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全钢集成爬架施工技术总结.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762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全钢集成爬架施工技术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装配式全钢集成爬架施工技术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装配式全钢集成爬架施工技术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装配式全钢集成爬架施工技术总结1前言集成式爬架适用于高层建筑主体,可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建筑主体,它整体采用全钢结构,具有集成化装备、低搭高用、全封闭防护、专业安全设备、无火灾隐患等特点。架体单元工厂预制化生产,所有防护网全部采用钢网,产品标准化,可实现工具化安拆;不再需要钢管扣件,在节约材料租赁费的同时,使设备、材料现场管理变得简单。施工现场底面组装、安拆方便,操作简便迅速,避免高空搭设架体,减少了在架体搭设时的安全隐患。采用的电动提升机正挂免移动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升时全部采用监控系统,提升情况全部能在监控电脑上看到,减少了设备故障率,极大地提高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框架或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中。3工艺原理结构工程施工时,在建筑结构四周分布爬升机构,水平附着钢梁安装于结构梁板上,水平附着钢梁安装导轮并与架体上的导轨相连接,电动葫芦安装主框架的提升梁上,钢丝绳提升梁安装在附着水平钢梁上,提升钢绳一端穿过底座的滑轮连在电动葫芦的挂钩上,另一端安装在钢丝绳提升梁上并吃力预紧,可以实现架体通过导轨依靠水平附着钢梁上下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滑轮导座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运动。4施工工艺流程4.1施工准备4.1.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做好平面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建筑物边缘形状,流水段划分,升降轨道与墙连接的方式等,确定脚手架在建筑物四周的排列图,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墙、柱或楼板上的升降轨道连接点的位置。4.1.2立面设计:主要考虑立面整体高度,脚手架体的竖向尺寸及分层步数,升降轨道与建筑物的连接构造方式。4.1.3安全防护设计:脚手板铺设,平网、立网的围护,靠墙翻板的构造节点,与墙体间隙的防护及防火。4.1.4预留预埋设计:主要考虑预留孔预埋件的平面位置及立面标高的确定和控制方法,机位的预埋孔设在剪力墙或者边梁上,每个机位按设计位置中心线以及中心线的左或右埋设二根预埋管,孔位水平间距为25030mm。采用穿墙螺栓,由于建筑物楼层间梁的平面位置有变动,预埋孔的位置应以建筑物轴心为标准进行确定,预埋管立面位置为该层楼板下表面以下10020mm,预埋管采用40的PVC管。4.2全钢爬架架体立杆组装架体的组装按全钢爬架平面布置方案的布设图和分段吊装图的顺序逐段进行,组装具体要求为:从架体转角处端部开始,依次安装。安装步骤为:搭设平台架并做水平调整铺设走道板安装下节导轨、竖向立杆、辅助竖龙骨加辅助支撑杆及斜拉杆水平钢性拉结安装第二道走道板安装第一道安全立网安装第一道附墙件并卸荷安装中节导轨、竖向立杆、辅助竖向立杆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2层各组架为止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3层各组架为止连续组拼架体直到安装完4层各组架为止铺设电源线安装提升设备(进入运行阶段)。