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经典练习题习题优选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56993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8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经典练习题习题优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经典练习题习题优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经典练习题习题优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图33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 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 ,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就趋于一致(两种气体 不发生反应),而B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的大,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为了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 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酚酞遇水不变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2)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无色酚酞 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 B烧杯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无必要, 理由是 第实验中就有蒸馏水,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为红色,2,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如图所示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化合反应;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氢原子,氯分子变成 氯原子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氯化氢分子; (3)保持氢气化学物质的最小粒子是 氢分子,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 氯原子,因此在这个反应中, 发生化学变化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讨 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5,水分解示意图,氧原子,氢原子,水 氢气 + 氧气,通电,H2O,H2,O2,6,在下列粒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水分子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 通电分解水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的粒子是 、; 当水变成水蒸汽时, 粒子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7,如图所示是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可再分, 原子 不可再分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 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只是重新组合 4.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8,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 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 释的一个实例来,吸入空气的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 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 气体容易被压缩例: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 体积缩小(或工业上常把氧气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9,如图所示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化合反应;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氢原子,氯分子变成 氯原子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氯化氢分子; (3)保持氢气化学物质的最小粒子是 氢分子,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 氯原子,因此在这个反应中, 发生化学变化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0,(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 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 A中的现象是水全部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 A中的现象为 液面下降,低于刻度线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便于观察液面变化,1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为了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 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酚酞遇水不变色,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2)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无色酚酞 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 B烧杯中,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无必要, 理由是 第实验中就有蒸馏水,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为红色,12,1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 回答下列问题,(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4)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 (5)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电子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分子 (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 (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质子、中子 (10)化学变化中最小的是原子,13,现在我知道了,1.原子的构成,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物质构成的奥秘 之 原子,(不显电性),(带正电),=,14,(6)原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2)带负电荷的是_;,(5)氢原子中不含有的是_。,(3)不显电性的是_;,(1)带正电荷的是_;,由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空:,练一练,分子 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中子,(4)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7)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电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5,15.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 下表是有关于原子的一些信息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 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你还能总结出哪些信息:,(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3)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16,16.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1904年汤姆生 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布丁”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 “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布丁”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 原子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 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 大得多得高速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 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根据以上材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2)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了三种现象 现象: 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 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 有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17,产生这三个现象的原因是: : 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 原子核带正电,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 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 金原子核质量比粒子大很多,且体积很小, 所以当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且是很少被弹回金原子核质量比粒子大很多, 当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18,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内部有着较大的空间。,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所占体积很小。,说明原子内部存在着体积小 但质量大的粒子(原子核)。