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知识-边际篇.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6335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知识-边际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学知识-边际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学知识-边际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边际成本(MC,marginal cost)【定义】边际成本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汽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不一样,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例如,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虑固定成本。在数学上,边际成本(MC,marginal cost)用总成本(TC,total cost)和数量(Q,quantity)的偏导数来表示:边际成本定价是销售商品时使用的经营战略。其思想就是边际成本是商品可以销售的最低价,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困难时期维持下去。因为固定成本几乎沉没,理论上边际成本可以使企业无损失的继续运转。【拓展】其他的成本的定义固定成本指不随着产出变化的成本,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可以看成变量。变动成本指营业成本、最初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等。这些都随着产出而直接变化,例如劳动力,燃料,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平均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指每一单位产出分担的变动成本。【应用】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的生产间接费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完全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如果产量大于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例如:某企业生产一种零部件产品,其生产性费用为: 直接材料10元/件, 直接人工5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能源)7元/件, 固定制造费(折旧)4000元。其非生产性费用为: 管理费用(保险)400元, 销售费用:其中变动费用3元/件(买一送一),固定费用(广告费)600元。 期初库存为0, 本月生产1000件, 销售600件, 售价40元/件。1、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单位生产成本: 10 + 5 + 7 + 4000 1000(件)= 26元销售收入: 600件 40 = 24000元减:销售成本: 600件 26 = 15600元毛利: 8400元减:期间成本: 600 件 3 + 400 + 600 = 2800元净利: 5600元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库存中有固定费用(折旧)1600元(4000 1000件 400件)作为存货,虚增了资产和当期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很难正确作出是否应该增产或减产的决策,因为产品或劳务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无关。2、用边际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单位生产成本: 10 + 5 + 7 = 22元销售收入: 600 件 40 = 24000元减:销售成本(全部变动): 600件 (22 + 3)= 15000元贡献毛益: 9000元减:全部固定: 4000 + 400 + 600 = 5000元净利: 4000元由此可见,在边际成本法下,利润与销售量直接相关,而与产量无关。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额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库存产品中所含的固定费用数。所以,用边际成本法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短期增减产量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因此,边际成本法对企业管理者短期产量决策是非常有用的。【规律】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1、总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总成本TC是产量的函数,由于没有考虑固定成本这一因素,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表明产品产量为零时,TC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也相应增加,总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边际成本率。平均成本(AC)是每单位产品的成本,等于总成本与产品产量的比值。也就是:在几何意义上AC是TC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AC曲线形状为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其成U型的原因也是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的结果。在图中,AC曲线的最低点与6单位的产量水平相对应。2、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一般来说,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产量很小。随着生产的进行,生产要素利用率增大,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成本的增长速度,所以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又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不考虑最初的短暂情况,那么,它的变动规律主要表现就是:边际成本先是随产量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联系】MC、AC、AVC曲线关系上图:TC、TVC、TFC下图:MC、AC、AVC、AFC特别提示:下图曲线的相对位置 MC、AC、AVC三条曲线是U形且MC交AC于最低点;MC交AVC于最低点AFC是反函数,始终处于下降趋势一、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由 可知,TC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是MC,MC0、MC=0、MCAC时,AC递减;MC社会边际利益这时,从私人角度看,市场调节是有利的,但从社会角度看,不是资源配置最优。这就是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简称MSC)(边际社会成本)【定义】社会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扩展】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倾向于增加。在生产不发生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是一致的;在生产者生产发生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其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在生产者生产发生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社会边际收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边际社会收益)【定义】社会边际收益,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收益,随其数量的增加倾向于减少。【拓展】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其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不一致。对于负外部效应,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社会为私人承担了一部分成本,称之为成本外溢。社会边际收益的及相关概念的关系如下:当没有外部性时:私人边际成本(生产者边际成本+消费者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生产者边际收益+消费者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在市场机制调解下:当:私人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 ,时就有: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说明:当市场调节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求平衡时,社会利益也就最大化了!当有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污染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则: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