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需求量之间__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729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与需求量之间__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需求与需求量之间__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需求与需求量之间__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经材料题复习资料需求与需求量之间 供给和供给量之间的区别: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动。仅仅由价格引起的是需求量的变化,也即是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移。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化是整个需求表的变化,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这是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变动。供给同理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需求变动将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将使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1)厂商调整产量的时间(2)成本随产量变化崦变化的情况(3)生产周期的长短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一下四个特征; 第一,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 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换句话说,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生产论中短期和长期的区别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分为不变要素投入 (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和可变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等)。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要素投入。 注意: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时间的规定是不同的。例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五年,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五年为界,而变动一个小食店的规模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仅为一个月。TP、AP、MP的关系:西经中,这种情况是分析短期的,也就是资本不变,劳动增加。 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10台机器,刚开始,机器多而劳动少,很多机器都闲置。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机器被利用起来,产量当然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很快,这时,MP、AP、TP都上升,当劳动增加到一定程度,机器逐渐被充分利用,虽然TP仍在增加,但已不如之前那么明显了,所以这时,TP上升,而MP和AP开始下降了(MP和AP下降,不是说总产量下降,而是说明总产量的增速放缓了,当然二者下降的点不一样,MP先于AP下降)。当机器已经被完全利用了,两种要素已经达到最佳组合了,你还增加工人,这时增加的劳动就会带来负产量,即MP为负,TP开始下降。(如,其他的工人在干活,新增加的工人无所事事,找其他工人斗地主,是不是影响了生产,增加了的劳动反而使产量下降了) TP、AP、MP三者的关系:MPAP,AP上升;MP0,TP上升;MPMC时,企业获得利润,当ARMC时,企业不能获得正常利润。当AVC=MR=AR时,企业处于可生产,可不生产点。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各个厂商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和生产,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这样,整个行业供给的变动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各个厂商的均衡。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其他厂商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厂商会减少生产,有些厂商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