操作步骤如下:4.2.1找平架的搭设平台的搭设要求项目采用落地外满架,平台满架底部地面夯实并加设木跳板,每层与结构采用钢管拉结,拉结距离不超过6米。爬架安装平台搭设项目尺寸要求脚手板面水平度控制10-30mm台内缘离墙200mm平台外侧搭设单排防护高度1500mm平台架宽度12001500mm爬架操作平台双排脚手架承力验算。4.2.2走道板组装将两片走道板外侧用连接钢板连接,内侧用螺栓对接连接在一起,然后按平面布置图的布置尺寸把走道板与建筑结构物平行摆放,并用加固扣件把走道板水平固定。4.2.3竖向立杆组装按照平面布置图的布置尺寸放置竖向立杆,在竖向立杆最下端第一个孔用M16*100六角头螺栓加大垫圈、螺母与走道板连接,水平方向用水平桁架进行固定。水平桁架与立杆之间用M16*100螺栓,水平桁架与水平桁架之间用M16*80螺栓进行连接。4.2.4第二步走道板组装组装好所有竖向立杆后,开始组装第二步走道板,一般为一个标准层高,每层架体在搭设期间至少要4个机位保留一个固定连接杆不拆除,以保持架体稳定。4.2.5安全防护网的组装第一步安全网底部应放置在底部走道板连接螺栓头部上侧,安全防护网与竖向立杆之间采用专用连接件固定。竖向立杆每间隔1米安装一个网框固定件,网框固定件和网框组件连接,用M10螺栓固定。4.2.6连墙件组装先检测预埋孔位置正确后,将附墙支座用M30全螺纹螺栓安装在结构物的预埋孔中,螺栓两端各加100*100*10垫片1个,螺母2个;然后将左、右导向轮套入导轨,导向轮架通过M20*45六角头螺栓与六角螺母安装到附墙支座的导轮架连接板上。4.3特殊位置的防护4.3.1底部密封和内侧防护处理。当架体安装就位后,应将架体单元的大小翻板均全部打开,实施底部密封和内侧防护。4.3.2转角处的密封处理转角处用花纹钢板以工厂制作和现场制作相配合全部密封到位。4.3.3异型结构处的密封处理异型结构处用专用密封板或密封翻板封闭并搭接于建筑结构上。4.3.4全钢爬架外侧的防护处理全钢爬架整个外侧均用带框架的定型钢板拉伸菱形孔网全封闭。4.3.5架体端部的封闭处理全钢爬架折叠架架体端部亦用定型钢板冲孔网全封闭。4.3.6施工电梯和物料平台的封密处理全钢爬架在物料平台伸入架体内安装在建筑结构处的端部也必须用定型钢板冲孔网全封闭。4.4安装配电线路由于电动葫芦安装在全钢爬架底部,故配电线路按实际要求可铺设在第二层脚手板下部,配电线路为加工定制的带定型插头插座的定型电缆对口插接,每一种型号规格的定型电缆有不同孔眼的插头插座,从制作上就扗绝了接错线的隐患。4.5智能提升系统的安装智能提升系统由重力传感器、智能分机箱及由倒挂电动葫芦和上、下吊挂件、倒链装置组成,通过上吊挂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形成独立的提升体系。4.6全钢爬架与施工电梯的处理人货电梯处的做法:为方便施工人员进入爬架,施工升降平台不与人货电梯相互干涉,全钢爬架在人货施工电梯处断开拆除升降平台架体下节,全钢爬架与施工电梯井架间距在250mm左右,断开处端部用钢丝封网密封。施工电梯笼升到最高处与升降平台底层脚手板平齐,走出施工电梯即可从楼层内转进升降平台架体内。4.7全钢爬架架体过塔吊附臂的安全技术措施在全钢爬架架体平面布置时,在拟定塔吊附臂位置架体导轨、立杆避开塔吊附臂。当爬架在升降过程中通过塔吊附臂时,可临时拆除与塔吊附臂即将干涉的外防护网片、脚手板。待塔吊附臂通过后装回原位即可。4.8全钢爬架与物料平台之间的技术处理措施物料平台上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带升降设备的自己升降,利用自身的附墙导向支座和导轨固定的自升降式物料平台,一种是定型物料平台利用塔吊吊升,固定在板结构上并斜拉到上层卸荷的非自升降式物料平台。都存在有全钢爬架架体结构与物料平台之间的干涉处理和防护封闭问题。物料平台与平台架体之间的技术处理措施:拆除一个2.5米标准节网片单以及下面二层脚手板,在架体中间往二边分按1.5米和2.1米每层各留二个孔径32的预留孔,然后安装附墙支座和自升降料台。全钢爬架拆除脚手板和外防护钢丝网的两个端部在架体内安装端部封网。4.9架体抵抗风涡流采取的抗上翻措施大风来袭之前,在所有导向座上下均安装定位扣件,防止风涡流产生瞬时向上的升力,使架体上升,带来安全隐患。4.10全钢爬架附墙全钢爬架在正常使用时均由三个固定导向座附墙固定(最少两个),附墙固定导向座在每个工程投入使用前应有检验或检测合格证明文件。