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自动包装机设计
36页 12000字数+论文说明书+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大轴.dwg
大轴套.dwg
大齿轮.dwg
小轴.dwg
小轴前端盖.dwg
小轴后端盖.dwg
小齿轮.dwg
纽扣自动包装机装配图.dwg
纽扣自动包装机设计论文.doc
第1章 绪 论
1.1包装机械
包装机械是指完成全部或部分包装过程的机器。包装过程包括成型、充填封、口裹、包等主要包装工序以及清洗、干燥、杀菌、贴标、困扎、集装、拆卸等前后包装工序,转送、选别等其他辅助包装工序。
1.1.2包装的分类及作用
包装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包装产品的流通领域分类,有工业产品包装和商业产品包
装,按产品包装的结构形式分类,有内包装和外包装;还可以按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的品种类别分类以及按包装对象即包装物品的名称分类等等。其中按包装的结构形式分类比较有意义,内包装是一种基本的包装结构形式,它包括直接包装和中间包装。直接包装是用包装材料或容器直接裹包产品或装载的包装形式;包装材料或容器与被包装物品间保持着直接触,是最小的包装单元。直接包装时,必须根据被包装物品的物理性能,按包装要求,选择包装材料或容器,制定包装工艺,选择或设计包装机械设备。中间包装是以一定数量的直接包装品经组合后再作一次包装的包装形式。如物品装瓶或装袋后的装盒包装;卷烟小包包装后的条包包装;牙膏类物品的装管封尾后的装盒包装等。
随着消费者需要的多样化,尤其是超级市场的发展,内包装突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完成内包装所需的机器设备,在包装工业中的需求量最大。 外包装是以一定数额的、经内包装后的产品装裁到包装箱的包装结构形式。包装箱现在多用瓦楞纸板箱。内包装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销售,并为消费者提供使用上的方便,在包装设计中,除保证包装内容物质和量的要求外,还需重视包装装潢的重要作用。外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流通储运提供保障,要求包装坚固牢实。
包装是对被包装物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包装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产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包装中还要顾及到物品在流通中的运输、装卸、存贮保管和销售的方便;此外,包装的装潢还起到美化、宣传和推销的作用。包装加工是产品在生产中的最后环节,是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1.3 包装机械的组成
结 论
本设计是对包装机械进行的一次有效的理论讨论。通过对包装机各级传动比的分配研究计算,了解了包装机实现送瓶,间歇运动及送料这一完整的过程。这为进一步了解包装的其他功能和发展要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包装机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不仅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更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这有利于我们技术人员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包装业的差距。
在设计中,我通过分析研究包装机的功能和各级传动比,提出了设计槽轮机构来实现包装机的有效间歇动作来完成包装机的功能要求。在送料机构的设计,采用转鼓计数装置配合槽轮进行计数。
我着重讨论了电机到主传动带的传动链以及设计了机构传动路线和其它的机械结
构,以及送料机构的机构实现。
致 谢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检测,是每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必经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次毕业设计,不仅培养了我们正确的设计思想;也同时让我们掌握了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大量阅读了各种技术资料及设计手册,认真探讨了机械领域内的各种基本问题。因此,本次设计不仅加强了对自己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也对自己的知识面进行了拓宽。此外,本次设计在绘图的过程中,使用了AUTOCAD、PRO-E、等二维和三维绘图软件,并同时进行了手工绘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使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绘图识图的能力。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得到贺静老师的耐心指导,细心教诲,并在设计过程中及时的给我解答疑难,让我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得到了自己能力上的长进和知识上的飞跃,这对我的将来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还有其他老师和同学的热忱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实际经验更加不足,因此我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 雷伏元主编.自动包装机原理[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孙恒,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M].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4]《机械工程师手册》第二版编辑委员会编.机械工程师手册[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孟宪源,姜琪编著.机构构型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高德主编.包装机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傅继盈,蒋秀珍主编.机械学原理[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8]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廖念钊等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第四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
[10]卜炎主编.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M].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1]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实际课程设计手册[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包装机械结构参考图册》编写组编. 包装机械结构参考图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4]谭元刚.试述我国食品包装技术与机械的发展[J].山西食品工业.2004,2. 4-5.
[15]汪再文.世界包装机械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行业.2005,10.19.
[16]黄颖为.机械结构的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2. 7-11.
[17]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M].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陈润洁.全国包装机械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展望[J].
[19]邱竞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和包装技术的发展前景[J].
[20]王宁侠, 王鸿等 少齿数渐开线圆柱齿轮机构的研究[J].
[21]赵同坤 付连芳槽轮间歇机构优化设计[J].
[22]李军 曾孝宇低副槽机构的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