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小车_测速_显示_无线遥控.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5675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迹小车_测速_显示_无线遥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循迹小车_测速_显示_无线遥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循迹小车_测速_显示_无线遥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 年黑龙江科技大学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 题目:竞速小车 学院名称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赛学生 姜春东 邵晓轶 冯兴荣 指导老师 郭静华 2013 年 6 月 目录 目录 引言 1 1 方案设计与论证 .1 1.1 电机驱动部分论证与分析 1 1.2 传感器探测部分论证与分析 2 1.3 电机部分论证与分析 2 1.4 显示部分论证与分析 2 1.5 电源部分论证与分析 3 1.6 控制单元部分论证与分析 3 2 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4 2.1 系统总体设计 4 2.2 车体部分设计 4 2.3 电机驱动模块 5 2.4 循迹探测模块 7 2.5 稳压电路的设计 9 3 软件设计与流程 .9 3.1 主程序框图 9 3.2 源程序 10 4 制作安装调试 .15 4.1 电路设计与制作 15 4.2 小车的检测与调试 16 5 总结 .16 6 参考文献 .16 7 附录 .17 7.1 元器件列表 17 竞速小车 1 摘要:本设计以一片单片机 STC89C52 作为核心来控制自动循迹小车,采用 四个减速电机,加以控制芯片 L298N 和单片机联合控制小车的前进与后退。路 面的黑带检测使用 RPR220 红外传感器,经过 LM339 处理后,传送给 STC89C52 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通过一个液晶显示器以动态显示的形式显示小车走过 的路程和速度。可实现遥控小车的开始和结束。 关键词:STC89C52 L298N RPR220 1602 LM339 引言 报告是以小车的总体设计为主要线索,包括小车的设计分析及发案论证、 小车的软件设计、小车的硬件设计、以及总体的设计流程。共分为五部分。其 中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小车总体设计及各个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第二部分是对 小车硬件部分的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重点叙述了软件的设计及流程 和各种相关的算法,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小车设计的开发流程,第五部分叙述了 我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本次的设计活动做了总结报告和 在本次活动中的心得。 1 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次竞赛要求制作的小车能够循黑线前进并且达到竞速的目的,而且要显 示走过的时间和速度。并且有按键起车与声光语言提示。根据题目的要求,我 们组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论证与分析。 1.1 电机驱动部分论证与分析 方案 1: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整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调速的 目的。但是电阻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昂贵。更主要 的问题在于一般电动机的电阻较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会降低效率,而且 很难实现。 方案 2: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 的速度进行调整。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 机械 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 3:采用达林顿管 TIP4 组成的 PWM 电路。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 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状态,精确调整电机转速。 方案 4:采用 L298N 来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实现小车的前进和后退,并 且如果再利用上 PWM,就可以实现整车的加速与减速,精确小车的速度。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择方案 4。 竞速小车 2 1.2 传感器探测部分论证与分析 方案 1: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探测器。光敏电阻的阻值可以跟随周围环境 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当光线照射到白线上面时,光线发射强烈,光线照射到黑 线上面时,光线发射较弱。因此光敏电阻在白线和黑线上方时,阻值会发生明 显的变化。将阻值的变化值经过比较器就可以输出高低电平。 但是这种方案受 光照影响很大,不能够稳定的工作。