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557471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参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有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和对外经济五个主体,可看作四个经济部门。从简单的两部门的经济出发研究国民经济流量循环与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些恒等关系,进而研究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1,在两部门模型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和家庭。企业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所有生产经营者的总和。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是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国内生产总值(GDP,记为Y)是指一国在一年内在其国界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家庭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和,也是所有消费者的总和。,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2,企业和家庭的关系是: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和企业才能;企业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报酬,如: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这种交易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家庭因提供生产要素而得到的全部货币收入就是国民收入。因此,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在一年内家庭所得到的全部货币收入。,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3,家庭和企业还存在另一种关系:企业购得生产要素以后,生产出最终产品印劳务并销售给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家庭用出售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去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这种交易便形成最终产品市场。这个两部门的经济循环模型可用图表示。,宏观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4,两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企业,家庭,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总支出,总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收入,出售产品和服务,购买产品和服务,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生产要素,图中的红线代表省货币的流动,而黑线则代表着实物(生产要素和最终产品)的流动。,5,两部门经济中,从图的下半圈看,家庭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就是一国国民收入;从图的上半圈看,企业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是国民产出(可理解为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说,国民收入必定等于国民产出。 假定家庭将全部收入用于消费支出(记为c),即储蓄(s)为零, 则,最终产品市场上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额就等于总消费支出,即: NIYC 上式中,NI代表国民收入;Y代表国民产出;C代表消费支出。,两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6,家庭的全部收入在两部门模型中分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这样,家庭的消费(C)支出小于其收入,即NIC,或GDPC。因此,消费支出相对于国民产出而言会存在不足,企业的商品存货势必增加,这样储蓄使得国民收入不能全部流入最终产品市场。因此,储蓄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 企业生产得以再进行的条件之一就是投资。投资是指实际资本存量的增加。企业进行投资有两种类型。一是固定资本投资,如增加新的厂房、机器设备等;二是存货投资,指增加原材料储存和增加出售前的制成品的库存。投资是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的总和。投资使因储蓄而漏出的那部分国民收入又回复到最终产品市场上。因此,投资是国民收入的注入量。,两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7,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从家庭支出角度看便被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S可被理解为从家庭漏出的量;从企业最终产品角度看,国民产出也被分解为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I可被理解为对企业的注入量,而C和I又是总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简称AE)的组成部分,因此,有: NICS AECI,两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8,从经济统计角度看,国民收入一定会等于国民产出,即NIAE那么,储蓄一定会等于投资。如何理解? 其一,如固定资本投资不变,家庭的储蓄一定等于存货投资; 其二,如果金融市场可将所有储蓄全部转化为因定资本投资,那么,家庭储蓄便等于净增固定资本投资; 其三,如果部分储蓄转化为固定资本投资,那么,储蓄一定等于固定资本投资加上存货投资。 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引入金融市场之后,国民经济循环流动模型图示如下:,两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9,两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图中箭头所指为货币流动方向,略去了所真实物流量。,10,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三部门经济是指企业、家庭和政府三个经济主体所组成的经济。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并与家庭和企业发生经济联系。 政府税收(TX),最终都是向家庭征收的,同时,政府用于救济贫困家庭和支付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被称作为政府转移支出(TR-Transfer),这样,政府的净税收(T)便等于税收(TX)减去政府转移支出(TR)。即: TTXTR 从家庭看,税收是从国民收入中被抽走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将之看作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政府支出(G)是指政府对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它会将一部分资金注入国民收入循环中,因而它是注入量。三部门的经济循环图示:,11,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12,在三部门经济中家庭的收入或用于消费、或用于储蓄或用于交税。因而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消费、储蓄和净税收。即: NICST 总支出除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企业的投资支出之外,还有来自政府对最终商品的购买支出。即: AECIG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便有: 消费储蓄净税收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 储蓄净税收投资政府购买支出 即: CSTCIG 或者: STIG,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13,三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14,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进出口是通过产品市场使国外部门与国内三个部门发生联系的。另外,在四部门经济中,国外部门还要向政府部门纳税。国外部门与国内部门除进出口贸易外还有资金的往来,这是通过金融市场上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和国内部门发生联系。,15,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四部门经济指整个经济活动的主体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四部门组成。 国外部门经济的活动是通过商品进出口来进行的。国外部门作为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从本国来看就是进口(M);国外部门作为国内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购买,从本国来看就是出口(X)。 由于进口,企业、家庭和政府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国民收入中有一部分不能进入国内的最终产品市场,因此进口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由于出口,存在国外对国内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因此出口是国民收入的注入量。,16,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为简化起见,我们忽略不计国外部门向政府的纳税,把国外部门的全部经济活动看成只有进出口。并且只有本国家庭才购买国外最终产品和劳务;同时假定,只有外国家庭向本国企业购买最终商品。这样四部门的宏观国民经济循环为:,17,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企业,家庭,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C,C,Y,金融市场,S,I,G,T,G,政府购买,图中箭头所指为货币流动方向,略去了所真实物流量。,政府,国外,M,X,18,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分为四个部分:消费、储蓄、净税和进口。其中,有三个漏出量:储蓄、税收和进口。即: NICSTM 在四部门经济中,总支出也分为四个部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出口。其中,注入量也有三个: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 AECIGX 在国民收入核算时,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势必等于该国的总支出。即NIAE,那么, CSTMCIGX 即:STMIGX,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19,需要指出的是,前面式子中的C是指本国居民对本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消费支出,但在统计工作中,本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包括两个部分: 本国居民对本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消费支出,记为Cd; 本国居民对外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在国内)的消费支出,记为Cf;即CCdCf。因此,前式可改写为: AECdIGX 为简化起见,现假定政府只购买本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那么,本国对外国商品的进口(M)则全部由本国居民所消费,即:MCf。我们再定义一个国家的净出口(记为NX)等于出口(X)减去进口(M),即:NXXM;则上式可重写为: AE(CdCf)IGX,四部门循环流转图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of Sectors,20,Looking Ahead,We will develop tools to address the macroeconomic questions. What determines expansions and recessions? Why is inflation so much lower in the 1990s? Can the unemployment rate be too low? What causes unemployment? Why do growth rates differ?,21,课后安排,阅读宏观经济学纵横谈P1953 阅读宏观经济学纵横谈P3538,143-146,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