,物质构成的奥秘 之 原子,19,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0,8个(He为2个),稳定结构,一般少于4个,易失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不易得失电子,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不稳定,不稳定,最外层电子的排布特点:,2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2,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23,+11,2,8,1,+11,2,8,+17,2,8,7,8,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Na,Na,Cl,+,+17,8,Cl,-,2,8,+18,2,8,24,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Mg的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 He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 (3)与 Mg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钙 (4)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 不一定相似;(填“一定”或“不一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5,Fe、Fe2+、Fe3+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因而属于铁元素,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6,如图、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 (即质子数)为 20; (2)D中的X= 11; (3)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 元素的原子的是 A; (4)B和 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填“A”、“C”、“D”,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7,属于原子的是 ,依据是 。 属于离子的是 ,依据是 ;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因为: 。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8,三个铝离子:3Al3+,一个硫离子:S2-,2个氧原子:2O,2Fe2+:前“2”:2个亚铁离子;后“2”: 每个亚铁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O2-:每个氧离子带二个单位负电荷,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2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查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2.01, 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S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30,原子、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几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系数,31,(1)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养 闺 女 贴(心),3、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图3-17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含量由多到少,32,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一个铁原子,铁元素,Fe,C,铁这种物质,碳元素,一个碳原子,碳这种物质,化学式即为元素符号。,“X2”型的单质为: F、C1、Br、I、H、 O、N。,33,物质与分子、原子、元素的关系,原子,元素,分子,物质,构成,组成,构成,构 成,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变化,分子与元素不能搭配,34,3.元素符号的意义,O,一个氧原子,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氧元素,(宏观意义),(微观意义),35,2.元素的特点:,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 数。,36,7.思考 下列符号的意义,2O,6C,2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就只表示 原子的个数!(仅有微观意义),例: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2个氧元素;,8Fe,8个铁原子,37,常见的元素记忆法,B 硼 Cu 铜 Au 金 C 碳 N 氮 Zn 锌 S 硫 H 氢 I 碘 P 磷 Ag 银 Ba 钡 Ca 钙 Na 钠 He 氦 Ne 氖 Ar 氩 Kr 氪 K 钾 Br 溴 F 氟 Co 钴 O 氧 W 钨 A1 铝 C1 氯 Li 锂 铍 Be Si 硅 Sn 锡 铅 Pb 铂 Pt 汞 Hg 铁 Fe 锰 Mn 镁 Mg,38,部分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一个铁原子,铁元素,Fe,C,铁这种物质,碳元素,一个碳原子,碳这种物质,化学式即为元素符号。,“X2”型的单质为: F、C1、Br、I、H、 O、N。,39,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40,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 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 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A13+(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是 Na2O (填化学式,任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 是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41,1、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元素,物质中含有元素。,2、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中含有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就只表示 原子的个数!(仅有微观意义),42,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碳元素,氧元素,43,小明家的铜器原来呈光亮的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 其表面竟变成了绿色。老师告诉他:这是铜生锈了, 铜锈的化学名称叫碱式碳酸铜,它受热后可分解成 黑色的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请你推测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H、O、Cu ), 请你写出铜锈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铜生锈是一个化学变化,你认为该反应的反应物除铜以 外,还一定有空气中的O2 、 CO2 和H2O 。,CuO,CO2,H2O,Cu、O、C、H,铜+ O2 +CO2 +H2O,碱式碳酸铜,Cu、O、C、H,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u,44,元素周期表中我们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 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每周期中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相等,都等于周期数 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每一族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45,钠离子 ,,氯离子 ,,镁离子 ,,氧离子 ,,铝离子 ,,Na+,C1-,Mg2+,O2-,A13+,46,1、离子符号的意义:表示某离子,2、写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1)Na+:表示(一个)钠离子,(2)Mg2+:表示(一个)镁离子,(3)2Mg2+:表示二个镁离子,4.离子符号的意义,g2+,表示:(一个)镁离子,47,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2个镁离子,说出下列“2”的意义,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4.离子符号的意义,g2+,表示:(一个)镁离子,48,+11,2,8,1,+11,2,8,失去1个电子,Na,Na,+,49,某粒子R2+核外有x个电子,相对原子量为M, 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R2+的核外电子x个,R,失去2个电子,则R核外的电子数为:x+2,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x+2,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0,(1)A、B、C、D、E、F共表示 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填序号), 符号是 。,(3)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 (填序号), 符号是 。,51,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3个质子2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H3+含有的质子数为:13=3,H3+含有的电子数为:3-1=2,5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 阳(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 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数; (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原子的质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53,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氦稳定结构;与镁的化学性质不同,55,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6,下图是构成纯净物的粒子间的关系图。请在A、B处填入 物质的化学式,C、D处填入粒子名称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31:CO2或H2O等(只要是分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均可) 32:NaCl(只要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均可) 33:分子; 34:离子,单质,“X2”型:分子构成,“X”型:原子构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构成,非离子化合物:分子构成,57,右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上瓶盛的是空气, 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出玻璃片后, 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 变浅,最后,上下两瓶颜色相同,此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断运动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继续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58,(1)分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不断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4)分子很小,59,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进行实验探究。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放在试管口的棉花上 (1015滴),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 , 该仪器的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右到左依次出现 红色斑点这一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3)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 白纸的作用是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 。 (4)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 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 错误操作可能是两种试剂加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滴到棉花上)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