因此我们考虑其他更加稳定的方案。 方案 2: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自己制作光电对管寻迹传感器。红外发射 管发出红外线,当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白色的平面后反射,若红外接收管能接 收到反射回的光线则检测出白线继而输出低电平,若接收不到发射管发出的光 线则检测出黑线继而输出高电平。这样自己制作组装的寻迹传感器基本能够满 足要求,但是工作不够稳定,且容易受外界光线的影响,因此我们放弃了这个 方案。 方案 3:用 RPR220 型光电对管。RPR220 是一种一体化反射型光电探测器, 其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而接收器是一个高灵敏度,硅平面光 电三极管。 简单实用,特别适合我们这次的制作。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选择了方案 3。 1.3 电机部分论证与分析 方案一:采用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速度快,价格便宜,通过调节电流来改变速度,驱动电路简单, 调速范围广,调速特性平滑。但其转距小,带有大负载时很容易堵转;而且由 于其速度较快,不易控制,精确度低,不适合应用在本题。 方案二:采用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机构,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 制角位移量,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其精确度高, 但控制相对较繁琐。 方案三:采用减速电机 减速电机也是通过控制电流来改变速度的,而且其内部有减速齿轮箱,转 距大,而且易控制,速度较步进电机快。通过分析题目要求,减速电机可以达 到题目要求的精度,而且价格适中,控制简单。 综上所述,我们决定采用方案 3减速电机。 1.4 显示部分论证与分析 方案 1:使用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具有亮度高,色彩选择多的优点,但是数码管占用 I/O 资源多, 控制复杂,功耗较大,显示信息量较少且单一。 方案 2:使用 1602 液晶屏显示。 液晶显示驱动简单,易于控制,功耗小,且显示信息量大,可以直观地观 测到小车的位置及速度信息。 竞速小车 3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决定选择方案 2。 1.5 电源部分论证与分析 方案 1:采用 2 节 4.2V 可充电式锂电池串联共 8.6V 给直流电机供电,经 过 7805 的电压变换后给支流电机供电,给单片机系统和其他芯片供电。但由于 电压不太够,价格昂贵,因此,我们放弃了。 方案 2:采用:9V 蓄电池为直流电机供电,将 12V 电压降压、稳压后给单片 机系统和其他芯片供电。蓄电池具有较强的电流驱动能力以及稳定的电压输出 性能。但蓄电池的体积过于庞大,使用极为不方便。 方案 3: 采用 3 节 3.7V 锂电池供电,电压达到 11v,经 7805 稳压后给支 流电机供电,给单片机系统和其他芯片供电。但价钱还是太贵。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选择方案 2。 1.6 控制单元部分论证与分析 方案 1:采用纯数字电路 该方案外部检测采用光电转换,系统控制部分采用数字电路译码对小车电动机 两端电压调整,来控制小车的运行。时间和行程用加法器进行计数。此系统的 设计将会使电路过于复杂,调试时需要改变硬件电路,机动性差。 方案 2:用单片机控制 用光电检测不同的信号,并经单片机对其处理,传送给 L298 信号,使其控制电 机的正转和反转。通过单片机内部定数器/计数器进行定时、计数,在用单片机 串行输入/输出口进行显示控制。此方案电路成熟、工作稳定、容易实现控制。 为能更好的实现题目的各种设计要求,所以我们选用第二种方案。用单片机进 行控制。其工作框图如下: 单片机控制工作图 开始 光电检测 STC 89C52 小车正反转 显示路程 显示速度 竞速小车 4 2 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2.1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上述各方案的论证与分析,我们确定了最终方案。整个系统采用 11V 锂电池供电。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如图 1 所示。 STC89C52 最小系统板 液晶显示 模块 循迹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 两个左轮 两个右轮 车体 系统总体框 2.2 单片机资源分配 STC89C52 单片机是把那些作为控制应用所必需的基本内容都集成在一个尺 寸有限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它由如下功能部件组成,8 位微处理器、128 字节数 据存储器、8k 程序存储器、p1、p2、p3、p4 四个 8 位并行 I/O 口、1 个全双工 的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可用来进行串行通讯,扩展并行 I/O 口,甚至 与多个单片机相连构成多机系统, 、片内有 2 个 16 位的定时器/计数器, 具有 四种工作方式。具有 5 个中断源,2 级中断优先权及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都 是通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接而成,其基本结构依旧是 CPU 加上外围芯片的传统结 构模式。但对各种功能部件的控制是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集中控制方式。为 了合理调用单片机的资源,如图 2-2 是单片机资源分配图。 竞速小车 5 I N T 1 / P 3 . 