固定导向座固定于梁上和剪力墙上时,正常使用时梁的强度必须达到C20,当提升时,拆除最底下一个固定导向座,安装于最上层,安装好最上层固定导向座后,即可提升。4.11全钢爬架的升降全钢爬架在组装完成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全钢爬架的升降采用倒链电动葫芦升降,并配设专用电气控制线路,该电控专用线路设有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过载保护、正、反转、单独升降、整体升降和接地保护,自动控制等装置,且有指示灯指示。线路绕建筑物一周架空布设在架体内。全钢爬架提升程序:4.11.1准备工作4.11.1.1升降前应做好必须的准备工作,首先预紧提升链条,检查吊点、吊环、吊索情况,摆针式防坠器的情况,及密封板情况等,并对使用工具,架子配件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提升。4.11.1.2设置安全防护区域在升降的升降平台区域下方地面划出安全区域,且必须有专人警戒守护,严禁与拆架无关的人员进入该区域。上层需附着固定导向座的墙体结构的砼强度必须达到或超过10MPa方可进行升降,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层结构砼强度达到15Mpa,第三层的砼强度达到20MPa。上层需附着预留孔或预埋螺帽件完好符合要求能满足及时固定导向座等。4.11.1.3当每个机位的提升系统良好且固定可靠时,提升链条将张紧预定力,此时计算机将告知准备工作完成,可进行提升工作,否则应排除故障后重试。4.11.2全钢爬架的提升经按“全钢爬架提升、下降作业前检查验收表”的要求检查确认可以提升后,便可发出指令开始提升,提升时可整栋楼的全钢爬架所有机位同时起提升,也可分组分区提升,当无故障报警自行停机时,可一次提升到位。当有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提升。提升过程中注意导轨垂直度,特别是顶部固定导向座应与其下的二个固定导向座在同一垂直面中并成一条直线,否则暂停提升进行调整。当提升到底部固定导向座离开导轨后,停止提升并将该固定导向座卸下移往顶部对正导轨处安装好,然后方可继续提升。提升快到位之前,应将所有定位用的固定扣件全数松掉。提升到位停机后,首先将密封板全数封闭好后再及时全数上好定位扣件,当部分扣件位置过高时,应在其下加上垫高件。定位扣件全数固定上紧后,便可进行卸荷工作。当有5级以上大风、大雾和下雨等天气时,不得进行全钢爬架的升降工作。4.11.3卸荷发出卸荷指令,提升链条将全部放松,连接在提升链条上的传(动)力倒链环链也随之放松,如定位装置连接可靠,则卸荷几秒内即可完成,否则,应重新固定再次卸荷。卸荷完成后可取消传力钢丝绳与升降架的连接。4.11.3.1当取消传力倒链环链与升降架的连接后进行特殊构件的上移工作。4.11.3.2当所有机位可靠卸荷后,可进行倒链工作,倒链时电动葫芦电机反转,自动倒链系统将把传力倒链环链恢复到升降前的状态。上述几道程序完成后,即可关机、停机,一次升降便已完成,经再次复检后便可供下次继续使用。这样,整个一个完整的提升程序便已全面完成,再次升降时,只要重复上述的程序,架子便可进行新的一次升降。4.12全钢爬架的使用与维护升降架每次升降后要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并领取升降架准许使用证后方能使用。4.12.1使用荷载架体使用时,二步架使用时荷载应小于3kN/m2,三步架同时使用时荷载小于2kN/m2,严禁超载使用,荷载应尽量分布均匀,避免过于集中,局部集中荷载500kg。4.12.2架体在使用中必须与建筑物进行临时的连接、支撑,防止架体顶部晃动过大。4.12.3架体的维护保养为了保证升降架的正常使用,避免事故隐患,应定期对升降架进行维护和保养。4.12.3.1升降架每次升降前,施工班组应对所升降的架体的固定导向座的附墙螺栓进行检查,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得小于3扣,并不小于10mm,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和更换,由工程部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升降。