云母,偶见姜石,局部夹有砂砾。层厚1.63.3m,层底埋深2.33.8m。主要分布深度为1.8-3.5m。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具氧化铁染色,含灰色条纹、云母,偶见姜石。层厚1.32.9m,层底埋深5.06.0m。主要分布深度为3.5-6.0m。粉土:褐黄色-灰黄色,稍湿,中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韧性低,具氧化铁染色,含灰色条纹、云母,偶见姜石,局部夹有粉质粘土薄层或含砂砾。层厚2.43.3m,层底埋深8.59.0m。主要分布深度为6.0-9.0m。大部分未揭穿。(2)土工实验结果调查过程中为测定土工参数,采集了原状土样5个。土工试验结果见表4-1,检测结果详见附件2。厂区6.0m范围内为粉土和粉质粘土互层,其中粉土的渗透系数在10-4-10-6cm/s,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在10-5-10-6cm/s,包气带防污性能中,该厂区的土壤性质,对污染物的迁移有一定阻碍作用。(3)场地所在区域地下水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场地周边浅井水位埋深约35.0m左右。由于通过污染识别该场地内主要污染物质为重金属、VOCs和SVOCs,且场地内包气带为粉土和粉质粘土互层,防污性能中等,因此本次初步调查不再考虑对地下水的污染。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第四章 场地污染确认图4-1 工程地质剖面图表4-1 土工试验成果表钻孔编号No.取土深度-GB 500072011土 的 物 理 性 质界 限 含 水 率渗透系数颗粒分析含水率w密度0干密度d比重Gs孔隙比e饱和度Sr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垂直Kv水平Kh有机质含量-2.000.50mm0.500.25mm0.250.075mm0.0750.05mm0.050.01mm0.010.005mm0.005mm-mg/cm3-cm/scm/sZ104.5-4.7粉土17.21.991.702.690.5847924.116.57.60.097.48E-055.59E-050.202.10.73.527.041.28.317.2Z84.3-4.5粉质黏土19.31.841.542.730.7706834.720.114.6-0.056.90E-068.13E-051.212.30.52.321.539.312.221.9Z42.0-2.2粉土18.81.961.652.700.6378025.516.39.20.271.00E-042.35E-050.500.40.52.918.454.68.314.9Z163.8-4.0粉质黏土22.71.931.572.730.7368437.821.816.00.061.54E-055.08E-060.650.30.98.234.417.538.7Z171.5-1.7粉土18.11.991.692.700.6028125.516.98.60.145.22E-061.44E-060.220.30.53.217.957.18.912.1XXX场地环境调查报告 第四章 场地污染确认4.3初步调查方案场地第一阶段初步调查现场工作于2016年8月9日至2016年8月11日完成。4.3.1土壤取样点设置4.3.1.1布点依据及方法依据国家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北京市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以及本项目场地污染识别结果布设取样点位,原则上需满足以上导则要求。本次调查场地布局明确,初步取样在对已有资料分析与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采用分区与判断布点的方式,在场地内疑似污染最重的区域布设取样点位。4.3.1.2布点原则该项目在场地内主要疑似污染区域进行布点,原则如下:符合国家场地调查和场地环境监测的相关技术导则要求;采样点的布置能够满足判别场内污染区域的要求;每个地块的监测点位应确定为该地块的中心或潜在污染最重的区域,如取样点位不具备采样条件可适当偏移。4.3.1.3取样点位设计为确定场地污染大致分布区域和污染物类型,摸清场地地质条件,为分析判断污染物迁移及可能污染区提供依据和支持。按调查场地区域特征、污染物特性及迁移方式设计采样计划。点位设置:本次场地初步取样调查,在厂内疑似污染区域共设置土壤取样点位19个,分布于生产区(制浆区、抄纸车间以及仓库)、污水处理区(包含污水管线)、办公区、生活及辅助设施区等区域。废渣取样点2个,分布于污水处理区污水池内以及煤堆场废渣。本次取样点位在各区域内疑似污染严重区域布设。4.3.1.4取样深度据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可知污水处理区及生产区等重点区域内部均存在10cm水泥防渗层,可有效的抑制污染物的垂直下渗。根据现场勘察,场地内9.0m范围内主要为粉土和粉质粘土互层,渗透系数较小,污染物下渗速率较慢,厂区内部取样设计深度初步定为5.0m,部分重污染区最大取样设计深度定为9.0m。按照场地自然土层特性及现场监测结果主要分4层进行采集。具体分层情况如下:0m1.8m为第层(杂填土层);1.8m3.5m为第层(粉土层);3.5m6.0m为第层(粉质粘土层);6.09.0m为第层(粉土层)。按照土层分层进行采样。取样点位置见图4-3,各采样点采样位置、取样深度详细情况见下表4-2。图4-2为本场地内某一位置的典型地质柱状图。土壤各采样深度及设计目的如下:4.3.2地下水情况说明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得知,调查场地所在区域地下水类型属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深(约35m),场地地质钻探过程中未见地下水;调查区土壤主要为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地层防渗性能较好(垂直方向渗透系数约10-410-6cm/s);调查区内大部分地面已进行水泥层防渗(厚度约为10cm),开裂现象较少,调查场地历史活动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较小,故本次调查未对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图4-2 土壤纵向采样深度图4-3 调查场地取样点位分布图表4-2 初步采样土壤及地下水取样点位详细情况表分区取样位置点位编号直角坐标点位描述孔深(m)取样深度取样层位岩性分布检测因子XY生产区制浆区1Z3制浆池西侧9.0m0.5第一层杂填土重金属(Pb、Cr、Cd、Hg)2.6第二层粉土重金属(Pb、Cr、Cd、Hg)、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