3 1 3 T 0 / P 3 . 4 1 4 1 5 T 1 / P 3 . 5 1 6 W R / P 3 . 6 P 2 . 7 P 2 . 6 P 2 . 5 P 2 . 4 2 8 2 7 2 6 2 5 R D / P 3 . 7 1 7 X T A L 2 1 8 1 9 X T A L 1 2 0 V S S P 2 . 3 P 2 . 2 P 2 . 1 P 2 . 0 2 4 2 3 2 2 2 1 P 1 . 0 1 P 1 . 1 2 3 P 1 . 2 4 P 1 . 3 V C C P 0 . 0 P 0 . 1 P 0 . 2 4 0 3 9 3 8 3 7 R S T 9 R X D / P 3 . 0 1 0 1 1 T X D / P 3 . 1 1 2 I N T 0 / P 3 . 2 P 0 . 7 E A A L E / P R O G P S E N 3 2 3 1 3 0 2 9 P 1 . 4 5 P 1 . 5 6 7 P 1 . 6 8 P 1 . 7 P 0 . 3 P 0 . 4 P 0 . 5 P 0 . 6 3 6 3 5 3 4 3 3 S T C 8 9 C 5 2 V s s 1 V c c 2 3 V e e 4 R S D B 6 1 3 D B 7 1 4 1 5 L E D + 1 6 L E D - R / W 5 E 6 7 D B 0 8 D B 1 D B 2 9 D B 3 1 0 1 1 D B 4 1 2 D B 5 L C D 1 6 0 2 蜂鸣器 1 2 3 4 电机驱动控制端 寻 迹 检 测 光 电 对 管 测 速 光 电 对 管 图 2-2 单片机资源分配图 2.3 电机驱动模块 我们主要采用 L298 驱动两台直流电机电路如图-3 所示,。L298 可驱动 2 个电动机,OUT1,OUT2 和 OUT3,OUT4 之间可分别接电动机,本实验装置我们 选用驱动两台直流减速电动机。5,7,10,12 脚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 正反转。2,3,13,14 四个脚连接直流减速电机。6,11 脚接 PWM 信号(即 EnA,E nB接控制使能端)控制电机的停转。四组光耦对输入、输出电信号起隔离 作用。8 脚接地。表 2-3 是 L298N 功能逻辑真值表图。 Ven 为 6,11 脚。IN1=IN3,IN2=IN4. IN1 为 5 脚。 IN2 为 7 脚。 IN3 为 10 脚。 IN4 为 12 脚。 表 2-3 L298 驱动电路真值表 IN1=1 IN2=0 正转ENA=ENB=1 IN1=0 IN2=1 反转 竞速小车 6 IN1=IN2=1(或 0) 停止ENA=ENB=0 IN1=1(或 0),IN1=IN2 停止 由表 2-3 可知同为低电平时,电机停止工作;ENA 和 ENB 同为高电平时, 电机正转或反转。 L298 驱动两台直流电机电路 图 2-3 L298 管脚排列如下: 竞速小车 7 2.4 循迹探测模块 小车循迹原理是小车在贴有黑胶带的白色路面上行驶时,由于黑线和白线 对光线的反射系数不同,可根据接受的反射光的强弱来判断黑线,我们采用了 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红外检测法。 红外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理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特点。 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的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地面时发生漫 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则 小车的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在通过 LM339 作比较器采集高低电平,从而实现 信号的检测。 市场上有很多红外传感器,在这里我们选用了 RPR220。 RPR220 采用 DIP4 封装,其具有如下特点: 1.塑料透镜可以提高灵敏度。 2.内置可见光过滤器能减小离散光的影响。 3.体积小,结构紧凑。 RPR220 参数如下: 竞速小车 8 电路图如下: 2.5 稳压电路的设计 为了给整个控制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在此选择了 7805 稳压管作为该 电路的核心芯片。该稳压电路的设计如图 3.3.5 所示。 竞速小车 9 图 3.3.5 稳压电源电路图 7805 稳压管有一系列固定的电压输出,应用非常的广泛,每种类型由于内 部电流限制,以及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的保护,使它基本上不会损坏,如果 能够提供足够的散热片,他们就能够提供大于 1.5A 的输出电流,虽然是按照固 定电压值来设计的,但是当接入适当的外部器件后,就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电压 和电流。 3 软件设计与流程 3.1 主程序框图 此部分是整个小车运行的核心部件,起着控制小车所有运行状态的作用。 控制方法有很多,大部分都采用单片机控制。由于 51 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廉是使 用简单的特点,这里选择了 STC89C52 作为控制核心部件,其程序控制方框图如 图所示。 竞速小车 10 是否在弯道? 开始 延时 3s 提速行驶 N Y 检测右传感器? 电机反转 小车左转 黑线 遮蔽 检测左转传感器? 器? 白线 遮蔽 电机反转 小车右转 黑线 遮蔽 白线 遮蔽 图 3.3.1 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小车进入循迹模式后,即开始不停地扫描与探测器连接的单片机 I/O 口, 一旦检测到某个 I/O 口有信号变化,程序就进入判断程序,把相应的信号发送 给电动机从而纠正小车的状态。 