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45280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八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八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八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和光部分一 测量的历史1. 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这个比较标准就叫做单位2. 国际单位制(SI)五个基本物理量:物理量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长度 米 m质量 千克 kg时间 秒 s电流 安培 A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物质的量 摩尔 mol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二 声1. 声音的产生:由于发生体的振动注意: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振动,但是振动不一定发声2. 声音的传播: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V固体V液体V气体注意:(1)空气中声音传播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声速越小。 (2)15时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3回声(1)声音传播遇到障碍物,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另一部分穿过或绕过障碍物。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能力强。(2)听到回声条件:听到前后两次声音时间间隔0.1秒。人想听到回声,需要站在障碍物前至少17米。(3)声音测距两种题型4声音的特征(1)响度:与振幅有关(2)音调:与振动频率(符合f,单位Hz)有关。发声体音调通常与其结构有关,如弦乐器(弦长)与管乐器(空气柱)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大于20000赫兹是超声波(3)音色:与频率组合有关5控制噪声 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受噪声影响者三 光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真空中光速最大 v=3*108m/s光线是一种假想的线,实际并不存在2. 光的反射(1)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都等于0(3)光的反射规律实验(4)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5)平面镜成像规律: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能成在光屏上的像为实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为虚像)(6)会画平面镜成像图(7)光的反射实例:照镜子、倒映、潜望镜3光的折射(1)斜射才发生折射,垂直入射不发生折射(2)反生折射时空气当中的角是大角(3)当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时会判断界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4)光的折射实例:海市蜃楼、看水中的物体(比实际浅),在水中看外面的物体(比实际高)、透镜成像、色散4.透镜成像(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折(2)会画透镜光路图(3)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放映机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物象同侧 放大镜(4)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5.光的色散(1) 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2) 单色光与复色光三原色:红、蓝、绿运动和力一 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2.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 参照物的选择(中考考点):(1) 看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运动,没变化则静止(2)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不同二 匀速直线运动1. 概念: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2. 速度(v)(1) 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 公式:v=s/t,注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一般“米”对应“秒”,“千米”对应“小时”(3) 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需谨记!)(4) 路程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中考必考考点)三 力1. 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 有力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可以相互转化(3) 有力不一定要接触(4) 相互作用力(易忽略!)2. 力的作用效果(会判断)(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3. 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1) 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题型出现)(2) 力的图示(中考考点)(3) 力的示意图4. 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注意: 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在零刻度;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水平四 重力 力的合成1. 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1) 方向:竖直向下(利用这一特点的生活实例)(2) 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反之不一定不在几何中心(3) 重力公式:G=mg 注意:不能说m与G成正比 不同星球或地球上不同位置,g不同,但是m不变2.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1)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不能直接用加减来合成(2) F1和F2方向相反F合= F1 -F2,方向与较大力方向一样;F1和 F2方向相同F合=F1+ F2(3) 三个或四个力在同一直线的情况也会处理五 二力平衡1. 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1) 会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2) 熟练利用平衡判断力的大小(中考重点!) 匀速水平运动(拉力与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匀速竖直运动(拉力和重力),静止受力特点(重力和支持力)3. 摩擦力(1) 摩擦力(阻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2) 三种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静摩擦(3)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生活中常用到这一特点)(4) 摩擦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题型) 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或减小摩擦方法)(5) 利用和避免摩擦的实例会判断六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1. 惯性(1)惯性概念(能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一切物体不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种维持它原先运动状态的性质(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易出错!)(3)惯性存在导致需要外力改变物体原来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1)第一次提出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是伽利略(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力与运动关系:力不能产生运动,不能维持运动,只能改变运动状态简单机械 功1. 杠杆(1) 杠杆五要素,要求会做图(2)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要求能利用平衡条件解题(3) 最小力:当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大力最小(4) 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原因是易于直接读出力臂(5) 杠杆的应用:费力杠杆:l1F2 镊子、食品钳、船桨、钓鱼竿、 理发剪 省力杠杆:11l2,F1F2 撬棒、钢丝钳、切纸刀、启瓶器、动滑轮 等臂杠杆:l1=l2,F1=F2 天平、定滑轮要求给出图形能判断出是什么杠杆,熟悉常见杠杆,遇到不熟悉的图形利用力臂关系判断,一般人用的力为动力。2. 滑轮(1) 定滑轮的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不能省力也不费距(2) 动滑轮特点: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F=G/2),但是费距(S=2H)(3) 非正常定滑轮:考虑动滑轮的重力 力和物体的位置互换后(F=2G)(4) 会分析利用滑轮拉物体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的受力情况(要熟练!)3. 机械功(W)(1) 做功条件: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2) 公式:W=FS,单位牛米,称为焦耳,简称J。1牛米=1J要求能利用公式计算力做功!(3) 做功四种情况:力与运动方向相同,W=FS 有力,但是物体不动,W=0 物体运动,但是没有力,W=0 力与运动方向垂直,W=04. 功率(P)(1) 功率表示力做功的快慢,不表示做功的多少,功率大是做功快,不是做功多(2) 公式:P=W/t。单位J/s,称为瓦(还有千瓦,1千瓦=1000瓦),符合w。1J/s=1w要求能利用公式求功率!(3) 比较功率快慢的三种方式: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 做功相同,比较时间多少 比较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4) 滑轮拉物体时求力做功级功率情况5.机械能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1) 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2) 机械能变化: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则势能转化成动能,机械能不变;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则动能转化成势能,机械能不变;一个能不变,一个能增加,机械能增加一个能不变,一个能减少,机械能减少热与能1. 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3) 常见温度:人体正常37,冰箱冷冻室-20,灯泡发光时灯丝2500,煤气灯的火焰1500,太阳表面60002温度计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所用液体有酒精、煤油、水银(1) 水银温度计(实验室常用):玻璃管和玻璃泡 使用时:首先看量程和最小分度值;测量时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切不能碰器壁和器底;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2) 体温计: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弯管(液体不能自动流回)会判断体温计用前没有甩时读数大小。(3)指针温度计:由双金属片构成,原理是两种金属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3.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分子组成(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斥力和引力)4热量与比热容(1)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到高温部分(2)热传递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给例子会判断是那种方式)(3)热量: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物体不具有热量)(4)比热容:c=Q/(mt);c水=4.2103J/(kg)比热容是物质特性,与Q、m、t无关 能利用此公式计算热量(中考常考!)及比较 比热容应用:沿海与内陆温差;水做冷却剂5.内能(1)内能是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2)内能与温度及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内能大于100水的内能(3) 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做功(会判断例子属于那种方式)6热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排气冲程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