4.12.3.2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维护保养,加注润滑油,检查电动葫芦自锁装置,链条情况,检查传力倒链环链情况等。4.12.3.3检查构件焊接情况,悬挂端下沉情况,扣件松紧情况等。4.12.3.4检查吊挂件、倒链环链的松紧情况等。4.12.3.5检查控制分机、重力传感器及自动控制线路,确保能正常使用。4.13全钢爬架的拆除全钢爬架在拆除时为确保安全可靠而又快速的拆除该全钢爬架,按以下拆架程序拆除架体。4.13.1设置安全防护区域在拟拆架区域下方地面划出安全区域,且必须有专人警戒守护,严禁与拆架无关的人员进入该区域。4.13.2拆架前的准备工作4.13.2.1拆架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对人员进行分工,且通信可靠。4.13.2.2拆架时必须切实注意安全,必须先卸除所有使用荷载,清除架体上的所有建筑垃圾等。4.13.2.3拆架前必须准备好所有拆架工具,如所需扳手等。4.13.2.4架子工作业时,必须佩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高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全钢爬架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全钢爬架上打闹、嬉笑。4.13.2.5整个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升降全钢爬架的有关安全规定,严禁抛扔。4.13.2.6架子拆除后应及时将设备、构配件及架子材料运走或分类堆放整齐。4.13.2.7架子利用塔吊向上提升拔出时,整个架子上严禁站有任何人员。4.13.3全钢爬架的拆除4.13.3.1清除全钢爬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4.13.3.2将全钢爬架内的所有提升装置拆除,并吊至地面分名别类的码放整齐。注意提升设备及控制设备等拆除、吊离时必须有保护措施,以免造成损坏。4.13.3.3全钢爬架拆除顺序与其组装顺序相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吊离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的架体立杆上节的吊钩上,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2)将塔吊吊挂住的架体立杆上节的连接螺栓拆除,先拆立杆上下节之间的立杆连接螺栓和钢丝网连接螺栓,再拆立杆上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接螺栓。(3)指挥塔吊将该立杆上节慢慢往上吊,待与其它立杆上节脱离后再吊放至地面平放。(4)地面操作人员将该架体立杆上节的四根斜撑杆拆除后将其恢复到折叠状态,在立杆的两侧立杆贴近处用铁丝穿过立杆孔后绑紧,以利运输。杆孔后绑紧,以利运输。(5)重复以上步骤,依次将全钢爬架的立杆上节拆除、吊离和恢复到折叠状态。(6)将吊离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端部的导轨上节的小横杆上,在导轨与固定导向座配合处的上下方各装一个防止固定导向座滑动的扣件,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然后先拆除该处导轨上、下节连接处的连接螺栓,吊至地面再分名别类的码放整齐,然后依次将其它导轨及顶部固定导向座拆除。(7)将吊离用钢丝绳(或尼龙带)钩挂牢在分组处端部的全钢爬架的立杆下节的吊环上,在导轨与固定导向座配合处的上下方各装一个防止固定导向座滑动的扣件,塔吊稍往上提将其张紧,然后先拆除该全钢爬架的立杆下节与暂未拆除的立杆下节的连接螺栓,并拆除固定导向座的附墙连接螺栓,再指挥塔吊将该立杆和导轨下节和固定导向座慢慢往上吊放至地面平放,然后依次将其它导轨下节及固定导向座和架体立杆下节拆除。(8)地面操作人员将该架体立杆上节的四根斜撑杆拆除后将其恢复到折叠状态,在立杆的两侧立杆贴近处用铁丝穿过立杆。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