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4435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雨水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雨水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1310项目名称广福路东延线下穿铁路立交节点工程一标段第 页共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 排水工程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 雨水箱涵施工交底日期 2017.3.24技术交底内容:1、技术交底范围;2、设计情况;3、施工步骤及要求;4、基坑回填;5、施工注意事项;6、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7、成品保护措施;8、附件编制: 复核: 签收: 日期:技术交底内容:1、 技术交底范围; 适用于广福路东延线下穿铁路立交节点工程一标段雨水箱涵施工。2、 设计情况; 本项目为广福路东延线下穿铁路立交节点工程一标段,线路北起信息产业基地1号路主干道与呈黄公路交汇点,南止于呈贡新城新北路,线路全长320m。本项目按照城市级主干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50km/h,路基宽度50m。 雨水箱涵净空2.2m2.0m,垫层10cm厚,底板、盖板及涵身厚30cm,内壁四角位置设计30cm30cm倒角,涵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垫层采用C20混凝土现浇。出水口端与排洪沟顺接。3、施工步骤及要求;3.1基坑开挖现场测量放样确定开挖边线,两侧超挖100cm作为操作面。基坑两侧坡度按照1:1.25控制。机械开挖至箱涵垫层顶面停止,预留10cm垫层采用人工开挖。祥见“开挖断面图”。3.2基底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需人工进行清理基底。试验室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若达不到则应进行换填处理或强夯处理。换填地基采用砂夹石,拌和时掺入占砂重4%的水泥干粉。换填厚度不大于3m,施工时每30cm一层碾压回填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5%。详见“换填断面”。3.3垫层施工垫层宽度要比箱涵外墙没测超宽20cm,厚度为10c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浇筑时注意砼振捣,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3.4底板、涵身.盖板及检查井钢筋施工3.4.1一般段箱涵主体主筋采用HRB40018钢筋,间距为15cm,水平筋、箍筋及倒角钢筋采用HRB40012钢筋,水平筋及倒角钢筋间距为15cm,箍筋间距为30cm,梅花形布置。检查井为圆形井口,直径为800mm,检查井井圈及周边采用两道环向加强筋,加强筋采用HRB40022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5d(d表示钢筋直径)箍筋采用HRB40012钢筋,间距为200cm。侧墙开口每侧加强筋采用HRB40025钢筋,拉筋采用HRB40012钢筋,间距为40cm。方形洞口在四周设置暗梁KL-2,KL-2两侧钢筋应锚入涵身或底板内35d(d表示钢筋直径)。跌落段主筋采用HRB40022钢筋,间距为15cm,1号筋长、短在侧墙连接,沿箱涵纵向交错布置。详见“雨水箱涵配筋图”。3.4.2箱涵转弯渐变段箱涵转弯渐变段钢筋主筋采用用HRB40022,间距为15cm,水平筋采用HRB40014,间距为15cm,箍筋采用HRB40012,间距为30cm,梅花形布置。箱涵主体钢筋保护层不小于5cm,跌落段钢筋保护层不小于4cm。3.5施工缝、变形缝施工洞身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BW嵌缝密封胶,纵向钢筋在离沉降缝35mm处向内弯折90,弯折长度为10d(d表示钢筋直径),在地质变化处及洞口与路基挡墙结合处应增设。施工缝位置以结构施工图结合施工工艺水平等进行划分,施工缝处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涂刷水泥砂浆处理,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施工缝采用PN(BW)遇水膨胀止水条(3020)。变形缝地质变化处、结构类型变化处,止水带沿变形缝通长布置。变形缝止水带采用HXZ10型钢边止水带(35010)。止水带必须按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安装,并注意预埋件连接,确保之水效果。箱涵水平缝宜设置在底板面上60cm处,其他地方不得设置。具体详见“箱涵沉降缝、施工缝结构图”。3.6混凝土施工箱涵净空为2.2m2.0m。底板30cm厚,涵身及盖板30cm厚,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支模现浇,内壁混凝土表面要求光洁平整。检查井及侧墙开口按照设计位置预留。3.6.1混凝土浇筑(1) 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2)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指振捣后厚度)应根据搅拌与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特点等条件确定。(3) 混凝土浇筑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4)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5)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3.6.2混凝土振捣(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对混凝土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混凝土塌落度较小时,应加密振捣点分布。(2) 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3)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3.6.3混凝土养生(1) 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对新暴露的混凝土面进行覆盖洒水养生,养护时间不小于7d(d表示天)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2)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但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4.基坑回填; 施工结束,待箱涵混凝土强度达到95%以上后对两侧基坑进行回填。回填时两侧应对称均匀回填,采用小型机具分层夯压密实,分层厚度为30cm,压实度不小于93%,以避免墙身受较大冲击。填土密实度要求同道路(道路范围内)。填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最大粒径不小于30mm。顶板1m范围内不得采用机械碾压。5. 施工注意事项; (1)基底强夯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顶面平整 502m靠尺检查 2 夯点间距 +500 尺量 (2)换填地基底部和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3)钢筋直径采用20mm的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采用双面焊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5d(d表示钢筋直径),单面焊焊接长不小于10d。(4)模板位置线要弹准确,误差应小于2mm,模板板面清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模板安装牢固、拼接严密、无松动,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不移位、不漏浆。(5)控制好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严把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次数、速度及振捣点,不得露振、过振。(6)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板、梁)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75%及以上后,方可拆除;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6、安全、文明、环保施工等技术措施; 6.1安全要求 (1)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严禁非施工人员随意出入。 (2)现场建立统一制度,各工点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坚持进行班前学习、交底制度。 (3)机械设备设专人操作并配指挥人员,定责定岗;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制度和指挥联络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安全使用。跨越公路施工时,设专人负责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既有公路通畅无阻及人员安全。(5)基坑开挖完成后,沿基坑周边采用42无缝钢管横竖进行围挡,竖管每1.5m一道,横管每1.2m一道。 6.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根据现代工程施工的要求,我们将采取如下确保文明施工的措施: (1)施工现场:我们将在结构施工点悬挂醒目的警示牌、施工告示牌、分项工程简介;材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不同规格及品种材料分仓堆放,经过试验检测合格后进行详细的标识。争创“标化工地”。 (2)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充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尊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妥善处理与当地群众的关系,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为项目开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确保工程实施。 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尽量不在夜间施工,避免噪声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遇到政策处理问题,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请求帮助和支援,不野蛮施工,确保工程正常实施。 6.3环保要求 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土保持工作。开工前详细探测地下管线,做到管线先迁移后施工,确保地下管线安全。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尽量控制或减少对土地资源不必要的破坏。7.成品保护措施; (1)建立工程成品防护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根据架子队的工程施工范围,建立由项目经理部、架子队、作业班组组成的三级防护体系,并将成品防护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定人定岗防护,从而建立半成品、成品防护责任制度; (2)施工过程中,对重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防护实行跟踪监控,并实行交接班验收制度。施工结束后,对半成品、成品的防护实行日巡查制度。如发现工程有损坏或丢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工程防护责任人汇报。 (3)工区和作业班组应根据项目制定的防护措施对过程成品进行有效地防护,使过程成品的防护处于受控状态。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防护采取专人巡护、隔离、封闭、搭简易棚等方式;8.附件。1、雨水箱涵施工图2、技术交底签到表技术交底签收表序号姓名工种日期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