3.2 源程序 #include sbit IN1=P10; sbit IN2=P11; sbit IN3=P12; sbit IN4=P15; sbit ENA=P16; sbit ENB=P17; sbit hong=P13; sbit feng=P14; sbit ce1=P20; sbit ce3=P22; sbit ce2=P21; sbit ce4=P23; 竞速小车 11 sbit ce5=P24; sbit lcden=P27; sbit lcdrs=P25; sbit wr=P26; sbit ce6=P32; sbit ce7=P33; sbit p1=P33; sbit p2=P34;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Vmax: cm/s“; /显示最高速度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1=“Va: cm/sT: s“;/显示瞬时速度和行驶时 间 unsigned char num,j,n,m=0; unsigned int x=0,a=0,k=0,l=0,lu1=0,lu2,Va=0,t=0,Vm=0; void delay(unsigned int z) / 延时函数 unsigned 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void write_com(unsigned char com) /液晶写命令 lcdrs=0; P0=com;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void write_data(unsigned char date) /液晶写数据 lcdrs=1; P0=date;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void init() /液晶初始化 wr=0; lcden=0; write_com(0x38); 竞速小车 12 write_com(0x0c); write_com(0x06); write_com(0x80+0x00); for(num=0;numVm) 竞速小车 17 Vm=Va; display(5,Vm); /显示最大速度 display(3,Va); /显示瞬时速度 TR1=0; /关闭定时器 1 void time1() interrupt 3 using 1 TH1=(65536-50000)/256; TL1=(65536-50000)%256; /重装初值 m+; if(m=20) m=0; t+; void time2() interrupt 4 lu1+; void time3() interrupt 0 lu2+; 4 制作安装调试 4.1 电路设计与制作 我们根据实际需要,手工将循迹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制作出来,并 通过铜柱,螺母等将其固定在洞洞板上 竞速小车 18 4.2 小车的检测与调试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设计的小车有冲出跑道的情况,而无法正常循黑线前 进,我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1.路探测,每一个 RPR220 之间的距离安装的不合 理,导致小车有探测的不灵敏,而冲出跑道;2。程序需要优化;3.车速太快, 而检测装置不够灵敏,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了降低电压,减少车速。 表 2 调试情况 小车运行次数 成功循迹次数 1 1 2 1 3 2 4 2 5 3 6 4 5 总结 首先感谢学校电子设计大赛给我们这样一次珍贵的锻炼机会,在这 20 多天 的时间里,我们三个人同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智能循迹小车的项目。 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我们也一度灰心丧气,但是我们都一步 步挺了过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完成了制作。 在这一次的大赛中,我们获益匪浅。其中不仅仅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意 志与精神上的。刚开始的我们在制作小车方面的知识几乎可以说是零,在制作 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忽略细节问题,我们在调试的时候经常碰到很多奇怪 的问题,但是我们通过耐心的调试,或者上网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遇到 分歧,我们就在一块讨论,共同研究。参加此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经 历,也是人生的一笔精神财富。当然由于知识能力与水平有限,我们也有做的 不好与不完善的地方,恳请老师批评指正,希望下次我们能够做的更好。 6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精选 (19941999)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 2王晓明. 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 学术期刊,2002; 3王东锋,王会良,董冠强. 单片机 C 语言应用 100 例M. 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9.3; 4郭天祥 十天学会单片机和 C 语言编程视频教程 竞速小车 19 7 附录 7.1 元器件列表 序号 元器件名称 1 车模 2 RPR220 型光电管 3 7805 稳压管 4 STC89C52 单片机 5 电位器 6 各种阻值的电阻 7 杜邦线 跳线 8 铜柱 螺母 9 各种型号的电容器 10 LM339 11 减速电机 12 L298N 13 发光二极管 14 液晶显示器 15 电瓶 16 红外接收头 17 光电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