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导学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734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概念导学案第4学时 内容:1.2有理数 展标导读1. 正负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一.知识回顾和理解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3名学生板书)每名学生都参照前一名学生所写的,尽量写不同类型的,最后有下面同学补充.在问题2中学生说出按整数和分数来分,或按正数和负数来分,可以先不去纠正遗漏0的问题,在后面分类是在解决。问题1:我们将这三为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如果不全,可以补充).问题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二.明确概念 探究分类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问题3:上面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我们还可以按其它标准分类吗?教师可以按整数和分数的分类标准画出结构图,而问题3中的分类图可启发学生写出. 有理数的分类: 问题2:有理数:,其中:正数: 正分数:负数: 负分数:负整数: 正整数:三.练一练 熟能生巧1.任意写出三个数,标出每个数的所属类型,同桌互相验证.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15,-,-5,0.1,-5.32,-80,123,2.333.在练习2中,首先要解释集合的含义.练习2中可补充思考: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是什么集合?(若降低难度可分开问)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是有理数(圆周率除),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作业必做题:教科书第8页达标训练.P14 T1、2作业2.把下列给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这里可以提到无限不循环小数的问题.并特殊指明我们以前所见到的数中,只有是一个特殊数,它不是有理数.但3.14是有理数.-4,0.001,0,-1.7,15,.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备选题1.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作业2意在使学生熟悉集合的另一种表示形式.+7,-5, ,79,0,0.67,+5.12.0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0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利用此题明确自然数的范围.0是自然数.这点可以在前面的教学中出现.3题是一个探索题,有一定难度,可以分步完成,不如先写出正数,在写出整数,观察都具备的是其中哪个数.3.图中两个圆圈分别表示正整数集合和整数集合,请写并填入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你能说出这个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第5学时 内容:1.2有理数 展标导读1. 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 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 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同上.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观察屏幕上的温度计,读出温度.(3个温度分别是零上,零,零下)问题1先给出情境,学生观察,思考,研究,表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满足的条件可以先不必明确,基本能明确就可以,在后面逐步明确问题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二.合作交流 合作探究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并知道要想在直线上表示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总结一下,用一条直线表示有理数,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说出含义就可以) 小游戏:在一条直线上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规定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按老师发的数字口令回答“到” 游戏前可先不加任何条件,游戏中发现问题,进行弥补. 总结游戏,明确用直线表示有理数的要求, 提出数轴的概念和要求(教科书第11页).三.动手动脑 学用新知1.你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温度计,测量尺,电视音量,量杯容量标志,血压计等).2.画一个数轴,观察原点左侧是什么数,原点右侧是什么数?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明确数轴的正确画法和要求.练习中注意纠正学生数轴画法的错误和点的表示错误四.反复演练 掌握新知教科书12达标训练.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2.5,0.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总结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总结,教师完善. 小结1. 数轴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2. 数轴的作用是什么? 作业必做题:教科书第15页习题5、6、7备选题2题也可以启发学生反过来想,即点A向正方向移动1.5个单位.3题有一定的难度,两次变动可转化成原点实际怎样移动了,移动了几个单位,那么-5实际上怎样移动了1.在数轴上,表示数-3,2.6,0,-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 个.2.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A. B.-4 C. D.3.(1)(请先在头脑中想象点的移动,尝试解决下面问题,然后再画图解答)一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这个点先向左边移动3个单位,然后再向右边移动6个单位,这时它表示的数是多少呢?如果按上面的移动规律,最后得到的点是2,则开始时它表示什么数?(2)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 第6学时 内容:1.2有理数 展标导读1. 借助数轴,使学生了解相反数的概念2. 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理解相反数的意义难点: 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提问1、 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2、 填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概念的理解:(1)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不一定是负数。(3)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是3的相反数,-a是a的相反数,因此,当a是负数时,-a是一个正数-(-3)是(-3)的相反数,所以-(-3)=3,于是(4)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0 即如果x与y互为相反数,那么x+y=0;反之,若x+y=0, 则x与y互为相反数(5) 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如:“-3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问题1 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5 (2) (3)0 (4) (5)-2b (6) a-b (7) a+2问题2 判断:(1)-2是相反数(2)-3和+3都是相反数(3)-3是3的相反数(4)-3与+3互为相反数(5)+3是-3的相反数(6)一个数的相反数不可能是它本身问题3 化简下列各数中的符号:(1) (2)-(+5)(3) (4)问题4 填空:(1)a-4的相反数是 ,3-x的相反数是 。(2)是 的相反数。(3)如果-a=-9,那么-a的相反数是 。问题5 填空:(1)若-(a-5)是负数,则a-5 0.(2) 若是负数,则x+y 0.问题6 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 在数轴上作出它们的相反数;(2) 用“”、”、”=”连接下列两数:_ -3.5_-3.50_-0.58 -5.9_-6.2(6) 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所表示的数有_. (7) 计算|4|+|0|3|=_.3.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5的绝对值等于5 B 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5C -5的绝对值是5 D +5、-5的绝对值相等 (2)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 )A.1 B.0 C.-1 D.不存在(3)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A.-1 B.1 C.0 D.不存在(4)绝对值小于3的负数的个数有( )A.2 B.3 C.4 D.无数(5)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 )A.1个 B.2个 C. 4个 D.无数个4.解答题. (1)求下列数的绝对值,并用“ 、= 或 填空(1)a_b , (2) |a|_|b| ,(3)a_-b, (4)|a|_a ,(5) |b|_b 3、如果|x|=|-2.5|,则x=_ 4、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_个,其中最小的一个是_5、|-3|的相反数是 ;若|x|=8,则x= .6、 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 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7、绝对值小于3的非负整数是8、-3.5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 -0.5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9、|-3|-|-4|= - = .10、在-,-0.42,-0.43,-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三、解答题11、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2、用“”将-4,12,-|-3|连接起来,并说明理由13、已知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求|a|+|c-3|+|b|的值课后反思: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