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32.音乐之乡教案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543979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32.音乐之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32.音乐之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32.音乐之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2、音乐之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生平。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板书9 音乐之都维也纳二:自学课文。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4、交流。1)字词。2)读书情况。3)质疑解疑。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三:学习第一、二小节。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继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维也纳之所以成为音乐之都的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曾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并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个音乐之都呢?二:学习课文重点段。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2、交流。(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2)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3)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4)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三:总结。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仿照第三段,按作者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描写方法,抓住显著特点多学校的教学大楼进行焦距体的描写。教学过程:一:谈话。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相机指导朗读。二:迁移练习。1、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2、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1)外观的形状。(2)规模,设施。(3)按一定顺序描写。3、学生写一写。4、习作欣赏。三:作业。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